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关于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新的战略模式 —— “域 出版”

已有 7558 次阅读 2015-5-14 17:35 |个人分类:数字出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尊敬的《岩石学报》陈老师:

 

 您好,我是超星公司的XX,给您致邮是向您交流一下关于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新的战略模式——“域 出版”。并诚邀贵刊加盟共建的域出版平台,相应汇报文件详见附件请您了解,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   如有任何问题烦请和我联系。

   

   期刊加入“域出版”的主要优势如下:

   在超星的“域出版”平台上,期刊将获得更大的传播力,期刊的精英编辑将获得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学术期刊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编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组织广泛和生动的学术活动, 使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

   二、编辑可以利用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研究、策划、组稿、编辑,其研究成果还可以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服务。

   三、超星的“域出版”平台是基于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移动互联网思维而打造。

 

   在传统互联网时期, 适应于 PC 端的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对知识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其是按学科、以单篇文献形式汇编的,使得传统期刊的“独立性”被淹没在文献的海洋中(如整刊特色、编辑思想、专栏结构、编排风格以及各专栏之间的呼应对话均得不到很好体现),编辑同仁失去了对刊物的主体地位,也使编辑工作者的作用不能被充分体现和 发挥。而在超星的域出版空间中,传统刊物和编辑则是专家资源最佳的组织者和调度者,这使得编辑同仁成为真正的产品主体人,从幕后英雄走向前台,将积累多年 的宝贵资源和厚重的编辑经验充分发挥出来。

 

   超星集团承担“域出版”平台的主要优势如下:

   一、超星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出版方案提供商,自 1993 年成立以来,其产品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行业信息服务领域均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社会影响。

   二、超星公司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馆,还对海量的学术文献进行了再汇编,实现了文献可视化。超星数字图书馆已为近万家国内机构用户提供服务,累 计培育个人用户约两亿人;在海外则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众多知名学术机构广泛使用。

   三、超星旗下的发现、百链、读秀等系列产品更是在国内主流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四、超星尔雅通识课,仅 2014 年,在校学生修课就达 760 万门次。

   五、在移动出版领域,超星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给用户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机构,其移动阅读终端已拥有 1200 万的高端用户群。

 

   超星集团将基于先进的移动出版理念和技术,以及多年积累的坚实市场基础,为期刊移动出版战略的实施提供最为优质的出版平台;我们还将举办系列的学术研讨会 和经验交流会,与期刊、学术、图情、教育等各界有识之士共同探索和不断实践移动出版的宏伟事业。请与我们一起携手共创中国移动出版业的未来!

 

   如贵刊感兴趣,请和我联系,我随时上门拜访请教,我的联系信息如下:

 

联系人:XX  

公司官网:www.chaoxing.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c座1212室

 

科学网哪些网友对“域出版”了解啊 ?


相关资料:

1 域出版:学术期刊移动出版新思维、新战略.pdf

2 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合作协议1.0.doc

3 域出版——引领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pdf



名词解释

“域出版”:是借助移动出版技术,通过“以智带栏”的模式,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手段,在线汇集专家学者、社会各类精英、普通大众就相关栏目与主题开展观点交流与碰撞,打造在线学术交流的互动平台,它是包括专栏出版、文献、图片、音频、视频、论坛和授课等多媒体功能在内的三维平台,它将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一个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思想市场。

“域出版”是针对各种聚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学术出版价值与用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可以在多元平台上发布,也是最适合于搜索引擎的出版模式,不仅适合于PC端传播,更适合移动终端的传播,而移动终端的用户远远大于PC端,这使学术传播的范围能达到最大化。

“域出版”能实现编辑与专家的完美结合,编辑可以以经纪人与社会活动家的角色、以编剧的角色、以学者研究型的角色,组织专家发起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研究。因此,“域出版”最能体现编辑思想、编辑理念和编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术期刊编辑价值的集中体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890185.html

上一篇:邮票中的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
下一篇: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暨主编座谈会召开
收藏 IP: 60.207.14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