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音乐的定性、定量及使命!
李晓虹
关键词:有序离散频率 平均律 空间描述 时间描述 自然逻辑 自然语言 工具盲区 命名
绘画是什么?绘画是一个基于有序离散频率分布结构的空间描述语言系统的逻辑呈现。空间与时间不可分割,因此绘画所使用的语言系统只能是半个系统;他的另一半是音乐——基于有序离散频率分布结构的时间描述语言系统的逻辑呈现作用产物。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时空自然语言描述系统。
一张照片转画为绘画,两者的差别许多人都能看出,但是却很难说清楚。“看得出,说不清”是缺乏对空间描述语言理解之故,尤其是不能从定性、定量层面理解。
绘画、音乐所使用的两个语言系统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音乐包含的时间描述语言系统远远走在了绘画前面,其逻辑结构(律式,调式,和声,旋律,对位,修饰等)的所有细节基本已经查清,并且实现了定量表达,创作活动也基于定量进行。
而绘画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够隐约感觉到空间描述语言的逻辑存在,(主要是受过较长期正规的写生色彩训练这部分人。)极少数人对这种逻辑非常敏感,(如:凡高,莫奈,达利那样的天才,)但是无法实现定量表达。
音乐对时间自然逻辑的认识走在绘画前面是一件好事;两者属同一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应该同构(这点已经被我们20多年来上万张实验例图所证实。)绘画的空间逻辑定量可以有现成的逻辑系统供借鉴。
科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时空描述问题,这与音乐,绘画是一致的。但是有着两处明显的不同:原理、过程、逻辑不同,认识层面不同,这种不同造成科学存在感知、工具(命名工具与测量工具)盲区。音乐、绘画使用的平均律逻辑在理论上不存在感知、工具盲区,他在认识时空本质中所能发挥得作用是科学无法代替的。(涉及内容较多,另文专门介绍。)
音乐与绘画分为两个专业是人类的一个大错误,其错误程度类似将物理学分为“时间物理”与“空间物理”并视作两个不同专业,那个国家或哪所学校最早将两个专业合并,意味着获得时空描述语言的话语主导权——在未来的历史上应可以抹上一笔。
基于有序离散频率分布的平均律自然语言系统用于音乐与绘画却不限于音乐与绘画,许多自然现象上可以观察到存在迹象,这种逻辑对解决自然科学盲区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冲突具有重大意义,这些领域可能包括:中西医理论冲突,相对论与量子论冲突等。绘画与音乐在定量观察上有着极大的方便,一个完整的、定量的时空逻辑系统也许会给中医以及量子物理研究提供一把金钥匙。
我们确信;未来的艺术家都是绘画、音乐两栖型的,单一的艺术家局限性极大,掌握时空自然语言系统会有困难。现在开始着手在两个领域部署自己知识的艺术家会在未来的世界占据优势。对理论工作者来说:视觉,听觉在对平均律语言观察上(律式、调式、和声、旋律、对位、修饰等)各有所长,两栖型也更有优势。
平均律逻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的“获取”方式我们并不完全清楚;梵高,莫奈能够画出非常严谨的七声音阶和声结构——而这种能力显然不是来自某所大学或某位老师的传授,不是来自我们熟悉的那种习得方式,在这个问题获得满意解答之前(当然应该是可证伪的解答。),我们的教学或研究实际上都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这是一个令美术教育与美术理论十分些尴尬却又迈不过、躲不开的问题。
绘画、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如:《马赛曲》《国际歌》等)正如粮食生产具有强大的战略功能一样。但是粮食战略问题专家与水稻专家毕竟不一样。
“哲学可以指导艺术实践”这一看法存在极大的含混;这里所说的“哲学”是什么“哲学”?至少:基于命名工具的“哲学”与平均律逻辑属于不兼容逻辑过程(两者逻辑冲突在另文介绍)。没有深入了解过平均律逻辑、或者缺乏相当深入艺术实践的“理论家”很难理解这种冲突的原理。
我们写这些文字的理由是想为将来的工作营造一个人才环境基础(没有大量的两栖乃至三栖——绘画、音乐、科学——人才,这项工作很难开展下去)。只要有极少一部分人进入平均律时空自然语言研究的人才贮备,并成为这项研究的传承者——这些文字便没有白写。
绘画与音乐的使命目前处于低估状态,用李政道先生的一句预见性表述结束这篇文章——“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
2010年3月21日完稿于金沙江畔完心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