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知识的起源(3)

已有 2069 次阅读 2021-8-18 11:2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四)自然知识的构成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对知识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关于自然的知识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为了描述自然知识的构成,我们引进技术和技术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技术?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技术是人类为满足需求而改变世界的行为,或者说是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同时,技术应具备明确的使用范围和被其它人认知的形式和载体,如原材料(输入)、产成品(输出)、工艺、工具、设备、设施、标准、规范、指标、计量方法等。

说到技术,人们立马会想到与之关系密切的科学。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目前认为,科学和技术各有渊源,技术源于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需要;科学(广义的)源于对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精神追求。二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隔行如隔山,各行其道,互不干涉。在古希腊,科学隶属于哲学,掌握在哲学家之手;而具体的生产技术则由工匠掌握。还有人说,要回答“怎么办”的知识,是人类解决生存发展实际问题;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知识,是回答我们的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史》,是全球各地200多位技术专家从1950年到1984年30多年磨一剑的成果。2000年,《技术史》中文版作为重点项目列入我国“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上海科教出版社独家引进版权并动员6所高校的数百位专家共同编译,共800余万字,已于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正如张开逊教授在其书评——“技术史中的人文社会与哲学思考”(见大众科技报 2005-7-22)所说:“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是先有术而后有学,技术已经存在了300万年,而今天的科学仅仅300年的历史。”“在谈到16世纪到18世纪的技术发展的时候,《技术史》中讲述通向科学的途径:在16世纪以前,技术的发明基本上是工艺的总和,基本上是工匠灵感所致,而很多科学史书都把近代科学的诞生,单纯地归结为人们接受了‘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一哲学理念,而这套书则讲述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即从16世纪到18世纪,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通向科学的道路,包括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在这段时期,由于需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在制造食品、金属材料、加工木材时,发现和归纳出许多物理和化学上的发现,当然包括测量仪器等等。如果同时考虑到近代科学诞生的哲学基础和技术基础,才能对科学史有正确的理解。”

笔者认为,技术是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与科学的关系是祖先与后辈的关系。科学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并非仅仅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纯粹理性。技术是科学的重要前提,没有技术就没有科学。但科学一旦诞生,就成为技术的基础,二者水乳交融,构成了工业革命的知识基础。但科学诞生之前,技术有没有理论支撑或者介入呢?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技术文化》(2017年8月,中华书局第一版)。“技术文化”是该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两年前,我开始构思本书的时候,是怀着喜出望外心情的,心想江教授肯定会讨论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的定义、范围,以及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效应。这不仅应该是该书的一个理论亮点,也可以为我的著作找到一些借鉴和学术支撑。但非常遗憾,江教授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涉及,该书是他汇编成册的一个技术史话,包括“都江堰: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营造法式》:古代第一部建筑工程官方规范”“司南:迄今为止只是一个传说”“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梁武帝:一个懂天学的帝王”“回到明朝看徐光启”等。

不过,“技术文化”这个概念,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它的探求和演绎,将成为本书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因为,中医学不仅是古代科学的一个范例,也是技术史一个完整的标本,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文化”这只解剖刀,剖析其中技术与技术文化的相互关系。

借助江教授的“神来之笔”,笔者绘制图1-40以来辅助说明技术与技术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知识的内部构架。该图反映的是一系列概念的组合,而概念与概念之间往往存在着外延的重合,并非能够截然区分。因此不像下图那样具备清晰的界限,需要做一些说明。

1.png

图1-40  自然知识及其技术与技术文化的相互关系 

总体看来,自然知识可以相对区分为技术与技术文化两大部类。但二者并非截然分开的静态结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且随着时代变迁呈现出动态演变的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仅技术的各种要素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修正,更重要的是技术文化在不同时代会表现出革命性的改变。

本书构思还得益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mmual Kuhn,1922-1996)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他以物理学为对象,从科学史的视角探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范式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提出了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所不同的是:笔者将以医学为对象,将从技术史的视角来考察医学革命的历程,以及技术继承性和拓新性的相互关系,试图揭开中西医差异的神秘面纱,并讨论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等相关概念,勾勒轴心医学的未来走向。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教科书也开始重写,但它只把科学革命的结果写进去,革命本身却被掩饰起来,科学又一次被归结为似乎主要是积累起来的。这是他撰写《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初衷。但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所谓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是技术文化的革命,它经历了神灵文化(以巫术文化为代表)、哲学文化(以自然哲学与生活哲学为基础)和科学文化(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三次伟大革命;而技术在与不同文化的结合中,所表现的发展速率也截然不同。

结合该模型,笔者将讨论:(1)医学模式是否由技术文化决定,即神灵医学、哲学医学和科学医学?(2)技术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医学模式中各有那些表征?(3)技术与技术文化在不同医学模式中如何结合并相互影响?(4)轴心医学如何拥抱未来?

二、技术的起源与进步(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0320.html

上一篇:[转载]叶晓锜:概念论更高进阶的哲学视野
下一篇:托马斯·库恩及其《科学革命的结构》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1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