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气温病学派的诊疗观点
1. 伏气学说简史
伏气学说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明确指出四时所感外邪可潜伏于体内,延迟发病。“伏气”一词最早出现于《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张仲景并未对“伏气”的含义进行解释。到晋代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言:“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触寒所至,非时行之气也。”王叔和运用伏气学说阐释温病的病因,并对伏邪伏藏的病位和伏邪的致病特点作了初步归纳。这为伏气温病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王叔和被尊为伏气温病的创始人。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认为不独伏寒化温,且感冬月温暖之气,亦可伏而后发。他说:“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遂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喧热,温毒始发,则肌肤斑烂也。”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认为,伏邪温病四时皆有,不只发生于春夏两季扩大了伏邪温病的范围。《伤寒医鉴》云:“冬伏寒邪,藏於肌肉之间,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秋变为湿温,冬变为证伤寒。”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确定了暑邪内伏及伏暑病名。
伏气温病学说在清代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仅仅限于温病的范畴。虽然《内经》中就已经提出四季感受风、寒、暑、湿皆可形成伏邪,但这一认识长时间内未引起医家的重视。随着伏气理论的不断发展,清代医家又将伏气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外感疾病。例如,叶子雨的《伏气解》一书指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还有刘吉人的《伏邪新书》对伏邪的概念作了扩展,“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又说“夫伏气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
2. 伏气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
笔者在《传染病辨证体系规范化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该学派各医家的学术成就,这里仅简单归纳如下:
(1)柳宝诒(1842-1901):柳氏著医书十二种,其中《温热逢源》三卷,阐发“伏气发温”。一是伏温的发病观,认为是外感中常有之病,研究外感中重险之证;二是伏温的病理观,认为是邪伏少阴,随经可发;三是伏温的辨证观,主张先辨六经,再分兼夹;四是伏温的治疗观,以泄热透邪、养阴补托为法。
(2)雷丰:代表著作为《时病论》,重视伏气是其突出特点。一是重视六淫伏气;二是论述伏邪发病部位,涉及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的层次;三是分析伏邪潜伏条件,认为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四是归纳伏邪发病形式,包括新感引发伏邪,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得其时而发)和伏邪自发(未经新邪引动,得“虚”而发病)。
(3)俞根初:代表作《通俗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一是辨别伏寒化温与伏气温热传变之异;二是阐述四时之气多可潜伏体内;三是倡导风寒二邪搏发伏邪成病;四是提出新邪引发伏邪多致重病;五是主张时邪引动伏邪治宜先解其外再治其内。
(4)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伏气温病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内伤热病之治疗。一是指出伏气温病的发生,皆由内外合邪而发作;二是认为治疗伏气温病,扼守阳明,擅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而且还贯用发汗之法解阳明之热;三是将伏气温病理论应用到内伤杂病治疗中颇有收益,自拟清解汤(薄荷、蝉蜕、石膏、甘草)、凉解汤(上方重用石膏)、寒解汤(生石膏、知母、连翘、蝉蜕)三方,随证施用。
(5)何廉臣(1661-1929):对于伏气温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重订广温热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和《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三部著作之中。一是认为新感温病病轻邪浅而易治,伏气温病病重邪深而难治,病种多而相对复杂;二是将伏气温病的病因归结为伏火,所谓“新邪引动伏邪也”;三是提出了“二纲四目”的辨证体系(认为伏气温病可分为湿火和燥火两大类证型,包括隶属于本证的兼证、夹证、复证、遗证四个方面);四是总结治疗八法,即发表、攻里、和解、开透、清凉、温燥、消化、补益等。
3. 传染病发病与伏邪学说
现代传染病学认为,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立即引起疾病,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这两方面力量的不断制衡,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可出现显性感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等不同状态。其中的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即相当于伏邪理论中的邪伏于募原、半表半里之处,“邪……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
(1)伏邪与艾滋病: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的简称,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以机体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致死性慢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为CD4 + T 淋巴细胞在HIV 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坏死导致免疫缺陷。本病感染途径主要为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与“温邪上受”之途径迥然不同,不能归于一般温病论治,但可算“伏气温病”、“温疫”之类。本病的发病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为:①素体不调,长期的起居无常、性乱、吸毒、有偿供血等导致精、气、血耗损,机体正气亏损;②情志失调引发气机郁滞,五脏失和,气血循行不利;③患者感染HIV 后,疫毒侵袭,伏于体内,阻碍正气的运行,使气化失常。外因则为疫毒之邪的直接外侵。HIV 疫毒之邪侵犯人体后,深藏营血之中,暗中损伤机体、耗气伤血等。
在艾滋病的发病中,患者常见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期的3 期病变过程。从HIV 感染到艾滋病期出现的众多脏腑功能的障碍和损害,是邪气留伏与正气斗争的结果。如能有效把握机会,抓住疫毒之邪伏而未发的机会,一方面重视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足则抗邪有力,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亦强。另一方面重视驱邪,“邪去则正安”。因邪气伏于募原,表里气机不畅,因此要采用引经药,使药物直达病所、邪气得散、内外得调,这样因本病而引起的一些类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能够减少,进入艾滋病期的时间也能得到延长。
(2)伏邪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1 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以乏力、厌油、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根据不同阶段,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胁痛”、“黄疸”、“肝热病”、“瘟黄”等范畴。中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多与正气亏虚有关,多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常、劳倦内伤、损伤脾胃,或禀赋薄弱、素体亏虚、阴阳失调。外因多为初感湿热或时邪疫毒,由于失治、误治,邪毒未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待督脉及脊髓内外之正气、营卫之气失调,邪毒乘虚侵入而发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热相博……民病黄瘅”,《沈氏尊生方·诸病源流》亦载:“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欲称瘟黄。”湿热毒邪内侵是病毒性肝炎的始动病因,因湿热之邪胶着,缠绵不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加之疫毒的特殊性,极易内扰血分,耗伤正气,病情久治不愈。同时湿热疫毒侵入人体,阻碍气机,湿郁热蒸,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血瘀阻络。痰浊、瘀血又成为继发病因,使疾病一时难以逆转。然湿热毒邪留伏,加之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因素,日久可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其病位在肝、胆、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正虚邪恋,而以正虚为主。因此,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要考虑到热毒邪流连难去、湿性缠绵的特性,也要考虑到湿热毒邪已伏于体内多时,要注意清除伏邪且给邪留出路,合理采用引经药以引邪外出等。
(3)伏邪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该病属于相当于中医“春温”范畴,2002 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是全球首发病例,患者以高热、咳嗽、气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从其发病情况来看,90%以上的人都是通过接触患者而被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即口鼻而入。SARS症见寒热起伏或壮热不退,身痛,肢体沉重,呕恶,舌红绛,苔白厚腻或白如积粉,脉濡缓。辨证为邪在半表半里,湿浊偏盛,湿热遏阻。任继学教授提出“非典”为“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病机。本病形成的内因在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其“不藏精”者并非全为肾精受伤,也指劳作过度、汗泄过多、阳气外泄等致精伤血耗,也有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精血生化乏源者。此外,还有情志失调致气机阻滞、五脏失和、气血不畅、毒自内生、伏于机体。外因则为春有余寒,寒袭人体,乘人体正虚之时引动伏邪,或复感时邪而病发。肺主气属卫,外邪侵入则卫气与之抗争,卫郁气结则出现微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楚;邪盛卫弱,内犯于肺,肺失肃降,则见肺络受损,甚者热壅血瘀而见壮热、胸闷、烦躁、咳喘等症。若正衰邪盛,则可毒陷心包、上犯脑络、扰乱神明而见神昏谵语。
(四)温病学说的现代意义与反思(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