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皮国立《中医抗菌史》文选(14):“亚学西还”的中医细菌学论述

已有 1808 次阅读 2020-4-6 11:1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抗菌史, 亚学西还, 细菌学论述 |文章来源:转载

毫无疑问,中医当然能够治疗瘟疫。但是能不能治疗具近代意义的、经过细菌学洗礼的传染病,则莫衷一是。民国以来,通过中医与西方细菌学不断的对话,重新诠释、肯定古典医书中的经验与治法,建立起治疗的信心,并赋予外感热病学新的定义,促使中医去建构一个较完整的论述架构。

自西医细菌学传入中国之后,中医就没有强烈地排拒细菌论,反而将其纳入新课程。文中所举的数位中医,皆善于把细菌在人体内产生的身体变化,用各种毒来加以解释。而就细菌作为一种生物角色而言,中医则强调“菌在气中”,细菌不能脱离空气、季节、温度、湿气等外在客观因素而生长,进而将细菌学拉至气论的范畴中,此即近代中西医气论与细菌论汇通的历史模式。

过去的中医历史中,并没有认识到“细菌”这个物种,与近代中西医在生理与解剖学上的差异与论争相当不同。后者在中国古代医史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甚至可用“西学源出中国说”来解说。[1]虽然,民国时期也有人如罗燮元认为细菌学是一种“亚学西还”,例如蛊毒、鬼疰、狐惑蛔虫、阴阳毒等,皆与细菌有关。但所谓“细菌”之为物,毕竟是闻所未闻,虽也有如章太炎或罗氏等医者强解其义,终究难以用肉眼观察;对中医而言,它是一个全新的物种。透过论述,我们看到近代中医的活力,除来自吸收西方细菌学之外,也涉及《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在内之热病学经典医书的对话;除了一些气的基本理论外,其实近代中医较少用《内经》来作为论理的依据,因为回应细菌学,除了理论层次外,治疗上也要有所实效才行,而近代中医所依恃的,正是这些治疗传染病的实际疗效。

通过本章论述,我们看到中医对病菌说持多种态度,但对传统医学治疗法之信心则坚若磐石。章太炎的“据古论菌”颇具代表性,他将古代的博物学、生物学、医学的知识混在一起,来回应细菌学;而日本汉医的论述,强而有力地支持着中医把经典中的汗法、解毒、下法等疗法,划归为“杀菌”之法,或多或少强化了中医在这方面论述的信心。而获取“杀菌”知识的两种方式,除吸收西医细菌学的学理之外,无非就是再从中医的伤寒与温病体系内吸收身体罹病的观点,与药物治疗之机转,来发现“杀菌”的可能。文中虽举了不同医者的言论,但是他们“发现杀菌”的论理,皆取径于此。

但民国中医的热病论述实不只主“杀菌”的意义,不然即无法解释中医为什么没有走向发展出杀菌药,或是较少往这个方面做治疗的再思考。除了没有实验室、科学方法等已在文中略作论述外,更重要的是,中医即便有杀菌药,也会谨守“气论”,因为中医乃依寒热与气候的“气”来对证治疗,而非对菌治疗的一种医学。所以,也不得不说,近代中医基于“气论”与身体观,对于西方细菌学采取了一种讨论、反面论证与高度选择性接纳的态度。

陆士谔在《我之中医改良观》中指出:“倘然翻译几部生理书,西医病理书,诊断学,西药书,抄袭几个西医名词,就算是改良中医,天下从无如此便当的事。本国数千年的学术,可以把他国学说改头换面,生吞活剥,一朝就算做自己的学术改良工作,只可以算国文国语的西医,不能算是中医。”[2]恽铁樵则认为一旦研究细菌,势必要连带研究血清注射,“果然切实做到,已是完全西医,无复国医本来面目”[3]。这种尴尬的状况,就落着傅斯年的批评了:接受了微菌学的中医,自然不能称为“中医”。傅讽刺中医“改无可改”,因其背后整个思想体系都必须完全改变。[4]所以,这种具高度片面选择性的吸收知识态度,导致民国中医只能选择一些译本的教科书,陆渊雷即言:“(病原细菌等)西医译本书可用者甚多,无须编纂。”[5]这种具有选择性的接受,即便是走在中医科学化前端的陆,其言论之“开放”大概也仅此而已,可知“气论”所代表的整个古典医学体系,细菌学无法将之完全取代。

从整体历史来看,经历30年代“中医科学化”的讨论后,结果是采用细菌学其实仍不及采用西方生理学来得重要。1955年成书之《中医科学化讲义》,倡导要“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解释中医学说”。但于病理解释,竟是“根据中医病原学说”,而不是西医的细菌论。[6]中医在近代以来终究没有走向一条以细菌为基础的病理医学道路。探索民国中医的正、反论述,补充了近代中医史的缺憾,或许让我们对中西医论争有更多的认识与反思。

[1] 皮国立:《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第457章之论述。

[2] 陆士谔:《士谔医话·我之中医改良观》,《中国历代医话大观》,第2068页。

[3] 恽铁樵:《论医集》,第35页。

[4] 傅斯年:《再论所谓国医》,《傅斯年全集》第6册,第316—317页。

[5] 陆渊雷:《国医馆学术整理会亲历记》,《陆氏论医集》,《陆渊雷医书二种》,第166页。

[6] 朱鹤皋、陆奎生纂辑:《中医科学化讲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编辑凡例,第1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7097.html

上一篇:[转载]皮国立《中医抗菌史》文选(13):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思维
下一篇:[转载]时逸人用药心得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