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智慧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静)
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学与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与西方科学家的工作相比毫不逊色,尤其在技术和农业领域有诸多贡献,并且在不少领域遥遥领先,比如天文观测、逻辑、数学研究方面。早在公元100年,张衡使用坐标方格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精确地图;北宋科学家沈括在11世纪时已提出这一设想:山脉是大陆板块的抬升,而大陆以前是海底,这个事实在西方直到19世纪才得到承认。对于众人皆知的“四大发明”,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者弗兰西斯·培根(F. Bacon,1651—1626)在他的代表作《新工具》一书中说:“没有哪一个王朝,没有哪一个宗教派别,没有哪一位伟人,曾经对人类事物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虽然中国没有经历类似于欧洲科学革命的过程,但从一开始就提出一整套阴阳、五行、八卦等基本模型,以此来解释万物。这些模型有着“天人合一”的理念,都尊重人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并寻求利用大自然来为人类服务。这种综合、交叉和统一的思辨方法,对于当代科学的整体趋势具有特殊启发意义。
在以往的科学史图书中,一直是“西方中心论”占主导地位,很少涉及中国科技史。在北大出版社的《自然科学的历程》中,通过作者的比较,发现中西方科学的发展竟然在许多点上有着明显的对应性,在整体上有着一定的平行性。可见,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此昌盛的境地,不完全是西方科学家的功劳,科学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必然性。
事实上,17世纪以后,当航海技术打破了地理的自然隔绝,世界各国都从中国的科学发展中受益匪浅。
物理学家莱布尼兹(G. W. von Leibniz,1646—1716)从一个法国传教士那里知道了中国的《周易》,并与自己发明的“二进制”联系起来,他猜想: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二进制算术,可惜后来失传了,而数千年后又由他创造出来了。
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A. B. Nobel, 1833—1896)常去的一个工厂里,有一个电气设备的后面藏有中国1544年的《武经总要》中的一张纸,记载着炸药的配制方法。
达尔文(C. R. Darwin,1809—1882)在自己著作中引用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从所引材料分析,指的就是《本草纲目》(也许还有《齐民要术》)。
……
可是,为什么中国在几千年高度发展的文明之后,突然落后于西方?这个问题即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爱因斯坦(A. Einstein,1879—1955)认为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没有发展出近代这种形式的科学是可以理解的,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的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而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有着悠久的实用主义传统,由于缺乏形而上的思考,无法作具体的、由表及里的精细分析,无法从现象上一步步找出事物的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自然无法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由此可见东西方思维的迥异,普里戈金(I.Prigogine,1917—2003)也曾切中要害地指出:“西方科学和西方哲学一贯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性,这与注重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相悖。”
西方科学技术的崛起与东方传统科学技术体系的终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也许可以自问:“在科学创新方面,我们还缺少点什么?”丹皮尔(W.C. Dampier,1867—. 1952)在他的《科学史》一书中谈到古罗马帝国在统治古希腊时指出:“古罗马帝国由于只是‘使用知识之流,而不培其源’,结果不到几代,古希腊辉煌的思想成果就被消耗殆尽了”。同样地,我国学者钱学森也说过:“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问题。”
当欧洲反联盟军兵临巴黎城下时,著名的综合工科学校的学生们要求参战保卫祖国,被拿破仑(B. Napoléon,1769—1821)拒绝,他幽默地说:“我不能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虽然在寻找科学规律时,人们往往并不确定这些规律是否有用,但是科学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正如法拉第(M. Faraday,1791—1867)演讲结束后,坐在后排的一个老太太问他:“你的这个理论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当初麦克斯韦(J. C. Maxwell,1831—1879)在研究电磁场理论的时候,绝不会想到以后电力的应用会导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以致现代生活如果离开了电,简直是无法想象。原子物理学的前46 年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的研究,卢瑟福(E. Rutherford,1871—1937)当初根本不相信核能会被释放,而且有我们今天所知如此强大的力量。
在自然科学的历程上,中国古老的智慧中有科学最早的萌芽,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如果再多一点西方近代科学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光辉,也许,科学的勃兴和超越,便指日可待了。
《自然科学的历程》,韩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定价36元。
本文发表于2010.12.7《中国图书商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