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恽铁樵及《群经见智录》

已有 2768 次阅读 2020-4-13 10:5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恽铁樵, 群经见智录, 灵素商兑 |文章来源:转载

恽铁樵(1878—1935),名树钰,字铁樵,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江苏武进人。1906年毕业于南洋公学,1911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员,次年开始主编《小说月报》,以翻译西洋小说而蜚声文坛。1916年长子因伤寒而殇,次年二子、三子也相继因伤寒而夭,接连丧子之痛使之锐意学医,问学于沪上名医汪莲石、丁甘仁先生,医名渐起。当接到“在商务书馆同事数年,虽无交情,亦绝无恶感”的余云岫颇有挑战意味的来信时,恽铁樵觉得“余所欲言者,初非八行笺纸可以了事,且余之所欲言,皆古人所未言,苦无书可以佐证,故竟不答复也。”(《伤寒论研究•自序》)那么,面对危及中医根本的挑战,恽铁樵到底在想什么呢?到底想说什么呢?

恽铁樵认为,“夫灵素者,为医学之祖。而藏府部位不明,体功作用不晓,安得不受攻击?纵余君不言,他日亦必有言之者”,因此,当务之急,不该是如村妇对骂一般在口舌上较胜负,更不该是仅于余云岫个人而生恶感,而应该是“从学术进退大问题着想”,也就是要探求中医根柢之所在,理解“中医毕竟是底样一回事”。针对余云岫对《内经》的发难,恽铁樵应有之反应,当然是对《内经》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在给余云岫回信中所说的“澈始澈终,明了其理”,“使今之中医先对于自己的学说了了”。这事情当然不可能仓促之间完成,所以在《灵素商兑》出版五年后,方有《群经见智录》的问世。

《群经见智录》出版于1922年,全书约4.1万字,勒为3卷16个部分。

“《内经》发源第一”、“《内经》成书第二”及“《内经》读法第三”意在正本清源,提倡用怀疑而非盲从的眼光去读《内经》。因“今本《内经》为王冰修改之书,王冰之前,必更经多次集合与删节”,即从今本《内经》读来,其中已含有春秋以前、战国时人、西汉人三种文字。《内经》错简甚多,后世注家曲解、误释者亦不少,故“当博考唐以前医家之学说,以推求《内经》之旨趣”,并当以施诸实用为读《内经》目的。

“《内经》之总提纲第四”,恽铁樵认为“奇恒回转”可为《内经》之总提纲,倘此处不能了了,即全书不能了了。奇恒之道在于一,则“一”又为总纲之总纲。而张志聪、王冰的注解都不能尽如人意,欲明白此“一”字,非求之《易经》不可,故接下来“《易经》第五”、“余之太极第六”及“《内经》与《易经》第七”三个部分着重探求易理、太极,及其与《内经》的关系。恽铁樵认为《易经》并不神秘,其基础就在四时阴阳变化,《内经》也是建筑于此基础之上的。由太极而生八卦,进而演绎六十四卦,这中间已蕴有万物变繁、物竞天择、新陈代谢的道理。

“五行之研究第八”针对近代以来五行颇受人诟病的现状,认为其并无虚玄,乃是四时的代名词,五行生克也是基于四时阴阳更替而言。“四时为主第九”则进一步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以四时为法则,《内经》所谓五藏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五脏,而是“四时的五藏”,由此才有中西医不同病理认识的明确界限。而所谓“道在于一”,就是使吾身藏府之气与天地运行之气合而为一,即顺四时阴阳变化之序,才能疾病不起,尽终天年。

甲子之研究第十”中,恽铁樵花费大量心血计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规律,发现“地绕日一周,较气候年多五日强;月绕地十二次,较气候年少六日”,这种日五而月六的差异就导致了气候的不齐,甲子学说正是为解决不齐问题而设,天干十、地支十二、“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的说法皆由此而来,甲子合五行似亦可从此给出差强人意的解释。

“扁鹊医案第十一”、“仓公医案第十二”和“仲景《伤寒论》第十三”三部分内容,分析了《史记》所载扁鹊、仓公的五个典型医案,将《内经》治法与《伤寒论》进行互证,强调“欲知仲景时之《内经》真相若何,自非研求《伤寒》、《金匮》,更求之古医案之见于古史者不可”,并示人以古人如何切实《内经》的范例。

“标本中气之研究第十四”认为,六气标本从天运来,由此可将三阴三阳与四时阴阳变化有机统一起来,似可了结这一千古聚讼不决的问题。“七损八益”同样是个众说纷纭的难题,恽铁樵在“七损八益第十五”中认为此语足以当作《内经》理论之的要点,即顺自然,调阴阳。

“《灵素商兑》第十六”是恽铁樵在深入检讨中医理论体系自身,澄清《内经》当中这些根柢性问题之后,集中笔墨对余云岫挑战的正面回应。首先承认当下《内经》研究的衰微境况,中医人固步自封的弊病,但“《灵素商兑》所言者,未能抓着痒处,即《商兑》亦有可商之处”。余云岫对阴阳五行深恶痛绝,此不必强辩。若引《素问》“古者治病,可祝由而已”一句论证《内经》的荒诞不经,则此引证本身即属断章取义,“《内经》固为纯粹的科学,不言祝由;即祝由,亦未便是邪”。针对余云岫对阴阳的责难,恽铁樵认为《内经》所言“天”是无意识的天,并非神道设教;而对于生命的认识,则“中西医皆立于同等地位,皆未能勘破此神秘也”。至于《内经》之五藏,并非解剖的五脏,乃是气化的五藏,故不能用解剖学知识来证《内经》之非。

总之,《内经》本身的确有种种不可解之处,在这些地方要懂得活看,而不能死于句下。治中医者不能仅将《内经》当做学问的止境,应当兼涉当下其他各科学问,前提当然仍是应对自身学理明了,方能真正增辉于中医。 

注:在甲子之研究第十”中,恽铁樵花费大量心血计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规律,发现“地绕日一周,较气候年多五日强;月绕地十二次,较气候年少六日”,这种日五而月六的差异就导致了气候的不齐,甲子学说正是为解决不齐问题而设,天干十、地支十二、“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的说法皆由此而来,甲子合五行似亦可从此给出差强人意的解释。地球的绕日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约为365=360+5天,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约为354=360-6天。恽铁樵据此结合置闰分析,60甲子可有效解决日月运行年岁周期不齐问题,认为甲子之存非为计数而设。以360为平,应人,365太过5,对应天干,354不及6,对应地支,是0,5和6乃人气、天气、地气之别,三数自乘对10取余仍是自身,在0-9个数中,唯有0,1,5,6四个数具有此特征,恰为水土之生成数。 

然而,时逢中医发展最困难的历史时期,恽铁樵的选择更显独特。1917年,余云岫的名著《灵素商兑》搅起中医存废的轩然大波。将近5年间,在全盘西化的思潮下,中医界几乎失去还手之力。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民国政府甚至意欲取消中医。形势严峻,可恽铁樵却在1920年正式挂牌从医。两年过去,他后发制人,推出《群经见智录》一书,首次从哲学、医学和文化的层面系统地回应了《灵素商兑》。医学界对恽铁樵的学术观点虽各有褒贬,但都公认他为近代中医理论家、中西医汇通派重要代表人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8105.html

上一篇:[转载]饶毅:如何发现新药?
下一篇:处身于寒温之争、中西医之争旋涡中的恽铁樵(2)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