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上篇(2)(初稿)

已有 2906 次阅读 2019-7-26 14:06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范式变迁, 轴心时代, 语言起源

二、语言的起源

我们在前面提到,早期猿人(能人或匠人)就可能存在简单的语言交流。但语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猜测。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统计世界上查明的语言有5561种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这些语言起源于何时何地它们是同一个起源一源说),还是独立起源多源说)?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

(一)语言起源研究的尴尬

1866年语言学家们在法国召开了一次世界大会会议认为从古到今包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内的所有人对语言的起源的说法都是空泛而不足信的因此,巴黎语言学协会发布禁令要求停止任何与语言起源和演化有关的讨论。为什么以这种惊人的方式接受失败因为无论提出了多少假说都没有实证做辅佐相关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历史痕迹它产生于文字之前,又难于通过考古学发现

因此,语言的诞生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谜团。事实上即使在21世纪语言和语言的起源(以及性与生殖的发展)仍然是进化理论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

(二)史蒂芬·平克与《语言本能 

1994年哈佛大学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TED演讲人、世界超级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1954-出版了他的《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 》(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图2-1-4)。作为继乔姆斯基之后认知科学领域研究语言与心智关系的领军人物平克在其可读性极强的著作《语言本能》中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语言器官、破解语法基因、进入人类心智本性的大门。平克从生物进化论和心理语言学的交叉视角以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语言案例揭开了语言神秘的面纱证明了语言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物遗传性。他认为,语言的无限魅力在于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如同大象的鼻子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语言本能既源于遗传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类语言已有400万年的进化历程我们的语言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语言并非产生于“大爆炸”因为我们那些懂一些语言的祖先都已灭绝了。

 

2-1-4  《语言本能:心灵如何创造语言》1994年第一版封面图源:维基)

史蒂芬·平克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并专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负责人。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合适的科学书籍。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年-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2004年当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有影响力人物。2010年—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平克名列第3。史蒂芬·平克的代表作有《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心灵如何运作》等赢得了无数奖项而且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其中已译作中文的图书有《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 》、《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 》、《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 》。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30 年5 月26 日生性自由的澳大利亚探矿者迈克尔·莱希(Michael Leahy)雇用了一些低地土著为向导与另外几名探矿者一起勘探新几内亚这座世界第二大岛一分为二的险峻山脉。等他们登上顶峰后莱希惊讶地发现群山的对面竟然是一片广袤的草原。随着夜幕降临莱希的惊讶变成了惊恐因为他们远远地看到了火光,表明有人居住在这片峡谷之中。莱希和他的同伴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于第二天首次见到了生活于群山之中的高地人。莱希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当他们(高地人)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男人们站在前面手里拿着弓箭女人们则捧着甘蔗站在后面。依万加(Ewunga)一看到这些女人就立刻告诉我这场仗打不起来。我们挥了挥手招呼他们过来于是他们异常警惕地向我们走来每走几步就停下来打量我们。终于有几个人鼓起勇气来到我们面前看得出来我们的出现完全把他们震住了。我把帽子摘了下来这个举动吓得离我们最近的几个人连连后退。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土著张大了嘴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我想确定我是不是真人然后他跪了下来用手摩挲我裸露的大腿估计是想看看上面是不是涂了白漆接着他又抱住我的膝盖他那毛发浓密的头在我身上蹭来蹭去……女人和小孩也壮着胆子走上前来一时间我们的营地挤满了这些人他们一个个跑来跑去、叽叽喳喳、指手画脚。对他们来说我们的一切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作者感慨地说:这里的“叽叽喳喳”指的就是语言一种陌生的语言。到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已经在这些与世隔绝的高地人中发现了800 种不同的语言。在人类历史中莱希与高地人初次相遇的场景想必出现过成百上千次每当一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首次相遇时这个情景都要重演一番。据我们所知世界上的所有种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无论是霍屯督人、爱斯基摩人还是雅诺马马人。我们还从未发现不会说话的原始部族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哪个地区曾是语言的“摇篮”——语言是从那个地方出发、传播到其他原本没有语言的人群那里的。

动物语言

《左传》第17记载了2600年前鲁国的一次外交事件。那时候鲁僖公在位齐桓公称霸中原。东夷部落有一个小国叫介国国君名字叫葛卢。这一年葛卢前去朝见鲁僖公。如同现在的新闻鲁僖公热情接待介国宾客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进一步巩固了睦邻友好。然后鲁僖公在国宾馆设宴款待外宾觥筹交错气氛欢快。

宴会正热烈进行着突然传来几声哞哞牛鸣当时牛的地位很高很多祭祀、典礼也要用到可能国宾馆的旁边就是牛棚。旁人听见牛鸣不以为意介国领导人葛卢若有所思。鲁僖公看出他有话要说停下筷子看着他。葛卢先生果然开口他说:刚才这头牛是母的生了三只小牛都被杀了用于庙堂祭祀。它刚才的叫声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鲁君及在座的陪同官员都愣住了通过两声牛鸣就可以了解这么多细节?大伙儿的表情将信将疑。鲁君派人去核实这边继续跟介葛卢聊天。不一会派去的人回来了对鲁君说那头牛的情况跟介葛卢说的完全一致。鲁国君臣纷纷表示敬佩《左传》记载介葛卢原话“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

大约,这头牛生的小牛品相好全都符合庙堂祭祀的标准所以被团灭。母牛悲伤不已叫声中包含着申诉至于介葛卢是如何听懂的还是《左传》记载一个传奇,那都不得而知。据说在周代四方民族都有一些精通禽兽语言的人能跟动物交流。《周礼·秋官·司寇》记载周王朝有专门的官员能跟动物说话。“夷隶百有二十人;貉隶百有二十人……夷隶掌役牧人养牛马与鸟言;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

可见,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科学时代》1980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动物语言”的文章,对声音语言气味语言行为语言超声语言等等一一作了介绍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它们总是组成一个小的生活群体尽管有一些喜欢独来独往但至少它们在交配时需要与异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它们的鸣叫彼此间互相的触摸甚至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使得它们声息相通行动一致无论是在捕食活动中还是在对配偶的争夺上都井然有序。这些都是与动物之间存在的通讯行为分不开的。

所谓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

2017年6月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美国知名生物学家、仿生学研究所创始人、科普作家雅尼娜·拜纽什《动物的秘密语言》平晓鸽)。书中介绍了5个地域分类、20种典型动物、上百种动物行为带给我们一部既妙趣横生又科学严谨的动物“语言”小百科。这些知识,可能比《左传》和《周礼》记载的要详实和可靠,也更具有学术与科普价值。

但是严格来讲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那是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行为表达”不是系统的也不能表达抽象思维因为称之为“人类语言”的是一个体系文明的产物也是思维的产物。

(四)人类语言产生的故事

《圣经·创世纪》第11章中说人类最早的时候都住在一个地方讲一种语言。他们决定造一座通天的塔所有的人住在里面人类再也不会分散。上帝不同意他将人类拆散到世界各地让人类讲不同的语言从此难于沟通。因此巴别塔就成了语言混乱不通的代名词是《圣经》中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之一。


2-1-5  法兰德斯画家Pieter Bruegel 1563年的油画《巴别塔》https//www.trueorigin.org/language01.php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记载: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古埃及法老萨梅蒂库斯决定探索并证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他征召了两个出生于底层阶级的婴儿把他们交给边远地区的牧羊人抚养两个孩子被安置在互相隔离的小屋里丰衣足食但不让他们听到任何语言。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喊出了“别克斯becos”小亚细亚地腓尼基中有“别克斯”这个词意思是“面包”于是法老就认定腓尼基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后来心理学家证实:世界上绝没有天然语言一个未听过别人说话的孩子是不可能说话的。

20世纪初有这样一则案例1920年传教士发现了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阿玛拉约1岁半被人类领养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1年便死了。卡玛拉被发现时约8岁她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

2-1-6  狼孩卡玛拉1929年因伤寒热病去世与人类生活了9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水平图源:百度)

1983年,中美洲中部马那瓜两所聋哑儿童的学校,名为“自由村”,总共有400多名聋哑学生。起先该校的语言学习着重于西班牙语口语和唇读法,老师使用手势比划字母学习效果差。但是,基于操场、校园及上下学的公车的交流环境中,孩子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被称为尼加拉瓜手势语——现代新手语的出现,为人类语言的起源,可能潜在地提供了些许线索,人类探寻语言起源之心又被掀起。


1-1-7  现代新手语的出现a图表示看见b图表示支付。图源:维基)

语言的定义、特性与分类

1.  

就定义而言,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实质定义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语音、手势、表情是语言在人类肢体上的体现,文字符号是语言的显像符号。

2.  

1指向性语言的含义描述可以指向对应的事、物而且是受人为认可的事实即约定俗成

2描述性:是语言能够交流的重要体现受语言的指向性变化。

3逻辑性:语言是一种有结构、有规则的指令系统。语言的逻辑受语言的指向描述而变化。

4交际性:语言沟通是采用一套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输出,从而使得生物与生物获得沟通。

5传播性: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并不为生物天生,因此人类需要通过学习获得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传播的过程。

6传承无限传播:无限传播语言可以使得两个异时空/异地域的生物可以获得相同的一套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语言可以受公共大众共识传播并保存。但实际上语言时时都在进化,且不同地域的有特殊交际行为/语言的物种也有自己的特殊交际行为/语言。

7物种性(民族性):一个物种进化出的特殊交流行为为一个物种所独有,国家、地域的不同,交际行为会有所差异。世界语言有很多,各国的语言都不同。即使相同的国家,地域的不同语言也有相差。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 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如美国的黑人,他们虽然也使用英语,但是他们说的英语也有自己的特点,甚至被称为黑人英语。

3.  

语言的种类,包括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和嘴语在表达时失真;第二、嘴语不是脑语的唯一表达方式,因为脑语还可以通过肌肉群来表达: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表述部分。

就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一般有两种,即人的肢体行为和文字。人的肢体行为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主要形式,口述声音、手势及表情就是人的肢体行为体现。口语是人类使用行为进行语言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符号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文字,文字是现代人类语言最大的应用类。文字通过记载读音(拼音文字)或语音所表达的信息(表意文字)来记录语言。

人类语言起源假说

达尔文说过,我毫不怀疑语言借助于手势即肢体语言起源于各种自然声音、其他动物的声音和自己本能的呼喊的模仿和修饰

1. 摹声说

也称拟声说、汪汪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外界声音的模仿。根据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摹声词。如英语中的cuckoo(布谷鸟)类似于布谷鸟的叫声汉语中的猫、鸭、鸡、鸦等词跟这些动物的叫声也有关系。最先是古希腊哲学派别之一的斯多葛学派提出的。18世纪德国的赫德尔J·G·Herder在它的《语言起源》一书中也力主“摹声说”。中国清代学者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一书中也有“字音每象物声”的主张。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数量不等的摹声词但不能解释所有语言起源:1人和语言中的摹声词都是少数靠这些少数的摹声词不能形成最起码的语言系统;2客观事物非常之多有许多的事物根本无法摹声“太阳”、“月亮”、“火苗”、“帽子”、“思想等都无声可摹;3如果语言起源于摹声各种语言的摹声词应该相同但汉语中的猫英语中却是cat汉语“咔哒”英语“click”等。

2. 感叹说

也称“呸呸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对各种感受而引起感叹人类的原始语言就是由这种感叹声演变而来的。卢梭的“感情论”也有感叹说的倾向;孔迪拉克Condillac在他1746年的《人类认识起源论》中也明确提出。但是人和一种语言中的感叹词都是数量很少而且语言中的主要成分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实词感叹说无法作出说明。因此感叹说作为语言起源的学说是有很大缺陷的。

3. 劳动叫喊说

19世纪70年代诺瓦雷提出认为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而发出的喊叫。这种叫喊声演变为劳动号子并进而演变成原始语言。劳动叫喊说把语言起源问题同劳动结合起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一般的个体的劳动叫喊声只是减缓疲劳本能反应不具有语言的交际作用。集体的劳动号子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减缓疲劳的功能但是“吭育吭育”的劳动号子要转化为语言的词在理论上也是有较大困难的。

4. 社会契约说

认为原始人起初没有语言后来大家彼此约定规定了一些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18世纪中叶卢梭在他的著作《一些语言的起源》中具体进行了论述。社会契约说或语言约定论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语言学史应为其置出一席之地。但是用社会契约说来解释语言的起源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制定“语言契约”需要一定的商约工具也就是“元语言”。原始人没有这样的交际工具怎样“经过详细考虑相互约定”?

5. 手势说

认为原始的语言不是有声语言而是手和身体的姿态有声语言就是在这种手势和身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早由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后来得到了苏联语言学家马尔的大力支持。

在人类历史上手势、身姿可能发挥过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且这些手段至今还在辅助交际但是有声语言在出现之前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手势语阶段”还缺乏科学的依据。手势身姿作为独立的交际手段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6. 劳动说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部经典著作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的观点:语言乃是人类形成时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是跟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长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了这种看法并将之视为语言起源学说的经典论断甚至是不二论点。

语言的产生的确与劳动有关集体劳动需要协调步伐需要交流经验于是提出了创造语言的必要性。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可能:直立行走——发音条件、听觉条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劳动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这一学说并没有解决语言发生的具体过程因此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解释还是不完备的。

7. 科学推测

1930年代动物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开始进入语言学家们放弃的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进展。但是这些观点差异很大,无论是语言产生的时间与方式,甚至包括定义,仍然不能获得共识。

1灵长目动物的“语言”1930年代到现在又一批动物学家潜心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语言能力发现黑猩猩不仅可以用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简单的交际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各种的形式交流信息。黑猩猩可以极其艰难、极其有限地学会一些十分初级的人类语言的词语。由此可以窥到人类语言最初发育的特点。灵长目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展出极为简单的语言能力。因此认为语言可能并非为人类所独有。

2考古学的探索根据有声语言的出现必备条件:一是发音系统能够发出清晰的语音;二是有一定发达程度的思维能力。认为不能清晰地发音就难以用哪个声音准确地传达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形成一定的语义。

2-1-1  不同时期人类祖先的脑容量比较

 

一些考古学家通过测量古人类化石的脑容量来判断思维发展的水平从而推断语言起源的相对年代。从脑容量可以推测晚期智人可能已经具有了产生人类语言所需要的思维水平。晚期智人的口腔大大缩短喉头显著下降舌根部位的自由活动余地扩大发音器官比早期智人有较大的改善有可能发出较为清晰的声音。


2-1-8  晚期智人的喉头结构图(图源:维基)

注:①舌骨 ②甲状软骨 ③环状软骨 ④气管 ⑤会厌 ⑥假声带 ⑦声韧带 ⑧声带 ⑨气管软骨。

3儿童语言学习的观察

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缩影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手势语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交际手段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就开始说单词句后来又发展出双词句到了三岁左右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在学龄前就基本掌握了口语系统。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显示语言是进化的产物是从第一个信号系统的声音进化为第二信号系统的。

4语言起源的当代假说

有声语言产生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研究者认为,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晚期智人以前猿人或原始人已经可以用比黑猩猩的叫唤声更复杂一些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些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语流于是真正的语言就产生了。

5语言的进化过程

语言的产生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这个结果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智慧型生物独有的特性因此在动物发出声音与讲话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动物只是简单的发出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狗的吠叫声而人类讲话则所包含的元素很多因而也就更加丰富多彩。

正如生物由单一发展到多种多样语言也是由单一的发出声音到表达复杂的感情等等,包含着人类进化的历程。在最初我们只能发出“哦......”的叫声但是随着我们日渐成熟的大脑能够让我们更加灵活的控制口腔、舌头甚至包括我们外在体型也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更适应环境更复杂也可以发出更多的声音来。比如区别声音三个要素“响度音调声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色通过改变声调和响度产生。

而且,语言的进化与词汇密切相关。最早的时候,原人仅有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进行交流但是随着接触事物的增多这些词汇不能再用来描述新的事物于是就开始创造和产生新的词汇词汇产生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巫师可能就是在推广词汇应用过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是原始文明尤其是原始哲学和神学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巫师是原始文字统一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垄断者。当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巫师完全有权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渊博的知识为它命名而这会得到众人的认可。

当然,语言发展不只有新词汇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被优化的无论从发音的方式还是发音的组合甚至是单词的长度一代一代的人将之简化和美化同时审美观也在不断向着更高一级发展这个因素尤为重要。

但是,当词汇丰富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词语过长发音过于复杂词形不容易记忆的问题这时候人们就会思考“是否可以将词汇进一步简化以便于记忆和发音”于是他们就开始尝试并取得一些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尝试并没有止步于某个时期而是一直进行。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可以进一步复杂其社会生活这过程中大脑也不断进化它的潜在区域逐渐被开发出来不同的区域协同合作使人体得以完成他的生命活动。

6语言的多样性

考古学家对恐龙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陆地上的恐龙要比岛屿上的恐龙在体型上大出许多而导致这个差距的因素就是地域。那么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或非自然因素人类必须进行迁移不同的群落向不同的方向进发。他们的迁移延续了数十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地区形成新的群落由于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人类的种群得以壮大他们不得不进行群落的重新划分以确保在生活的区域里有足够的食物。这就是人类在学会耕种之前其种群的扩大方法。迁徙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事物于是属于新的群落的与研就被创造出来但是种群之间是存在交流的所以在相邻的群落里语言基本上可以通用而相邻较远的或者由其他地方迁徙来的群落之间则面临交流的障碍。

封闭的地域是形成新语种的理想环境这里的群落与外面的群落之间极少有来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使得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自给自足于是他们安定下来长达数万年之久。这个期间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人类逐渐向智人进化语言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尤其是当生活富足之后人类逐渐寻求更多的精神需求他们开始对一直崇拜的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神化用超自然的解释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在此过程中文字被创造出来。

语言分类语言消失

1. 语言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是语言分类法之一。它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将语言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按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个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若干个语支,语支之下是语种。关系如下: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语系,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同一语系内,按各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可分为若干语族,同一语族可再按关系远近分为若干语支。如印欧语系分伊朗、日耳曼、罗马、斯拉夫等语族。斯拉夫语族又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等三个语支。

由于世界语言十分复杂,语系的划分在语言学家中不尽一致,名称也不尽相同。19世纪,欧洲的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些相似之处,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一类,称为同族语言;由于有的族与族之间又有些对应关系,又归在一起,称为同系语言,这就是所谓语言间的谱系关系。世界上主要的语系有七大类:

2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等语族。印度语族包括梵语印地语巴利语等。伊朗语族包括波斯语库尔德语普什图语等。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波罗的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

2汉藏语系: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阿尔泰语系:下分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三个语族。突厥语族包括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阿塞拜疆语楚瓦什语等,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等,通古斯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及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语。

4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下分闪米特语族和含语族。前者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等,后者包括古埃及语豪萨语等。

5德拉维达语系:又称达罗毗荼语系,印度南部的语言都属于这一语系,包括比哈尔语泰卢固语泰米尔语、马拉雅兰语等。

6高加索语系:这一语系的语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带,主要的语言有格鲁吉亚语车臣语等。

7乌拉尔语系:下分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前者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等,后者包括匈牙利语、曼西语等。

此外还有一些语系,如非洲的尼日尔-刚果语系、沙里-尼罗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依散语系,美洲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语系,大洋洲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密克罗尼西亚语系(也有将两者合为南岛语系),中南半岛的南亚语系。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有些语言,从谱系上看,不属于任何语系,如日语、朝鲜语等,就是独立的语言。

还有一些语言至今系属不明,如分布于西班牙北部和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接壤地区的巴斯克语、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苏美尔语等。

那么,这些不同的语言和语系是怎样起源的呢说同一语系语言的居民共同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不同语系及其居民之间是否在远古彼此就有联系呢全世界数十亿人所说的成千上万种语言是否有一个共同起源呢这些问题在过去是无法准确回答的,也曾被视为科学的"禁区"。但是近2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考古学、语言学的进展,我们终于看到了解开这些"世纪之谜"的希望的曙光。这是各门科学相互渗透,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不断进步的结果。

还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本书不一一列举。

3. 语言消失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200年灭绝。平均每2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据统计,世界80%的人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没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书,在任何图书馆或数据库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

中国虽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129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活力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中国的满族有1000万人,但能说满语的如今只剩下100多人。很多语言的濒危是因为普通话的推广和压制,其他语言又缺乏保护。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以非洲为例,除了阿拉伯语(那是因为使用地域广阔,不易被消灭)和其他零星的当地语言之外,其余国家基本都以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欧洲语言为官方语言,尽管非洲东部仍有许多国家有以当地语言为官方语言的,大多也和欧洲语言同为官方语言。

语言起源理论研究

1.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假说

所谓连续性假说语言不可能突然之间形成而是有一个过程是由人类的灵长类的祖先早期的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的。非连续性假说则认为语言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是在人类演化过程的某个时间段中突然出现的跟人类基因演化和突变也是有关的。

过去对连续演化研究得比较多提出了很多假设摹声说感叹说、劳动说、契约说等等,我们在前面已评介。近十年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就可以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了。比如可以由化石来看人类的解剖学特征观察是如何演进的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个过程。也有的学者比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文化认知对语言起源的影响。

语言产生非连续性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乔姆斯基。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他也很关心政治是著名的左翼政论家。不少人不同意他的意见但有一些还是有道理的比如他强调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可能具有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独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有些人做过很多实验比方说他们试图教猿猴讲话但猿猴没办法发出人的声音不止一个中心尝试过教猿猴辨认代表某个概念的词语但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也说明动物不可能拥有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

2引起热议学术成果

2011年4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者阿特金森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语音多样性支持语言从非洲扩张的系列奠基者效应"的文章。阿特金森通过对全球504种语言的分析发现非洲各地的方言含有较多的音素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最少。比如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的音素仅有13个英语的音素大约有45个。阿特金森认为语言的这一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类似。人类遗传的多样性在非洲最高然后逐渐衰减。因此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现代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阿特金森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语言演化的又一重大发现。不过广泛的争论也接踵而至。2012年2月10日《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相关评论并对该假说提出质疑。

中国学者李辉等人在评论中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通天塔的话不应该在非洲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精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他们认为这一地点位置就是传说中巴别塔”(见图2-1-5的本来位置。

欧洲学者迈克尔西索沃等人称:阿特金森的假说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如果用其思路研究语言的其他特征如从句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结果便与其结论大相径庭——语言的发源地可能是东非、高加索山脉即里海与黑海之间其他地区并不一定如他们所推测的哪样来自非洲西南部地区。他们认为其他学科中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学并不为过但应用不当时就会出问题。

阿特金森也据理力争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与说明。

3. 一源说与多源说

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一源说与多源说是对立的。前者是由意大利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多·特龙贝蒂于190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当时没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不过的学说在20世纪中期渐渐地被主流学术界接受。就目前而言这两者都没有充份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说。可以预料今后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会更加激烈;短期的局面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事实上在语言起源方式和发源地的争论上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虽然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已国际学术界共识但对于人类语言起源却是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热点。后来语言学逐渐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搁置下来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语言起源问题

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究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

我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91169.html

上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93)
下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94)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