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国休克研究发展回顾

已有 2809 次阅读 2020-11-6 17:47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祝益民,蒋宇. 中国休克研究发展回顾.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18,(2):65-66,70

休克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生命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代谢障碍、功能减退与细胞损害的病理状态[1]。中国休克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本文对我国休克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一回顾,弘扬广大休克工作者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了解过去,以便更好地开创未来。

一、我国休克认识的启蒙时代(古代-近代)

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有3000多年的历史,对于休克有着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及病因病理的认识,但并无休克之名,且未有专章论述,只是散见于各种医籍之中。中医对休克的认知主要从临床表现入手,包括厥证 (神昏、肢冷)、脱证 (大汗淋漓、口张尿遗、气短息微、脉细欲绝)、闭证(高热神昏、牙关紧闭、二便不通)、内闭外脱证 (重度难治性休克)等。近代中国处于动荡和战乱环境下,休克的研究停滞不前。

二、我国现代休克研究的萌芽时代(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休克研究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是休克的病例报道和临时分析,包括中毒性痢疾和流脑等传染病导致休克的救治,药物尤其是青霉素等抗生素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尤为多见[2]。同时,部分医院和高校开展了休克机制研究,如浙江医学院报道了休克状态时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的机能状态[3];中国医学科学院发现实验性外伤性休克的大脑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升高[4];吉林医科大学报道颈动脉注射 4 ml 5%枸橼酸钠模拟家兔休克模型,并发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钙而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和全身痉挛有关[5] 。

三、我国休克研究的艰难时代(1966~1980 年)

“文革”十年期间,广大休克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所处的境况非常艰苦,但仍坚持与积极推进。临床研究仍多为小样本的病例报道和分析,但多个团队针对休克与微循环进行了较多的阐述[6,7]。江西医学院观察东莨胆碱能提高平均动脉压,降低重度休克死亡率,但对休克肺的防治无明显效果[8]。北京医学院开展了心源性休克的实验研究,从家兔心源性休克模型复制、循环血量和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生脉注射液的疗效观察和影响等进行了系列研究 [9,10]。此外,感染性休克的救治也有文献报道[11]。

四、我国休克研究的发展时代(1981~2000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休克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临床研究仍多为病例报道和分析,但开始出现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不同补液方式对于失血性休克的影响、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复苏的评价[12]。动态观察感染性休克患儿甲皱和眼结膜微循环的功能及形态变化,确认急性微循环衰竭在休克发病学中的重要性,其程度对预后的参考价值[13]。基础研究方面,北京医学院证实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不可逆休克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肠缺血的门静脉血灌注大鼠离体肺能造成肺损伤[14]。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观察到感染性(内毒素)休克狗血流动力学中低排低阻为特征的类型存活率最低,血液动力学的基础是多种体液因子的净效应,CAs在代偿期中起重要作用[15]。第一军医大学精确测定休克微循环的血流量,发现失血性休克在液体复苏治疗后存在血压回升而微循环恢复不全,微循环流量直接关系到抗休克的疗效和预后[16]。湖南医科大学研究认为引起肺损伤的原始因素是肺动脉内皮细胞释出的氧自由基,而中性粒细胞只是继发性扩大了肺损伤[17]。解放军第304医院在烧伤引起的休克的研究中,倡导休克期复苏加用全血,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输液量,CO 2张力计监测和山莨菪碱改善肠道血供,证实烧伤后氧自由基损伤和防治的重要性,开展了烧伤后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的研究,对烧伤后感染和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8,19]。第三军医大学开展创伤性休克研究,从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全面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抗休克的药理作用,包括增敏肾上腺素能β受体及多巴胺受体、下调阿片受体、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等[20,21]。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通过免疫吸附清除肿瘤坏死因子,观察内毒素休克家兔的血液循环障碍、器官功能损伤、炎症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22,23]。同时,中医药防治休克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如大黄、复方丹参注射液、虎杖 4 号、心脉灵液等应用于休克的救治和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4,25]。

五、我国休克研究的飞跃时代(2001 年至今)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锤炼,中国休克研究步入大有作为的时代,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有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休克的研究广泛进入了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热休克因子1(HSF1)在内毒素或脓毒性休克中的作用,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而发挥多器官保护作用[26]。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从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多层次上揭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烧伤、创伤、脓毒性休克中的作用与意义,证实生物喋呤参与了脓毒性休克的发病过程,还进行了休克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27]。传统中医药用于休克救治做到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如血必净注射液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进行了广泛探讨[28]。同时,编著了休克系列图书,如 2001 年罗正曜教授主编了170万字的《休克学》[29],盛志勇教授主编的《烧伤学临床新视野:烧伤休克、感染、修复与整复》[30],2009 年赵克森主编了《Molecular Mechanism of Severe Shock》(重症休克的分子机制)英文版。还先后成立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还加入了国际休克联盟[31,32]。此外,祝益民教授主编的《实用休克杂志》正式创刊,作为是国内休克相关领域惟一的专门学术期刊,填补了中国在急诊、重症等休克临床学科及基础研究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7349.html

上一篇:[转载]细胞因子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下一篇:[转载]休克发展历史的回顾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