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来源:范崇峰,卞雅莉. 中医“病”概念起源与发生.医学与哲学,2019,40(5):61-63
在中医概念体系中,“病”无疑是一个核心概念。中医以治病防病为务,“病”这一概念是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主线,中医的产生、发展都与对病的认识直接相关。古今文献中“病”概念多用“病”字表示。在中医文献中,“病”一直是一个活跃的高频词。对“病”概念的理解,势必影响疾病观与诊疗方法。“病”一般表示疾病义,由于“病”在文献中过于活跃,使得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了多个义项。古代各类训诂著作对“病”的解释不一,现代学者对“病”的本义解释分歧较大。“病”概念起源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病”概念的发生体现了人们对疾病认知。故而我们从“病”概念的起源及“病”概念的发生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病”概念的理解有所帮助。
1 中医“病”概念的起源
根据文献记载,中医“病”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愿,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宜导之。”[1]这段话说明大概在阴康氏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身体的疾病状态,并有意识地使用导引法调理身体。《吕氏春秋》为战国末年作品,只可依据其追述管窥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不能据此确定阴康氏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病”概念。
“病”概念的形成最晚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一“疒”字,可作为重要依据。“疒”在甲骨文中写作(粹一二六八),象人有疾病,倚着于床,身下有汗滴之形。或写作(后下一一.九),象有身孕的人倚卧床上。另有其他字形,都像人倚着于床,无以自持。这些字都使用了会意造字法。此外,在甲骨文中有“疒身”、“疒目”、“疒齿”、“疒肩”等词语组合,表示身体患病部位。显然“疒”在甲骨文中可表疾病之义,说明“病”概念在殷商时代已经形成,但是“疒”究竟读作什么,尚有争议。《甲骨文字典》:“疒,通疾,病也。‘祸凡有疒’,乃卜辞成语,为罹疾之义。”[2]认为“疒”是“疾”的通假字,读音当与“疾”相近。《说文》:“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段玉裁注为女戹切。甲骨文中另有“疾”字,但没有“病”字,“疾”和“病”在先秦文献中都很常见,而“疒”很少使用,所以我们怀疑甲骨文中的“疒”很可能就是“病”的本字,后来加了声符“丙”,字形变为“病”。“病”最早见于《尚书·顾命上》:“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3]这时“病”已经明确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词语,表示“病”概念。到了周代,不仅对疾病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还有相应的医疗制度。《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4]说明此时“病”字已经惯 用 于 表 示“病”概 念。在此后的文献中,“病”虽然产生了很多义项,但是它主要用于表示“病”概念。
2 中医“病”概念的发生
概念的发生一定是早于文字的,从文献中的“疒”“病”等字,可以追溯“病”概念的起源,从甲骨文和等字形,可以推测当时人们对疾病表现形态的认识,却无法解释“病”概念的发生。当概念有了相对固定的名称,才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因此我们分析“病”概念的发生,不能依赖于字形,但是可以依赖于名称。
“病”是汉语系统中的一个词。词是音义结合体,每个词以音为“名”,以义为“实”。汉语造词伊始,多数词语音义结合有一定的理据,一般以音义相似为理据。音义相似是语言中较普遍的现象。“语言在语音、词形、结构上与世界特征、经验方式、认知规律、概念结构、所表意义之间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必然联系,是有理可据的。”[5]521“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5]510
词语的名,往往是在表达人们感知到的意象。汉代刘熙的《释名》是一部解释词语得名之由的著作,从中可以看出词语的名所传达的意象。传统语言学的声训法、同源词研究都是建立在音义相似性的基础上的。那么如果“病”的命名也是以音义相似为理据的话,我们便可以从中发现“病”所传达的意象,从而可以看出“病”之名发生时,人们对病的认识。《释名·释疾病》:“疾,疾也,客气中人急疾也;病,並也,与正气并在肤体中。”刘熙认为“病”得名于“並”,体现客气与正气并存于身体的意象。这个释义解释了病的发生原因,同时也解释了生病时人体客气正气的存在状态,即客气与正气并存人体则为病,其隐含义是,若只有客气或只有正气都不能称之为病。
当代也有学者从语源的角度对“病”进行考证,所得结论与刘熙不同。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以至于病者,则以春秋后期,人已渐知疾病之生者,不独由外,即自身之七情所伤,郁火中生者,亦易为之。故因乎人所熟知之‘忧心怲怲’之诗句,又以病言怲而称之。”[6]9又“盖以‘病’为名,而言疾由医语之从中生者,乃以病之为言‘怲 怲’也。而 ‘怲 怲’忧 也,忧心如燔而火生于内也。[6]13
张纲认为“病”得名于“怲”,“病”这一词语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疾病可由自身七情(怲)而生。这个解释过于牵强,因为忧这种情绪只是七情之一,为何独独以“怲”来命名“病”呢?而且“病”早在《尚书》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可能使用《诗经》中的句子作为语源。
黄金贵对《诗经》《山海经》《国语》《仪礼》等上古8部文献,93例“病”考察,总结“病”有17 个义项,得出“病”的本义为“困苦”,即艰难痛苦。黄金贵认为病的形符“疒”是倚着义,声符“丙”是灾害义,从病的字形分析得出“人倚着灾害,就会困苦不堪,似乎可导出困苦义。若此,‘病’当是从疒、丙,丙亦声。不知然否?”[7]黄金贵虽然作了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分析,但是显然对自己的结论并不自信。黄金贵对“病”的考察,主要是从字形入手的。这恰恰颠倒了概念—名称(词)—字的发生顺序。
字是为了记录词而产生的,字形义往往只能体现词的某一个义项,而不能完全体现词所表达的整体意象,所以从字形上分析出来的不是完整的词义,也不一定是词的本义。虽然黄金贵也提及“丙亦声”,从语音上为“病”的释义提供一个佐证,但是“丙”的义项众多,何言“病”仅取了“丙”的灾害义呢?“怲”、“丙”上古音都为帮母阳韵,而“並”、“病”上古音都为並母阳韵。帮、並旁纽,同为唇音字,在上古音系中,“病”、“並”、“怲”、“丙”,声纽相近,韵部相同。早期汉语造词多以音义相似为理据。词语孳乳的过程中,有的继承了源词主要语义特征而成为同源词。同源词之间的共同语义往往不是存在于言语中的显性意义,而是表示某一类事物共有的意象而潜存于词语中,需要同源词相互对比,才能显示出共有的意象。那么利用大部分同源词对比分析出来的意象,可以反过来推求某些语音相近词语的语源义。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汉语造词音义相似关系不仅存在于音节里,也存在于音素和音位里。我们调查了大量上古的並母[b]字,阳部[ang]字和帮母[p]字,发现並母字多有“并比”“相近”的意象,阳部[ang]字多数表示某种阈值达到极点的意象,帮母[p]字多有“并比”“两分”的意象,或者隐含有与另一极并比的意象。
《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说文》:“並,併也,从二立。”《说文》:“怲,忧也,从心,丙声。”《说文》:“病,疾加也。从疒,丙声。”在这几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丙”的命名是比拟阴阳并比,且阴阳运行达到极点而变的意象。“並”体现了双方并比,且并比双方势均力敌的意象。如《诗·秦风·车邻》:
“既见君子,並坐鼓瑟。”“並”和“丙”旁纽,韵同,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这组同源词都有并比、运动状态达到极点的意象。“並”和“丙”都带有唇音並母、帮母和阳部字的意象特征。
《黄帝内经·素问》在阐释疾病状态发生时,也描述了并比的意象。《素问》在阐释病的发生时,常使用“并”字,《素问·宣明五气论》:“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 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8]237
《素问·疟论》:“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8]325
《素问·疟论》:“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8]331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8]438
《素问》中的这些论述,说明了“病”的发生是因为客气与正气并存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形成的,与刘熙的解释相同。《说文》:“病,疾加也。”当是“病”的后起义。“病”的语源义正如刘熙所言,乃是指客气与正气并存的一种状态。
以上分析显示,中医“病”概念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调理身体时已经萌生,殷商时期,“病”概念已经明确形成,周代“病”字已经在文献中常用了,由此可以看出“病”概念的一步步明晰。伴随着医疗发展,周代医疗制度的形成,说明了当时中医体系已初步确立。此外,通过对“病”的语源考查,发现在“病”概念发生之时,人们已经领悟到了疾病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状态。“病”的语源义也体现了“病”概念产生之时人们的疾病观。
参考文献
[1]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9.
[2]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838.
[3] 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282.
[4] 周礼[M].崔高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
[5]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7] 黄金贵.“病”本义考证[J].语言科学,2009,8(4):440-448.
[8]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