|||
资料来源:王珊珊,崔长虹,周文静,周路红. 日本汉方腹诊初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7):1026-1027+1032
中医学早在 6 世纪梁代就开始传入日本。公元552 年我国赠给日本《针经》一套; 562 年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等医书及其他书籍 164 卷到日本。733 年日本荣睿、普照等来华留学,743 年至扬州邀请鉴真和尚赴日传授佛学和医学,对当时日本医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1]。随着中医药学术在日本的深入发展,许多中医典籍成为日本学生和医家的必修课。发祥于中国传统医学,并结合本土医家学术思想、实践经验和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汉方医学”。1976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使用《伤寒杂病论》中的 210 个有效方剂及 140 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汉方医学在日本逐渐转暖之势,汉方腹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今之日本,凡为医者,须谙此术,每诊病家,必察腹证”,可见腹诊在汉方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腹诊起源与代表人物
中医学之腹诊由来已久且运用于临证,但宋以前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医者以手直接触摸腹部,尤其对女性,似有失礼之弊,致使腹诊不能提倡和实施,因而逐渐萎缩,“晋隋以降,能倡其说且有建树者,鲜矣。”[2]虽未能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但却在日本开花结果。“诊腹之法,传系《内经·刺禁论》及《难经》中所载,中土早已失传。日本医学向习仲景遗法,故称汉医。各有师传,恪守秘本,然不轻示人,虑夺其利也。”对于日本汉方腹诊的起源,虽其说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传播早期作为一种“家术”“家秘”,并不外传,“虑夺其利也”。这也导致各家腹诊之说各异,尤其是“难经派”腹诊中不乏自相矛盾者。如荻野台州之认为“脐浅而小者”为“夭相”,而福井枫亭则认为脐浅小者不尽短命;竹田阳山认为“痞证属右者,是食积或乳癖、疟母之类”,而白竹子认为“右痞者气郁也”。
1.1 五云子
五云子(1588-1660)姓王,名琙,字宁宇,号紫竹道人,中国明朝人,因避内乱而赴日本并加入日籍。相传五云子是汉方腹诊最早的倡导者,著《五云子腹诊法》《五云子腹候》等书。浅田宗伯著《皇国名医传》曰:“五云子来江户,日怀药裹行,呼曰:“持脉”,俗谓诊曰持也……曰‘难候之候吾善候,难治之病吾善治’[3]。名医创业,发迹各异。”可见五云子的医术在江户地区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也有日本汉方学者考证提出,五云子的著作并非本人执笔,而是由其门人森养竹(1630-1712)及其弟森云仙(1633-1725) 通过整理五云子的口授笔记,编纂成书。
《五云子腹诊法》约在日本明历年代完稿。此书主要以《难经》中的“命门”学说、“肾间动气”“动气学说”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分为“腹诊论”“腹诊总论”“腹诊口诀”三部分,亦涉及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之痞气、疝气等,对日本汉方,特别是腹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松岗意斋
松岗意斋殁于1616年,意斋为其号,常心为其名。据日本古文献记载,松岗意斋是日本汉方腹诊的最初发明者,森中虚(1669-1746)在选择和编次《意斋玄奥》中提到“观察病人之腹,切识肾间动气之所在,以决生死吉凶……如此事实,日本和中国未曾有之,所以成意斋为腹诊之始祖也。”松岗与曲直濑道三同是江户时代初期汉方界最为有影响的人物,后者著《百腹图说》,就此推算,意斋腹诊法应为江户早期著作。
1.3 丹波元坚
丹波元坚(1795-1857),字亦柔,中名刘苣庭。曾晋升法印,院号乐真。出身汉方医学世家,其曾祖父丹波元孝,于江户时代开创跻寿馆讲习汉方医学;其祖父丹波元德,改跻寿馆为官府医学馆,门人云集;其父丹波元简,长于考证学,是考证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元坚和其兄继承父业,潜心于医术。其为人宽厚、医术精湛,尤以腹诊见长,人称“国手”。著有《伤寒论述义》《杂病广要》等书,其中《诊病奇侅》为腹诊专著,“侅”字是由于丹波元坚认为,腹诊非四诊正法,故名。该书涉及各科病症,并收集诸多腹诊资料,是“难经派”腹诊的代表著作。值得一提的是,《诊病奇侅》一书曾相继出版四次,第三版由松井操编译,于 1888 年在上海印刷发行,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1.4 多贺法印与梦分斋
据《针道秘诀集》所载,松岗意斋的针术始传于梦分斋,“梦分斋为江州之僧……后赴京都紫野大德寺闭松院,从师多贺法印学习针术……在游历中以针术医治疾病,众多人之病苦者得救治。最后其针术传给常心。”常心即松岗意斋。故而腹诊之术亦为梦分斋所授。日本现代针灸家用腹诊之术时,仍然会用“梦分流腹诊脏腑配置图”,此图就是梦分斋的门徒根据其授业之笔记整理而绘制出的。
梦分斋师从多贺法印,后者著《多贺药师腹诊法》,为手写传抄本,“谓腹诊抄传人而侍奉”,据考证其 为 16 世纪早期之古籍腹诊,是腹诊的开山之作。
2 腹诊诊法与意义
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胸腹部的征象反映的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乃至人体的整体机能的盛衰,《灵枢·胀论》云:“夫胸腹者,脏腑之郭也……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4]根据司外揣内,由表知里的诊法,对胸腹部的诊察,可以反映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盛衰情况。丹波元坚在他的《诊病奇侅·叙说》中强调:“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一身资养之根本,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诊其胸腹。”[5]
2.1 诊法
日本汉方界多认为,与狭义上的腹诊不同,日本腹诊为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他们不仅切按胸腹部,还注意询问切按后患者的主观感觉。特别是近年来,腹诊逐步实现了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临床数据和指标已定量、定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腹证奇览·总论》云:“令病人仰卧,两腿伸展,两手置于股侧,安定心神。”要求患者与医生皆平心静气,医生须怀手试温,而后按照顺序,轻重有度的按诊。但考察特殊腹证时,可能嘱患者屈膝。
切诊根据《诊病奇侅》大致分为轻、中、重三法,曰:“凡按腹,专尚左手,右手亦非不可,惟使左为佳,先将左手掌上齐鸠尾,鱼际当右肋端,掌后侧肉当左肋端,指根肉当中腕,始轻轻按过,渐渐重押,三肉递推,左旋右还,按动无休,不宜少移,良久掌中与腹皮相合,摩其间似热非热,温润似汗为度”,后世称为覆手按压法及抚循法;《腹证奇览翼》曰:“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侧,上自缺盆起,逐渐移于右肋骨之间细探之,……沿左右季肋,乃至章门,返回再腕边至脐,探按左中右几行始于任脉,二行三行及两肋下,章门下行而按之……按少腹左中右,亦同前”,亦称“三指探按法”。腹诊顺序各家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根据病者的不同主诉,重点切按相关的部位; 当某部位有疼痛时,先按其他部位,避免因先切按疼痛部位引起腹肌紧张,影响腹诊的准确性,“安抚之间,另有秒旨,非熟练而不得,故得熟察之也”。
2.2 意义
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腹证及诊腹法之重要》中提到: “中医以数千年之经验,不惟熟知此法,且有诊疗此证之方剂,故名此曰腹证,其诊此之法,曰腹诊法……则腹证与方剂恰如影之随行不能离也……若见此类病而有胸胁苦满证,更参脉、舌、外证等之后,选用柴胡剂中适当之方剂,则诸证皆能治愈……”由此可见,汤本认为,腹诊最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临床诊治,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患于未然。腹部多脏器,发病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部位,且多为病之传变,所以腹诊意义尤为重要。
与日本汉方腹诊相较,中国腹诊的发展一波三折。自 1776年,俞根初氏著《通俗伤寒论》一书中首次阐述了腹诊之法;1956年,《中医诊断学》首次将腹诊纳入望闻问切四诊的“切诊”之中,以“按诊”出现;七五期间(1986-1990),卫生部以“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与临床验证”为课题,开展腹诊学研究。借鉴与学习日本汉方腹诊的成果,并有所拓展和创新,中医腹诊也将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