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实证主义,也称为逻辑经验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的哺育下形成产生的,在30年代到50年代对西方思想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有一定影响。
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主要是指以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为代表的维也纳学圈的学术观点,逻辑经验主义主要是指以莱辛巴赫为代表的柏林学派的学术观点,二者大同小异,主要区别是前者强调证实原则,后者强调概率原则。
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对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澄清概念和命题的意义,清楚无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他们把命题分为形式命题和经验命题两类。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但他们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真正的理性主义。
一、基本观点
(1)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2)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3)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4)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这主要是受了物理科学中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基于以上,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学不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由此,有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展开全面的批驳,认为形而上学一无是处,其所有的、整个体系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为经验所证实,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无谓的“伪命题”。也有哲学家不认为形而上学完全无意义,只是认为它没有传递实际知识的意义,仅具有激动情感的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由于坚持内在论立场,所以对一切超验的命题和体系都给予拒斥,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命题或体系没有包含“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推论”也没有包含“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那么“它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是诡辩和幻想”。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理由。
但是,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即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逻辑实证主义所拒斥的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这从他们所要求的可证实原则来看,形而上学的思辨虚构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对宇宙本体的思考不能通过什么实验,也不能通过经验或者其他的途径来证实,他所提出的观点只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给人们的思考提供一种导向。
二、历史评价
1. 从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中可以看出,其对形而上学问题和命题所做的分析性批判使人们不再去建构形而上学体系。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形而上学有一定的帮助,改善人们对形而上学的看法。
2. 其提倡的澄清问题和意义的逻辑分析方法也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批判方法。
3. 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存在唯科学主义的偏颇与缺陷。就我们当前的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水平来看,要达到逻辑实证主义所要求的绝对、严格、理性的经验证实原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过去、现在以至将来,人都是科学事业的主导者,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到处都有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因素,不可能保持科学的中性,完全剔除人的主观意志,那样科学也是不能进行下去的。人在科学探索中,只能尽可能的借助现有手段,尽最大努力追寻事物的本质和发现、分析及解决科学中的问题,尽量向真实面貌靠拢。这并不是说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只是我们的科学活动要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所进行的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们不能空想而超越现在。
4. 逻辑实证主义在早期是主张通过经验事实来证明命题的真理性,并有直接证实和间接证实的分别,但到后来由于本身证实原则的不可靠性、不普遍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外界其他哲学派别的攻击,它转向为对哲学语言的探究,从分析语言开始探讨意义问题,并提出科学的或然性和相对性,但最终也没有就从感官经验知识得来的知识进行满意的描述和提不出有特殊威信的证实理论而受到质疑,并随着其他哲学观点的兴起而走向没落。
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维也纳学派的解体,作为一个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也就分化瓦解了,但该派所倡导的逻辑实证主义精神仍继续存在。逻辑实证主义的要害在于,他们认为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这种意义理论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证实原则,而这种证实原则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为基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困惑直接导致了它的经验概念经历了心理主义时期、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最后在以奎因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