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二六、《中国远古开颅术》
《中国远古开颅术》是2007年3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韩康信。这是我国首部专门研究古代人类开颅术的专著,所考察研究的材料真实可靠,有明确的考古地点和考古文化,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
(一)内容简介
该书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综述性地概括了中国以外世界各地区古代人类开颅术标本的发现与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古代人类开颅术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一研究对揭示中国古代人类开颅术这一古老的文化之谜提供了实物证据,对中国考古学、人类学、医学史特别是脑神经外科手术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国考古学、人类学、医学史研究的工作人员必备的参考书籍,也将会受到广大科普爱好者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
韩康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35年生于日本名古屋,江苏镇江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62-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197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及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学术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人类遗骨的鉴定及种族形态的生物测量学研究。主要著作有(《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居民种族研究))等,发表了150余篇论文,也是专著《安阳殷墟头骨研究》主编之一。
(三)图书目录
序言一 终于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序言二 鉴定意见 山东大汶口文化开颅手术鉴定意见
一 前言
二 世界各地古代开颅术的研究
(一)古代开颅术标本发现的地理分布与年代
1.欧洲和非洲
2.美洲
3.太平洋地区
4.亚洲
(二)开颅的方法和形态
1.刮削方法
2.刻槽方法
3.钻孔一切刻方法
4.切锯方法
5.开颅方法的演变及其他
(三)手术前后的处理
(四)原始开颅手术的效果
(五)对非手术穿孔的鉴别
1.用刀、剑、箭、枪之类形成的穿孔
2.发掘工具造成的穿孔
3.在头骨容易腐蚀的薄弱处形成的穿孔
4.某些先天或死后缺失的骨块
5.扩大的顶孔
6.顶骨对称性穿孔
7.各种病理性穿孔
(六)手术的部位
(七)原始时期开颅手术的动机
1.从死者头骨上截取盘状骨片作身饰驱邪物
2.可能是对某些疾病的一种特殊治疗
3.用于头部遭受打击或骨折创伤的治疗
4.颅骨穿孔的治盲之说
5."new age"崇拜的穿颅
6.防腐说
三 中国古代开颅术的发现与研究
(一)中国境内是否存在古代开颅术的长期疑惑
(二)对中国古代开颅术考古发现的认识过程
(三)中国境内开颅术标本的发现和研究
1.开颅标本发现地的地理分布
2.开颅标本的考古学年代
3.穿孔头骨出现频率
4.穿孔的形态和部位
5.种族和年龄、性别的鉴定
6.穿孔工具和方法的推测
7.同一头骨上的穿孔数
8.对开颅术意义的讨论
(四)关于中国古代开颅术的起源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新疆古代人头骨上的穿孔(附英文摘要)
附图 中国古代开颅术标本出土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表一 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代开颅术标本记录表
附表二 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代开颅术标本的穿孔记录表
后记
(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开颅手术
在中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成年男性头骨。在头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公分×2.5公分的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
医学专家对该头骨进行了人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发现头骨上的圆孔有人工用锐利工具刮削的痕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鲍修风说:“这明显是做过手术的痕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
出土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颅骨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文明说:“出土这一头骨的墓葬内,有棺木和随葬品,属正常埋葬。表明墓主是做开颅手术后又活了很长时间的人。”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教授则说:「在如此久远的时期施行如此精湛的外科手术并取得成功,展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五)新疆发现13具穿孔头骨 疑为史前开颅手术
新华网乌鲁木齐2007年1月23日专电 (记者 张鸿墀 毛咏) 在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已发掘出土13具有穿孔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这些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孔眼没有固定位置,在头骨上或集中或分散。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研究员在对头骨进行细致研究后认为,这些穿孔很可能是出于医疗目的。“可能是他们在山上放牧时从马上摔下,或是攀岩时跌落,造成颅内损伤淤血。”因为穿孔的颅骨上大多有外伤。
吕恩国说:“洋海部分穿孔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孔。”“现代开颅手术也是打孔,手术创口大小基本与出土头骨上的人工开孔相仿,取出压迫物或释放颅内压,缓解病痛救治病人。古代巫医不分,洋海的古老开颅术带有很大的巫术成分。”吕恩国认为。
头骨穿孔现象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且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为了保存尸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为了治疗某种顽固的头疾,有的则认为是为了取下一块头骨片,用来避邪。但考古人员很快推翻了取骨避邪的说法,因为在整个洋海考古中,没有发现可与之对应的颅骨骨片的实物。
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巫医不分,由于人们不了解招致疾病的原因,往往认为病痛是妖魔鬼怪或者邪恶的魔法造成的,所以治疗就涉及到运用仪式和符咒以及颅骨穿孔和药物。实施这种手术是为了缓解损伤对颅骨影响以及无法治愈的头痛,也可能曾经被用来驱除绦虫的幼体。
吕恩国说:“有理由认为,新疆目前发现的颅骨穿孔符合最后一种解释:病痛是邪恶的妖魔鬼怪作祟,所以要治疗就必须运用仪式和符咒,以及颅骨穿孔和药物。而这正是萨满教巫师的拿手好戏。”
在洋海墓葬出土了萨满巫师干尸并发现了大麻等昏迷药。这一切似乎说明:距今3000年至2000年的洋海,萨满教巫师在熟练地运用开颅术解除患者的痛苦。
(六)赵琳琳: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开颅术
来源:《广州日报》2010年08月28日10:36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数千年前的远古人类出于某种目的竟然用原始简陋的工具去凿开坚硬的头骨,而且还能存活。古代对活人进行开颅术主要是以治疗头部疾病或头部创伤为目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包含了巫医的成分,而且时代越早的史前时期更可能如此。古代开颅术或脑外科手术的起源可以划分为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000年或8000年。从数量上看,南美洲最多,其次是欧洲,主要集中在中欧地区,非洲、北美洲和亚洲发现较少。
根据目前的资料,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有开颅手术现象,发现的考古地点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和黑龙江等地区。其中,在山东省广饶县傅家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年前的一例开颅术头骨是中国最早的开颅手术样例,可能也是环太平洋地区时代最早的,该个体在手术后还存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个鉴定结果还得到山东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家对头骨进行X光透视及CT切片检查的证实。
山东省广饶县傅家遗址的颅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