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病名与分类
(一)感染病与传染病
在现代医学里,感染病与传染病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类概念。所谓感染病,指的是所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传染病则是其中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宿主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最常见的传染病分类依据是病原学,当然还有根据传播途径、人体器官或系统、传染病管理等不同需要划分的。根据不同的病原体,传染病学将其分为七大类:
1.病毒性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性腹泻、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狂犬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等。
2.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人无形体病等。
3.细菌性传染病:如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感染性腹泻、霍乱、细菌性痢疾、布鲁菌病、鼠疫、炭疽、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败血症等等。
4.深部真菌病:如新型隐球菌病、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病等。
5.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莱姆病等。
6.原虫病:如阿米巴病、疟疾、黑热病等。
7.蠕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姜片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旋毛虫病、肠绦虫病、囊尾蚴病、棘球蚴病、蠕虫蚴移行症等等。
8.朊粒病。
(二)外感病与疫疠
祖国医学也有类似的概念,即外感病与疫疠。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外乎三大类:一是外因,二是内因,三是不内外因。所谓外因,是指感受于外界(自然界)的某些致病因素(相当于病原体),即“外邪”。所有由外邪因引起的疾病称之为“外感病”,相当于感染病。在外感病里,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称之为“疫疠”,相当于传染病。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构建了当时的外感病分类系统(表1),除伤寒、时气、热病、温病外,还有疫疠、霍乱、痢疾、注病(结核)、黄病、疟疾、瘴气等急慢性传染病的描述,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该书细致地观察和总结了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如传播途径、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以及潜伏期(伏邪)、前驱期(表证)等等,但由于处在祖国医学体系形成之时,缺乏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支撑,所构建的外感病学仍然存在某些缺憾:①缺乏概念体系的严格定义,如伤寒、时气、热病、温病等互相重合;②疾病分类缺乏明确界限,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常常混淆;③尚无外感病和疫疠的明确划分。
表1 《诸病源候论》构建的外感病四大体系
伤寒候 | 时气候 | 热病候 | 温病候 | 伤寒候 | 时气候 | 热病候 | 温病候 |
伤寒一日 | 时气一日 | 热病一日 | 温病一日 | 伤寒痉 |
|
|
|
伤寒二日 | 时气二日 | 热病二日 | 温病二日 | 伤寒结胸 |
|
|
|
伤寒三日 | 时气三日 | 热病三日 | 温病三日 | 伤寒五脏热 |
|
|
|
伤寒四日 | 时气四日 | 热病四日 | 温病四日 | 伤寒变成黄 | 时气变成黄 |
| 温病变成黄 |
伤寒五日 | 时气五日 | 热病五日 | 温病五日 | 伤寒心腹满痛 |
|
|
|
伤寒六日 | 时气六日 | 热病六日 | 温病六日 | 伤寒大小便不通 | 时气大小便不通 | 热病大小便不通 | 温病大小便不通 |
伤寒七日 | 时气七日 | 热病七日 | 温病七日 | 伤寒热毒脓血痢 | 时气脓血热利 | 热病下利 | 温病下利 |
伤寒八日 | 时气八日 | 热病八日 | 温病八日 | 伤寒上气咳嗽 |
|
|
|
伤寒九日以上 | 时气九日以上 | 热病九日以上 | 温病九日以上 | 伤寒吐血 | 时气血吐血 | 热病 | 温病吐血 |
伤寒咽喉痛 | 时气咽喉痛 | 热病咽喉疮 | 温病咽喉痛 | 伤寒阴阳毒 | 时气阴毒 |
|
|
伤寒斑疮 | 时气发斑 | 热病斑疮 | 温病发斑 | 坏伤寒 | 时气败 |
|
|
伤寒发痘疮 | 时气疱疮 | 疱疮热病 |
| 伤寒百合狐惑 |
|
|
|
伤寒谬语 | 时气狂言 |
| 温病狂言 | 伤寒病后诸证 | 伤寒病后虚羸 | 热病后沉滞 | 温病差后诸病 |
伤寒渴 | 时气渴 | 热病口干 | 温病渴 | 伤寒劳复食复 | 伤寒劳复食复 | 伤寒劳复 | 伤寒劳复食复 |
伤寒吐逆 | 时气干呕哕 | 热病呕哕 | 温病呕哕 | 伤寒令不相染 | 伤寒令不相染 |
| 伤寒令不相染 |
伤寒厥 |
|
|
| 伤寒阴阳易、交接劳复 | 时气阴阳易、交接劳复 |
| 温病阴阳易、交接劳复 |
外感病学体系里,比较成熟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明清时代的温病学派。张仲景把“伤寒”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等相互传变的六大症候群,温病学派将“温病”划分为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疫痢、疟疾、霍乱等病,包含新感、伏气、温疫三大学派。《伤寒论》以六经辨证论治“伤寒”,温病学派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论治“温病”,二者分野于“寒温之争”,终结于“寒温合一”的构想——一个迟迟无法兑现的统一的“外感病学”辨证论治体系。
二、病程与传变
为了把握各种传染病的总体演变规律,西医根据临床特征进行归纳,中医强调病位的深浅变化,作为病程区分的标志。
(一)西 医
传染病的重要临床特征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按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大致分为四期:
1.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
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
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
4.恢复期: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
(二)中 医
古代医家很早就观察到外感病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提出了许多不同的传变学说:
1.“腠理→血脉→胃肠→骨髓”模式:“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闲,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腠理→络脉→经脉→腑脏”模式:“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见《素问·皮部论》)
3.“腠理→经络(阳明、太阳、少阳)→腑脏”模式:“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中阳则溜入经,中阴则溜入腑。”(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4.“皮毛→肌肤→经脉→六腑→五脏”模式:“故邪风之至,疾于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模式:“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见《素问·热论》)
6.“九传”模式:“夫疫之传有九,……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於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巳发之後,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於里者,有里胜於表者,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见《瘟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7.“卫→气→营→血”模式:“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见《温热论》)
8.“上焦→中焦→下焦”模式:“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见《温病条辨·中焦篇》)
三、辨病与辨证
(一)症、证、病的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症”即单个症状、体征,如发热、口渴、尿黄、舌苔黄、脉数等;“证”即证候,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病变本质的概括,证候反映了个体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本质,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处方用药)的依据;“病”即疾病,是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邪正相争的病变过程的概括,即具有特定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演变规律的完整病理过程。
(二)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寒温合一”辨证体系尚未获得共识之前,外感病学体系仍然因袭既往,“伤寒”按六经辨证论治,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疫痢、疟疾、霍乱等各种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这是中医外感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模式。
(三)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鉴于以上,应运而生的是倡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姜春华教授提出,西医喜欢寻找有效药物,努力于“为病寻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而不喜欢一病一方。他认为两者不能偏废,以西医的病名为纲,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如慢性支气管炎则分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等,肺结核则分为肺气虚、肺阴虚、气阴两虚、肺肾两虚等。
1973年,沈自尹院士在姜春华教授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此后,这一模式迅速推广开来,而且开展了临床和基础两个方面“中西医结合”研究,探讨“证候”的规范化和客观化(证本质)。
但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后,姜春华教授发现一个问题,即用阴阳、气血、脏腑、寒热、虚实辨证定型,不过几十个框框,病有千百种,用几十个框框定千百种病的治疗,不免形成“公式化”。例如这种病定为阴虚,那种病也定为阴虚,百十种病都有阴虚型,而所用补药也不过一二十味,难免捉襟见肘。他在临床上体会到,所谓阴虚症状大体是因病耗损了本质,当某些疾病造成了阴虚,如果疾病已经过去(如热性病),用补阴养阴药很有作用。但如果疾病仍然存在,如癌、肺结核、肝硬化腹水等,这些疾病所致的阴虚,用补阴养阴药,其纠正作用就很不理想。
四、分型辨证与分期辨证
在祖国医学里,自古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辨证思路。一是纵向的,如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等;一是横向的,如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等[12-14]。对于外感疾病(相对于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它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特色是在强调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征的同时,更加注重疾病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阶段论”(或称分期辨证);对于内伤杂病,它往往在强调例如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征的同时,更加关注疾病的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的消长变化,在临床上应用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证随机变更加符合个体化治疗,我们可以称之为“随机论”(或称分型辨证)。因此,在中医临床中一直有“外感宗六经(辨证,含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杂病宗脏腑(辨证)”的说法。
(一)分型辨证的缺陷
自从“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家广泛认可以来,随后在标准化的浪潮中一花独放,很快在内外妇儿各科获得统治地位。如今,我们的教科书几乎都成了千篇一律的分型辨证。但是,这种以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为主体的“分型辨证”模式,在临床应用尤其是传染病诊疗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内在局限性[15]:
1.违背古代训示:自古以来,在中医临床中一直有“外感宗六经(辨证,含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杂病宗脏腑(辨证)”的说法。为什么会有如此规定或训示?可能因为:①外感病或传染病具有明确的外感病因(病原学)特征;②发病具有一定的集聚性,便于人们认识其演变过程和传变规律;③外感病一般病程较短,易于辨别不同时期的临床特征。但是,在标准化过程中对各科疾病都采取“分型辨证”的策略,虽然操作简单,易于举一反三,但是明显违背了古训。对于外感病(相对于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我们不仅要关注它的发病类型、病情轻重,往往更关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便针对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措施,判断其预后转归。因此,虽然将不同类型的外感病一律采取六经辨证,或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有“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笼统性缺陷,但是如果选择分型辨证则又有“削足适履”的嫌疑,我们会丢掉外感病一些自身的特色,而影响辨证论治的精髓。
2.抛弃病程研究:在标准化过程中对各科疾病都采取“分型辨证”的策略,虽然操作简单,易于举一反三,但是对于外感病(相对于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我们不仅要关注它的发病类型、病情轻重,往往更关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便针对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措施,判断其预后转归。不同的辨证体系具有不同的临床价值,例如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新感温病”的辨证体系,六经辨证是“伤寒”的辨证体系,或者说三焦辨证比较符合消化道传染病的证治,卫气营血和六经辨证比较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证治,而血液传播性疾病易入难出,病程缠绵,演变复杂,则可能符合“伏气温病”的辨证规律。
3.忽视病机分析:采用分型辨证的弊端之一是忽视病机分析:①例如慢性肝炎,从肝郁脾虚演变为肝胆湿热,又进展为肝肾阴虚,或瘀血阻络,毫无规律性可言,似乎是一些跳来跳去的疾病表象的排列组合,辨证论治是实际上的对症处理[34];②从肝硬化看,无论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任何一个证型,都不能缺少“瘀血阻络”的临床表现,即“肝络瘀阻”是其本质特征,而所谓其他分型实际上是“肝络瘀阻证”的兼夹证,是“主”与“次”的关系,并非肝硬化本身能够区分为截然不同基本证型[35,36];③在重型肝炎,一直未能拿出统一的“分型辨证”方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局限于应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传统模式,把重型肝炎当成了黄疸、鼓胀、出血、昏迷等四个病,每个病又分为若干型辨证论治[37],于是病机纷繁杂乱,莫衷一是,更难以获得多数专家的共识。
4.淡化理论思维:在分型辨证实施了20多年以后,它内在的“去理论化”的实用主义倾向就暴露了出来,可以说基本上抽空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思维内核。记得在“十一五”重大专项的招标过程中,证候和疗效是两个基本内容。因为疗效太难,大家争先恐后地把注意力转向了证候。因此,艾滋病、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都把证候学放在了重要位置,例如病毒性肝炎里,乙肝携带者、慢乙肝、慢丙肝、慢重肝都包括了证候研究,仅慢乙肝就有北京302医院、佑安医院、东直门医院、深圳中医院4家搞证候研究,如此重叠、重复的证候研究,基本思路都是“分型辨证”,差别是调查的病例不同。然而,做过证候研究的人会有所体会,采用“分型辨证”的思路对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时,往往会走进困境。
因此,“分型辨证”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最初产物,也是标准化过程中的仓促选择。今天,我们深入分析与评价“分型辨证”在传染病辨证体系应用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会发现它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①祖国医学有那么多的辨证方法,分型辨证是如何成为各科疾病包括传染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唯一选择,而一统天下的?②分型辨证能否全面反映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优势,是否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理论困惑?③能否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疾病类型探讨新的辨证论治模式?
(二)传统分期辨证的不足
身为伤寒学家的姜春华教授及其学生沈自尹院士,为什么没有选择六经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尽管与1962年“中医理论体系核心”问题的大讨论后,“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在“西学中”队伍中被广泛接受外,传统分期辨证的内在局限性仍然起了决定性作用。
1.疾病分类不够确切:由于病原学、病理学、发病学研究的欠缺,无法对外感病进行科学的疾病分类:①《伤寒论》虽然将外感病按六经分证,但基本上是对整个外感病笼统而言,而缺少病种的概念;②“温病学”虽然对四时温病进行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等分类,但其模型的精细程度、可操作性与临床实际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高效指导当代传染病诊疗。
2.临床特征把握不足:在明确疾病分类的前提下,分型(个体差异)、分期(病程演变)和分级是感染病最重要的临床特征。由于古代医家缺乏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明确分工,以及医师个体化从业的方式、缺乏数理统计和临床流行病学的介入的资料搜集方法等原因,难以对某一疾病进行集中而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因此,既不能把握每一种感染病(外感病)的分型、分期和分级,也无法归纳所有外感病总体临床特征。
3.辨证模型模糊粗糙:一般说来,诊断模型应用的实效性与所揭示普遍性成正比,模型的常规应用越普遍,实效性(或可操作性)越强;模型应用的变数越大,实效性越差。从模型设计看,设计越严密(参数越多,操作规程越严格)、精细,可操作性越强,越容易规范化;设计得越粗糙,越简单,变异性越大,可操作性越差。由于缺乏以上研究,古代医家只能凭借医家的个体感悟,临时套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模糊概念作为辨证模型,应用起来不得不忙碌于临床“变数”的处理。
4.临床应对的“变数”处理:在“六经辨证”中,除关于“六经”概念的繁杂纷争,莫衷一是(什么都包括了的理论或概念,可能就什么也说不清)难以构成确切的操作规程外,关于六经传变的观点也纷沓杂至。后世医家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之为“循经传”,把不以此序的传经称之为“越经传”(“越经传”中的表里两经相传者为“表里传”),以此来解释临床上碰到的复杂多变的演变特点。有人搜集了《伤寒论》的所有条文,归纳其传经规律为:①太阳之邪可传诸经;②阳明之邪不再传经;③少阳之邪可传阳明、太阴;④太阴之邪可传少阴;⑤少阴之邪可传厥阴;⑥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关于“伤寒日传一经”之说,有人指出《伤寒论》自身的修正:“伤寒一日有传经者”,“伤寒二三日也有不传经者”。有人探讨了《伤寒论》中的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坏证、复证、经证、腑证内涵和意义,最终认定“要判断是否传经,欲传何经,要点在‘观其脉证’,有该经证,即知邪已传该经。”为什么要出现这么多的附加条件?为什么最后不得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就是因为“六经传变”仍然不能揭示外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能用这一规律来辨别外感病的阶段性变化。
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尽管有“顺传”、“逆传”、“合病”、“并病”等对常规的“卫气营血传变”修饰,但仍然难以用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种类繁多、表现各异的外感病临床过程。要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必须根据每个病种或一类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获得高效、切实可行的辨证模型来指导临床。
不同疾病具有明确不同的临床经过,笼统辨证的结果只能使模型顾此失彼,变数过大。这种模型应用的“常”与“变”,看起来是让我们充分掌握灵活性与原则性的辩证关系,实际上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模型的粗糙和笼统。
5.标准化研究无法进行:作为个体化技艺,缺乏众多的技术参数,就需要像庖丁解牛那样熟能生巧,但每个人的掌握情况差异很大,因而难以进行规范化培训(模型的粗糙难以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学者各以心悟,易于牵强附会,如“六经”的解释千奇百怪);而作为标准化技术,可操作性强的模型就需要涉及众多有关操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细致而精确的参数,增加其操作的可重复性,从而易于进行规范化培训。
五、约定性与真理性
作为一种诊疗规范,辨证论治应该具备两种基本属性:约定性和真理性。约定性是指规范必须提出一套符合逻辑性的诊疗方案,以便临床应用;真理性是指规范所确定的概念的名实关系必须合乎事物的客观规律。现今而言,规范约的定性首先要合乎逻辑自洽性的要求,规范的真理性则保证其具有实际意义。
约定性是规范的必备的、初步的基本属性。例如“伤寒”,《素问·热论》设定它的传变程序是“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
真理性是规范的非必备的、高级的基本属性。张仲景的《伤寒论》引进了这种约定,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伤寒”并非如此规整,甚至连“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秩序也常常打乱。于是提出了“伤寒一日有传经者”,“伤寒二三日也有不传经者”的修正意见,并且有了“循经传”、“越经传”以及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坏证、复证、经证、腑证等方面的探讨与规定。
由此可见,约定性是规范的必备的、初步的基本属性,规范只要具备约定性就可成立。真理性是规范的非必备的、高级的基本属性,它保证规范具有实际意义。那么,分型辨证的情形如何呢?
(一)从伤寒论、温病学到分型辨证
就约定性而言,《素问·热论》设定了“伤寒”的传变程序,《伤寒论》根据临床实践进行补充和修订,创造了六经辨证体系,从而完成了该规范约定性与真理性的循环。之后的温病学派,在“寒温之争”中脱颖而出,自立门户,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前者适用于温热病,后者适用于湿热病),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获得进一步校正。此后的“寒温合流”兴起,大家都觉得应该合二为一,但关键是究竟采用哪一种辨证论治体系的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仍然无法达到共识,许多后来者又提出各种各样的新方案,因为缺少规范的规范,最后还是各行其是,“寒温合流”永远在路上。
那么,分型辨证呢?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寒温合流”,用一种辨证体系囊括内外妇儿各科,而且是西医辨病前提下的中医辨证。至于做法,是各种辨证体系,“一个也不能少”。这样,对得起古人却对不起今人,结果“证候规范化”研究“永远在路上”。
(二)“兼容”与“死机”
“兼容”与“死机”是计算机行业的两个术语,我们借用它来剖析当今辨证论治的困惑。
兼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硬件之间、软件之间或是软硬件组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的程度。在软件行业,如果一种软件能稳定地工作在若干个操作系统之中,就说明它对于各系统有良好的兼容性。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如果几个同时运行的软件能够稳定地工作,不频繁崩溃、死机,可以说它们之间兼容性良好,反之则不好。或几个软件之间无需复杂的转换,即能方便地共享相互间的数据,也称为兼容。
死机指系统无法从一个错误中恢复过来,或系统硬件层面出问题,以致系统长时间无响应,而不得不重启动系统的现象。它属于电脑运作的一种正常现象,最著名的当属微软公司出品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蓝屏”了。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它已经成为一个解不开、挣不脱的烦恼。每当在计算机开机时、或启动操作系统时、或使用一些应用程序时、或正准备退出操作系统时,“蓝屏”这一头“猛兽”随时都有可能迎面扑来干扰你的正常工作。
如果我们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六淫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等各种“软件”放在一个系统里工作,它们的兼容性如何?会不会死机?
(三)规范化困境
在分型辨证体系里,虽然教科书或诊疗规范中把一种疾病(西医辨病)分为3-6型,但临床上统计起来,每种疾病常常会出现二三十型,甚至四五十型,原因何在?
1.标准取舍庞杂:现有的分型辨证,基本上涵括了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六淫辨证等等,看起来能够兼容,但标准越多,随意性越大,每个临床医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取舍,往往造成“死机”现象。
2.分类层次混乱:例如八纲辨证,我们可以把一种疾病分为虚证和实证,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阴证和阳证。进一步组合,出现了表虚证和表实证,里虚证和里实证。再结合脏腑,又有了五脏六腑的虚实、表里之证。再结合气血津液、阴阳,又有了各脏腑的气血津液、阴阳虚实之证。再结合六淫,又有了各脏腑感受不同邪气之分。这样一来,随着排列组合的加,可取舍范围可以无穷大了。
3.本质界限缺乏:目前的分型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的主观规定,看起来界限分明,实际上脱离临床现实。临床上存在某种单一证型吗?其实答案并不确定。在传染病诊疗中,尤其是重症患者,大多数患者本虚标实、病因夹杂,很难通过某一证型截然分开。这是因为目前的证型划分缺乏本质界限,不仅随意性大,而且可操作性差。关键是各种辨证方案在取舍过程中并非能够很好地兼容。
事实上,规范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减少随意性,目前的混乱状态恰恰是规范化过程中值得克服的主要弊端。
(四)客观化困境
研究中,基于如此亟待规范化的分型辨证,其“证候客观化”(证本质)研究长期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因此,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客观公认的证候学诊断指标,但总是出现离散率高的数据。
对于这样的辨证论治,姜春华教授早就发现其弊端:“单用几十个框框作为辨证论治,则反而失掉辨证论治的精神。”“当某些疾病造成了阴虚,而疾病已经过去(如热性病),这时用补阴养阴药很有作用。如果疾病仍然存在,如癌、肺结核、肝硬化腹水等,这些疾病所致的阴虚,用补阴养阴药,其纠正作用就很不理想。”表明,分型辨证并不能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而临床上仍然需要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规范与规范的规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