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梁茂新,孙德华. 中医规范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出路. 中国医药学报,1991,6(5):58-60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八十年代以来中医规范化研究的现状,论证了存在的间题。认为以往的研究是在中医学基本概念规范化工作尚未开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病名、证名的规范化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学术超前行为。作者认为阴阳五行、脏腑范畴的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歧义性问题,是整个规范化工作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把规范化研究的根本出路转移到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上来。
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普遍认识到,加速实现 中医学规范化,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这是中医学最终过渡到客观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围绕这个议题,有关研究已深入到中医学术体系的各个层次。然而,有关研究的现状和潜在间题尚缺乏透切的分析。本文拟在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揭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中医规范化研究的回顾规范化工作大体是由统编教材起步的。长期以来,教材几经修订,尽管有人对统编教材仍持不同看法,但它毕竟为各中医院校所认可。进入八十年代,中医规范化研究普遍展开。在病名、证名的规 范化方面,湖南和云南等地分别成立了课题组,历经数载,中医病名、证名规范化初稿均已推出。
鉴于证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对证的诊断标准的规范也相继进行。这一工作实际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证的诊断标准规范,如虚证、血瘀证、肾虚证等,一是西医病名的辨证分型标准的规范,如冠心病、肺心病、神经科诸病等的辨证分型。比较权威性的对证的诊断标准和规范,通常是在重要的全国性有关学术会议上确定的,《中西医结合杂志》陆续刊 登了这方面的资料。在此期间,中医病、证鉴别诊断标准的确定,也是规范化研究的重要一翼。
自1984年出版了赵金铎主编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之后,由他牵头的其它两部《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和《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也已经和将要问世。另外,中医病、证治愈标准的规范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为了建立中医药科技情报检索系统,中医药主题词的确定是其基础性工作,也是规范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198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和北京中医学院等单位编著的《中医药主题词表》的刊行,填补了这一空白。最有权威、且具法规性质的规范化工作,可谓《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的制定。1983年卫生部中医司颁布了试行稿。试用六年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于1989年又推出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及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力求既突出中医特色,又尽量保持同西医病案书写大致同步,以便在诊疗实践中相互沟通。此前,1988年青岛会议还通过了《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规范》的试行草案。这些文本虽不都是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但其示范和约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中医学规范化研究已经深入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
存在的问题
在概述十余年间中医规范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以便依照中医学内在的逻辑规律加速整个规范化研究的进程。当前可以明显看出,各项规范化研究推出的成果的利用情况相差较大。中医药学教材和临床病历书写经规范后,已经成为教学和临床共同遵循的范本。不过,其他几种规范化研究如病名和证名规范、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疾病和证候鉴别诊断标准和治愈标准规范,以及主题词规范等方面,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未被约定为学术界统一的行为准则。从实际效果来看,规范前后的情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其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当把同类和不同类的规范化研究从整体上联系起来考察时,间题便暴露得比较清楚了在同一类规范化研究中,学术术语的使用极不规范。上述的两个主题词表,前者共收主题词44条,其中正式词条3223条,非正式词条1175条,类称词46条,后者共收4933条,其中正式词条3715条,非正式词条为1207条。两表词条收集相差较大,具体内容亦有明显差别。例如,前者称脾不健运,后者称脾失健运,虽仅一字之差,却有不规范之嫌,后者有脾生痰核、脾阴虚和脾阳虚各条,前者却未予设立,两者均称中气下陷,然后者又称脾气下陷。诸如此类,互有参差者不乏所见。病名、证名规范的情况,如湖南和云南两个课题组推出的研究成果之 间也是如此,兹不赘举。
因此,在同一类规范化研究未行统一之前,其中任一研究都暂且不便子当作范本而取用。在不同类型的规范化研究中,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仍以脾虚各证所列的情况为例,湖南中医病名诊断规范课题组称脾虚不运(见《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初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1987年),而两部《主题词表》或称脾不健运,或称脾失健运,但赵金铎主编的业已刊行的两书中则无此证名脾气下陷一证或云脾虚气陷或云中气下陷有称脾虚湿困,有称脾虚湿胜……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规范化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在以往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反而以经过规范为由,把重新形成的混乱,体面地施加给学术界。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直言不讳地指出,由于同一内涵的学术术语在同类和不同类的规范化研究中称谓不同,以及对术语的取舍范围极不统一,因而各项规范化研究成果无法建立起紧密的内在联系,致使当前的规范化研究从整体上看已陷入难以摆脱而又举步维艰的窘境。
分析这一现状的成因,虽在某种程度上与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有关,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学术方面的。具体说来,中医基础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以藏象学说等为核心建构而成的,其理论体系的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相互照应、一脉相承的。将其割裂开来进行规范,势必出现顾此失彼,执偏略全忽视联系的倾向。因此,单项规范工作应在中医理论整体框架内在中医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中进行,这就提出了各项规范化研究之间的递阶关系问题。例如,病名证名规范、诊断标准规范和鉴别诊断标准规范三者之间应呈现循序渐进的递阶关系前项规范是后项规范的必要前提,后项规范则是前项规范的必然归宿。亦即前项工作未曾完成,后项工作便无法实施。而前项工作一经完成,自然过渡到下一层次的规范化工作。很显然,在病名和证名尚未规范的情况下,它们的诊断标准和基于其上的鉴别诊断标准的规范便是不可思议的。不考虑这一递阶关系,就会导致规范化研究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程序棍乱的局面。而眼下的情况正是如此。现在,根据已经开展的各项规范化研究的内在联系,初步拟定出中医规范化研究的程序示意图。该程序图是就已经开展的规范化研究的递阶关系制订的。由附图示可知,如果病名、证名的规范化问题切实解决了,其后的规范化工作便可水到渠成。
与人们最初旨在解决病名、证名长期混淆不清的良好愿望相背离,病名与病名、病名与证名、证名与证名之间依旧保持且形成新的逻辑混乱。其原因,可简单地归结为在规范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数量的解剖和西医术语。其本质原因则在于,中医学基本概念外延广泛,一词多义,通常具有解剖学属性和非解剖学属性的内涵两重性。
运用这些时常发生歧义性变化的概念来规范病名和证名,必然使基本概念的歧义性变化渗透到规范后的病名和证名之中。从事病名和证名规范的一切努力,因此而付之东流。
不仅如此,由于病名和证名的混乱现象未能解决,其他各项规范化研究也因之黯然失色。即便各中医院校普遍认可的统编教材和中医院统一遵循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及要求》,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也毫不例外地经常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
由此看来,病名和证名规范连同其他规范,都是在一项更为基础和重要的规范化工作尚未开展的情况下进行的。
规范化研究的出路
关于中医学基本概念,主要是指阴阳概念和脏腑概念等中医理论体系赖以建构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是组成病名和证名的基本要素。它们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表达的一词多义性,即是我们所称的概念歧义性。中医学基本概念歧义性的实质,主要指这些概念的解剖学属性和非解剖学属性的内涵两重性。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歧义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术问题。最初的脏腑概念,是在古代解剖基础上抽象而来的。在中医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与当时作为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阴阳、五行参合后,一方面吸收了表征这些概念 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初始内涵,亦即解剖学涵义,另一方面,接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影响,脏腑概念不同程度地远离解剖学本质,起到表征一组生命现象符号的作用。于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同一概念时而显示解剖学特征,反映实质性脏器的各种变化,时而又以非解剖学的面貌出现,灵活地表达各种生命现象。在中医理论体系内部,脏腑概念普遍发挥着一身二任甚或多任的作用。这种由古代解剖学与阴阳、五行学说共同建构的藏象学说乃至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所形成的同体异构现象,即是中医学基本概念歧义性的历史根源。
既然中医理论大厦建筑在其基本概念的歧义性之上,这种歧义性就势必在理论得以形成和完善的各个环节上反映出来。在脏腑生理、病理、病名、证名、治则以及药物功能阐述的不同理论层次,基本概念所及之处,大都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因而,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到处可见,致使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逻辑矛盾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境地。继续一成不变地使用这些概念进行各项规范化工作,只能是重蹈覆辙,加剧概念混乱的局面。这正是各项规范化工作看起来轰轰烈烈,实质上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由此可见,规范化研究的根本出路在于:适时慎重地转移到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上来。应当指出,本文仅在明确规范化工作程序的同时提出了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问题,限于篇幅,还没有就这项工作的方法与步骤进行论证,由于各种原因,离进入中医学基本概念规范化工作的实质过程,还会有一段深刻反思的时间。但我们深信,学术界负责任的有针对性的研 讨与争论,将加速这一过程的到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