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时代发展中的赶与敢 精选

已有 6535 次阅读 2023-1-6 12:45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时代发展中的赶与敢

鲍海飞  202316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快速融入世界发展之中,在科技和生活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科技领域,航天、通讯、物流、移动支付、造船、交通等,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和成果,让大众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这背后,是许许多多人不舍昼夜忘我地工作着,尤其是科技人员,一直在努力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创造世界先进技术。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披荆斩棘,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打造出一系列卓越品牌,在国际舞台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看看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没有王选的钻研与创新,就没有我们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没有南仁东的远见、运筹帷幄和艰难跋涉,就不会有我们自己仰望星空的中国天眼;没有术与技,就没有我们自己的华为智能手机和大疆无人机;没有雕与琢,就没有我们笔芯上的钢珠和地铁建设的大型盾构机;没有钻与研,就没有我们的空间站天宫和深海蛟龙。华为的通讯技术至今世界领先,袁隆平的超级水稻让我们的粮食不受制于人……这每一项成果和技术,都是如此尖端和厚重。独立自主研发和创新,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果实和自信, 

 我们拼搏的成果,又何止这些!

今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就拿汽车驾驶来说吧,现在我们用上了国产的北斗导航系统,新一代华为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和北斗直接对话了。但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一直使用的却是全球导航系统GPS,它不属于我们国家,我们在海上的货轮曾一度遭受到它的断网而迷航超过半个月,其它国家也经常发生过类似的断网现象,受尽了它的苦头。这以后,中国人奋起直追,开始做自己的导航系统,用了26年的时间,终于在2020623日独立建造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研发困难重重,在技术上遭遇外界严格限制,有关国家拒绝将核心部件原子钟卖给我们。面对资金短缺和技术壁垒,我们不等不靠,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我们做出了性能更好的原子钟。此外,我们申请使用的卫星频率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将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实现通信,这个频段才能归我们使用。我们的科研人员在最后的时间节点内,终于成功将北斗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通信。据报道,全国有400多家科研单位的30余万科研人员协同攻关,卫星上使用的芯片全部国产化,定位技术、功能和精度更高更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先生说:“北斗全球系统组网是几代北斗人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的骄傲,希望北斗全球系统稳定运行,服务中国,服务世界。”

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当今世界,科技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事芯片研究的倪光南先生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自研才是唯一的出路!”

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系统科研和工程能力的标尺。‘两弹一星’后,我国在科研工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20031015日,神州五号飞船成功飞上了太空,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21617日,三名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和核心舱空间站开始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载人航天之难,难以想象。如何使用大推力的火箭发射和返回,如何设计可靠的航天器,如何选送宇航员……都是难题。航天器设计上的任何一个瑕疵,就将导致发射过程中难以挽回的灾难。杨利伟就曾经历过火箭发射时的共振现象,经历了生死的锤炼。无数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艰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踔力奋发,矢志不渝,今天中国才能够走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

 发展就是要实打实地做事。无论是涉及国家的大工程,还是涉及民生的小物件,都关系到设计与制造能力。曾经一度,我们自己造不出圆珠笔钢珠所使用的笔尖钢,一直是从日本等国进口。国家一年就需要约400亿只圆珠笔,可见其用量有多大。2011年,我国启动了‘造笔’计划,尤其是笔头钢的研制。而涉及该技术的国外生产工艺绝不外传。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和数据,没有笔尖钢微量元素配比和工艺制备过程的情况下,太钢集团经过5年的不间断地工艺设计和研究,终于在20169月研制出组分分布均匀的笔尖钢。

修建青藏铁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由于高原冻土,冬夏两季温差巨大,道路会因地表的温差起伏而断裂,使这里成为一片无人敢问津的土地。空气稀薄,不要说干活,就连呼吸都困难。在这样的土地上施工修建高铁,穿越永久冻土区,几乎是难于上青天。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我们中国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术,解决了无数棘手的难题,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下,硬是史无前例的建设好了这条2000公里长的铁路。为了保证路基和钢轨不受天气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的影响,研究人员独具匠心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充氨密闭钢管结构,长7米,其中5米长作为吸热段垂直深埋于地下冻土中,2米长作为放热段露于地面之上。其工作原理是:‘当冬季环境温度低于冻土层温度时,金属管中的液氨会吸收冻土中的热量,蒸发后将气体传至上部的放热段,通过顶部散热片将热量释放到空气,液氨冷却后会受到重力作用自动回到底部,继续重复进行吸热工作。如此循环往复,把地面处的冷量传递到地基的冻土中。该结构具有单向导热性,在夏季,大气中的热量不会通过金属管传到冻土中,冻土层结构依然保持’。这种方法,保证了铁轨路基不发生形变。历经5年的时间,十几万人的建设大军,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课题,终于使青藏铁路在200671日实现通车。青藏铁路沿线两旁插满的立管就是科研人员为解决动土难题而设计的密闭钢管。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觉醒的人,登高望远,才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才会下定决心向前追赶。只有不服输和充满干劲的人,才会审时度势,分析利弊,面对任何对手,都敢角逐于赛场上。

 时代发展的道路上,赶是一场持久战,敢是信念和勇气。只有赶和敢,才有可能造就不同,实现超越。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前行。

后记,本文是博文《崛起中的赶与赶》的修改深入稿,投递给《金融博览》期刊,数易该稿,并经该刊编辑张蕾的精心修改和润色,得以在2022年的第12期上发表,特此向张蕾编辑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1370751.html

上一篇:奔跑吧---足球
下一篇:数学到底是发明还是发现的
收藏 IP: 180.169.212.*| 热度|

18 王涛 郑永军 曾杰 周忠浩 闻宝联 宁利中 尤明庆 晏成和 杨顺楷 李东风 檀成龙 武夷山 李毅伟 徐长庆 孙颉 彭真明 刘浔江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