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来源:周莎,宛金,王彦晖,奚胜艳,刘曼青. 基于“黑豆补肾”的科学内涵论中医之“道理”观. 医学与哲学,2018,39(8A):78-81
摘要:西医药理研究认为,黑豆不具有保护肾上腺免受抑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认定“黑豆补肾”是“伪科学”。基于“同气相求”、“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等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想,论证黑豆具有补肾之功。从黑豆补肾之中西医认知分歧可看出,中西医“补肾”的内涵不同;西医否定“黑豆补肾”,从而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之偏见产生的根源,是中西医认识体系的差异。中医有一套自己的“道理”观,发轫于国学,产生于世代经验的累积。唯有西医“去偏见化”,深入理解中西医差异内核,中西医才能和谐共生、共谋发展。
关键词:黑豆,补肾,取象比类,中西医差异,中医道理
基金项目:2015年厦门市科技计划高校创新项目(3502Z20153027)
自清朝末年西医进入我国以来,“中西医之争”便不绝于耳。1929年民国政府提出“废止中医案”,“新旧之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至今,对于中西医相互关系的争论仍是老生常谈。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医发展的瓶颈就是中医现代化,目前多数学者关于中医如何发展的认识侧重于中医西化,然而,笔者认为中医学的发展,不应当局限于中医自身认识的改变,西医对中医的“去偏见化”也至关重要。通过“黑豆补肾”的中医认识和西医认识差异,以小见大,可找到西医否定“黑豆补肾”从而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之偏见产生的根源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必须对其差异深入认识和理解,才能真正促进中西医的和谐共生、长足发展。
1 “黑豆补肾”的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黑色属水,水走肾,且黑豆形状类肾,“以形补形”,故认为黑豆专入肾经。正如《本草纲目》云:“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又云:“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食物本草》言:“以黑豆入盐煮,常时食之,云能补肾。盖豆乃肾之谷,其形类肾,而又黑色通肾,引之以盐,所以妙也。”《安徽中草药》指出黑豆:“治肾虚腰痛,青光眼,阴虚。”《全国中草药汇编》认为黑豆:“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证。”《福建中药志》云黑豆:“补脾益肾,凉血解毒。”《中华本草》指出黑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主治水肿胀满,风毒湿气,黄疸浮肿,肾虚腰痛,遗尿,风痹筋挛……”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更是将黑豆功效总结为: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可用于阴虚烦渴,头晕目昏,体虚多汗,肾虚腰痛,水肿尿少,痹痛拘挛,手足麻木,药食中毒[1]。纵观历代本草与近代文献,不难看出,黑豆从古至今均具有益肾之功。
2 “黑豆补肾”的西医认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黑豆广泛作用于人体,能有效抗氧化、调整激素分泌、预防动脉血管硬化、美发养颜、益寿延年、聪明益智、防癌抗癌等[2]。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两大特征,含多达36%~40%的蛋白质,且氨基酸种类丰富(18种),胆固醇含量微乎其微,只含植物固醇(人体无法吸收利用,胆固醇的吸收受其阻滞);含2%蛋黄素,促进大脑和智力发育;饱含多项微量元素,如高含量的锌、铜、镁、钼、硒、氟、皂甙等,具有抑制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其中,硒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对人体至关重要。黑豆中含大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能有效抗氧化,扫除体内自由基,祛除皮肤皱纹、消退色素沉着。黑豆种皮中含有的花色苷,为类黄酮成分,在人体中发挥抗氧化作用;可提供羟基作为供体,同时也发生过氧化,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可再生作用[3]。黑豆含有高达15.9%的脂肪,且其中大部分(高于80%)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其中的亚油酸不仅有利于儿童的神经发育,而且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病率[4]。黑豆中含有1.64%磷脂,其乳化作用可软化血管、预防动 脉 血 管 硬 化。此外,黑豆还含有5%纤维质,增强胃肠道蠕动,预治便秘。因此,西医认为,常食黑豆有益于心脏病、高血压、肝病及动脉血管等方面,但不能“补肾”。
3 “黑豆补肾”是“伪科学”观点产生源于西医对中医的误解
3.1 中医“补肾”非西医“补肾”
西医认为“补肾是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上的”,“补肾药能保护肾上腺免受抑制”,“补肾药通过肾上腺(或肾上腺以上的系统)发挥其考地松样作用”以及“补肾药又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肾的研究》提到,只须从西医诊断上证明有“潜在的”或者明确的西医病理上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便具备使用补肾药的指征[5]。可见,西医认识的“肾”即肾脏及其附属的肾上腺,是脏器的肾。补肾是保护肾上腺免受抑制并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药物。
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藏志、生髓主脑、出伎巧、司二便。李致重[6]从藏象着眼,依据《黄帝内经》之论说,将肾的作用总结为9个方面:出伎巧、藏精、藏志、主生长发育及衰老过程,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主耳,开窍于二阴,合于三焦和膀胱。并将肾的疾病,概括为11个方面:为恐,劳力、入房伤肾,盛怒伤志、恐惧伤精,聚水为病,为欠、为嚏,腰脊病,腹大、腹胀,色黑齿槁,厥冷,发无泽,经脉之证。中医认为“肾”即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是脏象的肾,囊括了肾之气精阴阳,补肾即补益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活动机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包括补肾气、补肾阴、补肾阳、补精血、强筋骨等。
由此观之,中医“补肾”非西医“补肾”,且中医“补肾”之外延大于西医“补肾”。因现代研究黑豆不具有保护肾上腺免受抑制的作用,即认定“黑豆补肾”是“伪科学”,此为不懂中医道理之根源而妄作评论。
3.2 西医误解了中医的“取象比类”
中医认为,黑豆形状似肾,故专入肾;核桃形同人脑,故能启智填髓;橘络形如人体经络,故能疏经通络。这种思维方式即为中医特有的“取象比类”。《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准则,王冰注释:“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取象比类”是从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组事物取出自身状态、运动变化的性质“象”,然后“比类”将万事万物按照自身性质分别归属到原来取出的性质所在的项目,来研究它们的相互作用。
王彦晖[7]认为,中医辩证思维者,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以象尽意也。藏象理论的构建,生理病理的诠释,症状体征的解析,中医无不依托“取象比类法”。王振华[8]说:西医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比类取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本质截然不同,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以,由两种思维方式滋长出来的理论体系——中医与西医同样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因此,只有采用比类取象思维方式,才能准确理解中医理论,是不容争辩的结论。不过,西医中不乏众者误解了这种基于形象思维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的起源本是为了探讨未知,例如,皮肤瘙痒,刺蒺藜形状带棱多刺,可息风止痒,后从同样带棱多刺的植物中寻找到息风止痒之地肤子;根据“五行学说”,五色入五脏,黑色属肾,从黑的东西去找补肾药,找到的概率比较高;鸡的胃可消化砂石,故用其(鸡内金)帮助人的胃消食化石;服用猪心、鸡心以养心安神,亦称“同气相求”、“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然而,很多人将中医“黑豆补肾”的认识机械地加以理解,竟得出结论:既然黑豆补肾,那么根据“取象比类”,凡是黑色之物皆可入肾、补肾,即将“可能性”定义为“必然性”,可谓大错特错!“取类比象”只是一种思维模式,表达一种趋势和概率,为探讨未知提供一个方向。
3.3 中医是“伪科学”偏见源于中西医认识差异
3.3.1 中西医产生的文化基础不同
中医的根源是国学,本身是“唯用观”。西医的根源是西学。西学是机理导向,国学是效用导向。西学重视“理”,称之科学;国学讲求“用”,称之意义。西方哲学是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在唯物论的世界观下找到的方法论是辩证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西方医学的发展是解剖的精细度提高和空白处的填充。国学本身可称作一套“唯用观”,凡事用则立,不用则废。如孔子周游列国传学,儒家思想关于世间事物的解释和定义可谓空白,然而“用”儒家思想,统治者“为政以德”,以“礼”教民,道德安邦;百姓“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有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有人“安贫乐道”;学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孔子的思想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次、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生命不息,作用不止;实质上,儒家思想的内核与精髓并不能被大多数中国人深刻地领悟,然 而,运用儒家思想能维持社会稳定的“功效”被历史一次次证明,因此儒家思想沿“用”至今,并且不断适应当今社会,释放出现代文明的光辉。又如,饮茶的传统在中国延续千年有余,然而,茶的详细成分和具体功效并不被中国人广泛知晓,由于它好“用”,所以代代相承。可见,无法用西学的标准衡量中医,因为“用”是中医的出发点和目的。
3.3.2 中西医产生方式不同
中医“道理”的产生方式——集百家之大成,合世代之经验。对西医来说,药理渐从植物中被验证,如催吐、泻下、止痛、平喘等;动物药应用则从熟食中发端,如肝脏、血液、骨髓;以骨、角为手术工具,并受祭司与占卜、占星术影响,认为天体的变化和星体的运行与人体的疾病有关。随着制造工具的持续进步,诊疗技术和器械的升级和创制,标志着西医的发展。
中医理论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9],当时我国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百家争鸣。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重视礼治、德治和人治;儒家思想为中国正统思想确立了基调。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又称“老庄之学”,与儒家日月同辉,协力支撑了中华文化;相信道为世界之根基,从道出发钻研和参悟万事万物,用道以探讨自然、社会、家庭和人生之间的关系。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思想成果早期在政治、社会及哲学范畴,晚期集中于逻辑学范畴。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提倡依法治国,为秦国的大一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铺垫,对于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完善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百家争鸣,门派林立,多元一体,同时期的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等学派,无不拥有相当的文化根柢和感召力,彼此浸染,且相互推进,是历史长河中罕见的文化盛况[10]。
诸子百家的经验和总结,代表了当时最优秀的哲学思想、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被聪慧的医家取其精华并为己所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理解、联系、运用,创造出一系列关于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预后、防护的中医“道理”。显然,中医打破了西方世界广泛认可的逻辑认知模式的正确顺序和完整过程,即观察-假说-实验-理论-实践[11],所以有些西医认为中医理论是不真实的、不科学的、是臆想。如若只是一套理论而已,中医原理决不可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存留至今,从产生到发展,其必须形成一条完备的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的耦合链。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诊断,衍生的治疗原则、治则治法,方剂、中药的组合以及疗效一脉相承,前后照应,互推有效。所以中医的理论不仅是真实的、有效的,而且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和应有价值。
3.3.3 “中学西说”和“中医西化”是致命错误
(1)中学西说:清末张之洞创造性地推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在哲学范畴,中学西说,对中国古代哲学被粗暴地套用西学的研究手段加以研究、解析,体系和框架反而变得支离破碎。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若生搬硬套西方的哲学概念、分割模式和路数,或无从下手,或无谓贬低。根据国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认定国学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古代朴素唯物论在西方哲学体系中是相当低级的一派,国学指导中医经过了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有效,将其定义为此,可谓断章取义,无法立足。
(2)中医西化: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曾言:要中医研究,不要研究中医。对中医既有的理论和实践置若罔闻,仅把中医学术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用西医的观念和方法横加歪曲的做法,是研究中医。中医研究,须立足于中医自身的实践和理论,致力于丰富和完善中医。杨维益[12]指出,中医西化,固执地用西医生物医学模式,对中医进行研究和改造是致命错误,不单是科研思路与方法的舛误,更是医学科研工作者格局与修养的弊病。
4 中医之“道理”观
中医“道理”可以用“道德”来表示,道即“规律”,德即“关系”。中医文化的本质就是各种各样的规律和关系的总和——从宇宙到人类,从社会到自然,从生活到医学,从生理到病理,包罗万象,循环往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是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在生命医学的显现。中医从整体着眼,从宏观把握事物,视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不可分割,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休戚相关。中医治疗原则是:从整体着眼,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本质上讲,中医是我们古代先人在“肉眼”认识之下,发明的一套认识人体、解决病痛的特别漂亮的方案。经过千万年的积累,我们古人找到的观察人体,了解人体的独特的学术角度,不可替代。
元气论:《说文》指出:元,通“原”,“始也”,指天地万物之本原。依照元气论,则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皆可用元气的运动变化加以说明。生命活动过程的本质,即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元气论的好处在于“通天下一气”。此理虽然模糊但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在很多难以解释定义的概念里加以应用,以获得人类追求的“效用”价值,这正是我们古人的高明之处。气的运动保证了物质交换的完成,自身不停地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根本,人体这个有机体才得以生生不息。中医“脉学”的奥义就在于对气的把握。脉的深层含义便是气,脉象变化反映的是气的虚实与气的走向。
阴阳学说是古人独一无二的智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任何事物的属性皆可被中医以阴阳界说,万物之联系都与阴阳相通。阴阳双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此消彼长、互相转化,连续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撑持着身体系统的自和。中医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现象,阴阳失衡,发而为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并找到与之对应的治疗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还原人体自身的御病能力,使机体内环境重新回归平衡状态,此所谓“阴平阳秘,精气乃治”。
从阴阳这对哲学关系上,不难把握中医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中国人说话的艺术,深受阴阳学说的启发,讨论任何事物,若先言明其对立面,则可轻而易举地将“大道理”讲透说通,否则纵使口若悬河,仍然所言无物。以效用为导向,认识事物的属性。人生存和发展的秘密蕴藏在人与外界的关系之中,把握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而探寻出人的生存之道,人与天地万物的同生之道。
西方是机理导向,一直在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在追问的过程中产生了普遍性的科学(数学基础、几何、力学、化学),制造工具技术的进步,视野的微观化。西医奠基在实验科学基础上,注重局部和微观的研究,生物化学研究经历从记述生化、动态生化到机能生化阶段;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的阐明和合成,检查设备不断引入最新科学技术,西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研究更加深入[13]。
国学是“效用”导向,旨在揭示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发挥其功用。中医认为由气聚合而成万物,万物可分阴阳,相互之间存在资生且克制的关系,将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资生且克制的关系。在揭示关系的过程中,找到了解释生理、病理、发病和治病的方法,进而指导防护和养生。中西医的差异内核在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共生共荣的实现,前提是对双方差异的深入理解。
5 结 语
黑豆从古至今皆被中医认定为“补肾”之品,然而现代研究表明黑豆不具有“补肾”之效,究其原因是中西医“补肾”之内涵不同,中医之“补肾”是指补益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活动机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包含补肾气、补肾阴、补肾阳、补精血、强筋骨等意,非西医之保护肾上腺免受抑制的作用。中医认为黑豆补肾所用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只是对“可能性”的一种表达,切勿用西医的思维方式将其定义为“必然性”。
西医的根源是西学,中医的根源是国学;西学是机理导向,国学是效用导向;西学重视“理”,国学讲求“用”;西医的产生方式是制造工具的进步,中医的产生是集百家之大成,合世代之经验,固执地用西医生物医学模式,对中医进行研究,容易得出中医是“伪科学”之偏见。中医是讲“道理”的,讲的是道法自然,讲的是元气论,讲的是阴阳关系,中西医关系宛若太极之两仪,实为一体两面,人之手脚,难分轩轾,唯有西医科学地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去偏见化”,才能齐头并进,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44-345.
[2] 刘秀玉,王利丽,左瑞庭,等.药用黑豆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0):83-85.
[3] 陈萍,张保石.黑豆皮花青素降血脂及抗氧化效果[J].河北大学学报,2016,36(5):524-528.
[4] 赵丽娟.东北黄豆和黑豆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J].食物科技,2013,38(2):155-158.
[5] 沈自尹.肾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45.
[6] 李致重.“西化”是中医科研的致命误区:从“肾的研究”说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368-4378.
[7]王彦辉.象症辨证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关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299-1302.
[8] 王振华.用中医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医:兼与李成文、葛燕萍同志商榷[J].中医杂志,2006,47(2):9.
[9]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
[10]白奚.论先秦黄老之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 [J].文史哲,2005(5):35-39.
[11]王振华.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18-23.
[12]杨维益.中医学:宏观调控的功能医学[M].香港:秋海棠文化企业,2001:95.
[13]李永明,王晓明.中西医发展规律初探 [J].医学与哲学,1982,3(10):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