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理工科学生还应学习什么课程? 精选

已有 20179 次阅读 2015-9-14 12:23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理工科学生还应学习什么课程?

鲍海飞 2015-9-14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四、五年,学习了很多课程,很多人会考高分(曾经高分,今天低分了!?),但工作后创新思想不是十分活跃,乃至创造力不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缺乏了探索的热情和激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的学习或学习方式究竟差在哪里?简单地想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的角度说起,现在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等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不利于学生有创新性的思想和探索的动力。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基于近几年的一些工作和学习体会,或者说是对自己学习多年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回顾一下大学的学习,比如理工科,要学习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组成,此外,还要学习高数几本、数理方法,光学,电子线路,乃至英语,政治等等。一般的,每门课程学习的时间都不短,并且这些课程的设置有一定深度,教学量也很大。那么,现在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面有哪些不足呢?

个人感觉,现在大学课程的设置,其深度和难度,以及课程量上都够了,但唯独缺少的一个是:广度。这个广度不是指内容的多少,而是指一本教程的来龙去脉,一门学科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学科’的广度,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就是说,我们应该探究一门学科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历史是指其源头,现在是指其进展,未来是指其发展方向。如果不在这方面进行提高,我们的学生学习就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而不知道一门学科、一门学问的本身是干什么的。书本上印刷的文字和符号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公式的推导和演绎成为老师玩弄的粉尘,而如何向书本之外,却不知道如何去探究。狭隘地说,这导致我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探寻前行的路,无论是人生之路,还是学问之路。如今,学习的目的,简单地说是了解和掌握一门、几门学问;第二层次是学以致用;第三层次是独辟蹊径的探索求新创造之路。如果教育者能够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那么,考试便不是成为一种简单的考核手段,分数也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学习便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师也不必为考核有产生心理负担,提倡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发展。

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有经验、富有责任心的老师,他不是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和技巧来取胜,而是如何带领学生走入一门系统知识和学问的殿堂,从它的源头、发展、中间经历的曲折故事,到它的未来和方向去把握,去传授知识。这就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就是要把一门课从历史的高度、科学的高度、技术的高度、哲学的高度、发展的高度,讲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有时候,过于深入的公式推导的讲解和传授,让人陷入迷茫之地;而有时候,肤浅的讲解,又让人感觉索然无趣。如何深入浅出开辟并讲解一门课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这个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人都是凡夫俗子,需要师傅引领入门,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对一门学问融会贯通,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没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讲解,因此,课堂上和课堂下的交流就尤其重要(不是填鸭),这就为学生未来走向探索之路打开了一扇门。作为学生,更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和盲从。教师要能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本教材、一门学科,而不是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到的公式、甚至定律,也不是只用来背诵和记忆的死规矩,把它们看做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质疑,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这才是教育和学习。

“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一层含义是:不仅要学会读书,还要学会放下书本。进一步来说,低下头来要认真学习;抬起头来,敢于仰望星空,去看前进的方向,去思考前行的路。教育和学习的关系,教育不是教条,学习不是变成听话的呆子。教师的引领便是把学生带入一个圣堂,让他们领略殿堂的风光,之后是让他们自己构建自己的乐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了‘破’,或许就能够理解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人学习之初,乃由破门而入开始,需要读书破万卷,遇到疑问,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所谓不破不立,面对经典和权威要有投石击破水底天的勇气,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石破天惊,是为了那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小处说,一本好的教材便是一个好的老师,启发人的心性;而一个好的老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加之,学校本身的学习创造和争鸣的气氛、学校的历史都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

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历久弥新的学科和‘硬件’技术作为基础,又没有很长的现代科学发展的积累和负责任的教师等,那么,对我们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我们的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开展研究呢?有人说,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什么问题吗?这是个很难说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课程,而一旦离开学校,我们就感觉那些知识都遗忘了,那些知识也便一阵风似的也都没有用了,‘学非所用’,我们的人也变得茫然了。很多时候,我们寻找职业更是死抱着自己的专业不放,很少有人敢于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没有从教育中获得心灵的自由,没有获得眼界的开放,没有获得思维和探索的方法和力量,从而缩手缩脚,不敢进取。一个教师没有经验、经历和体会,甚至没有长时间科学技术知识的沉淀积累,那么,这个教师如何能够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学生就不知道这个专业、这个学科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用说是否是教授,如果他还没有敬业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前人、从书本中学到多少东西?无论是趣味性还是使用性。这就是说,好的老师,要真正启迪学生的思想,开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的兴趣。

理工科类的大学,除了‘四大名捕’(四大力学)课程的设置之外,最好再开设其它的一些课程,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甚至人类的发展迁徙史,还有近千年的西方科学史和艺术史,甚至如建筑史和音乐史等,让我们的学生放开眼界去学习、去探索。甚至我们可以开设类似这样的课程,比如包括达尔文的航海史,法布尔的昆虫史,硅谷史,诺奖史等。如果一个从事理工类研究的人,不懂得历史,尤其不懂得科学发展史是个遗憾。‘史为吾用’便是空话。一般稍好的老师,会把各种历史典故和科学有机的融会贯通,那么,这样的课程无疑是好的课程。只有懂得科学发展史,才能让我们获得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一所大学,如果没有这样的课程设置,那么,大学生就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多看看这类书籍,多学习学习这类历史。即开阔了眼界,又打开了心胸。这样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对认识,对应用,即有深度又有广度,以及学科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不致于变成机械式的学习、死记硬背和孤陋寡闻,能够领悟知识是活的道理,明白一门学术(学问)的产生是生动和多样的、以及趣味性的。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学问,如何走入学问和研究之门。让学生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学习之悲哀在于,一方面我们没有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另一方,我们也没有懂得活学活用的奥秘,再一方面,我们更没有理解师心自用的真谛。

 

附记:本来只想写点大学理工科除了那些什么力学啊、电学啊、原子核之类的课程外,大学应该在设置或大学生应该主动自发地学习一些额外的课程设置而已,但写着写着,便不由自主地把教育穿插在其中。嘿!本来他们就应该在一起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920755.html

上一篇:老师,就请收下这一束鲜花吧!
下一篇:文章为何越写越长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42 周健 杨中楷 李东风 李学宽 李健 李颖业 麻庭光 张骥 钟炳 武夷山 彭真明 白龙亮 杨峰峰 叶春浓 朱延平 马志超 谢力 代恒伟 王林平 徐勇刚 唐萍 宋立业 李卓亭 葛素红 黄永义 张坤 水迎波 张忆文 胡顺安 刘淼 刘艳红 周朝宪 农绍庄 晏成和 刘世民 姚伯元 葛维亚 abang ljxm biofans dulizhi95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