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长的路终现曙光
彭渤
年轻人总是急于发文章,总是没有耐心修改文章。看看我这漫长的投稿路,体会一下科研的艰辛。尊重科研的规律,克服困难,曙光就在前头,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1年9月25日在武汉开会期间,我向某国际顶级刊物投出一篇论文。第二天,主编以稿件第一页没有注明通讯作者电子邮箱为由,立马退稿,但允许重投该刊物(with option to resubmit)。
9月27日我又将稿件投出,等待“under review”。可是,我并没有等到这个“under review”便于10月2日又接到拒稿的通知。主编以“摘要需要部分修改、图1未注明文献出处”这两点为由退稿 ,并告知我可以重投。
由于上课等事务,稿件修改后于10月27日才再次投出。心想这次可以“under review”了。可是,10月31日晚上9:41,接到编辑部来的邮件几乎让我崩溃。稿件到了另一个主编手上,这个主编对稿件提出4点意见,认为稿件不能送审,又作退稿处理,同时又容许再投该刊物。这4条意见中有一条就是“在引言部分,某处含义转弯的地方表达不到位,未体现本研究的创新思想”。主编还特意给了一句:“Publishing in X is now very competitive and we can only take the very best papers forward to external review...”。面对如此景况,我与文章的第二作者商量,准备修改后不再投这个期刊了。
根据主编提的4条修改意见,我们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在接下来的投稿选择中,确实颇费周折。第二作者完全不同意继续投原先的刊物,其他作者也趋向转投另一个刊物。我自己也摇摆不定。但上次主编邮件中的最后一句话“I am giving you another invite to resubmit to X should you wish, after making the above changes.”促使我还是不改初衷,于11月6日把修改稿又投向了这个刊物。可11月13日下午5:09又接到主编的退稿邮件。理由是我修改的地方在文中没有注明。虽然在Cover letter 说明了,但主编说他看不出我修改的地方在哪里。
没办法,只得忍受着这样的退稿事实。稍作修稿后,文章于11月15日又再一次投出。投出一份希望,投出一份等待,投出一份担心……还好,这一次终于等到了历时2个多月投稿的“under review”。12月23日终于等到审稿意见,审稿意见TNR10.5号字、单倍行距A纸7页。
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遇,按照审稿人提的意见,对文章认真修改,回答或说明审稿人提的问题。修改稿于2022年1月6日又再次投出。又投出一份等待,但这次这份等待特别漫长。照理,一修的修改稿应该很快得到回复和处理,但我们这次投出后,真有石沉大海的味道。1月份没消息,2月份没消息,3月份还是没消息,期间多次通过投稿系统发邮件催问,甚至在刊物介绍的地方找到主编的联系方式发邮件。刊物工作人员见我发的邮件多,稿件也确实处理了很长时间,为避免要给我回邮件,就单独给我建立一个连接,让我自己去跟踪稿件处理的进展情况。通过这个连接,我发现他们邀请了6位审稿人审稿。主要原因可能是主编对我们论文中的新发现持慎重态度。直到4月12日,才等来二审审稿意见。漫长的路上迎来曙光……
去年一研究生的文章,编辑部退稿后我发现问题很多,希望认真修改再投某中文期刊。改了很多次,她以为可以投出了,但我觉得论文还未到应有的水平,所以希望她继续努力按照我的思路修改。但她就很不耐烦,说要投出去。于是我与她僵持下来。从上面文章的投稿经历可见,一篇文章修改三四次算得了什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啊。做科研,就是要在忍耐中思考,在等待中前行。谨此共勉。
2022年4月28日,长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