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谈到或看到这样一些艺术作品,写得过详、过细、过满、过实,毫无含蓄可言。这些作品的作者似乎把读者当白痴,以为不写得详尽而又详尽,饱和而又饱和,读者就读不懂他们的作品。中外艺术大师的态度与此相反,他们总是通过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描写、线条勾勒等,以取得蕴含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效果。他们相信的定律是:更少就是更多。中国古代画家总是随着自己艺术技巧的日臻成熟,而实行“减笔”。清代画家郑板桥说:“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也说:“什么叫雕塑?拿起斧子把那不要的部分统统砍去就是了。”为什么对艺术作品来说,往往“更少就是更多”呢?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格式塔心理学发现了人的一条知觉规律,叫完整心理律。意思是说人的知觉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一种自组织的能力,会把一些线条一类的物,自动构成最完整的形式。例如:
图1
(( /|_/|
\.._.' , ,
/ | '.__ v /
(_ . / "
) _)._ _ /
'. |( / (
'' ''\ \
图2
<。)#)))≦
图3
,___,
(9v9)
(_^((
^^^"^" \^^^^
^^^^^^^^^^^^^
面对上述三个图,如果我们凝视片刻,就会出现联想。图1看起来像一只走着的狗,图2看起来是一条鱼,右图看起来则像是一只猫头鹰。其实无论是在哪一个图中,并不存在任何完整的东西,所存在的只是一些看似相象、实则无关的线条、数字、西文字母和汉语标点符号而已。我们的视知觉之所以会把这些线条感受为狗、鱼和猫头鹰,乃是因为知觉的完整倾向律在起作用,我们在凝视中,把线条之间的空隙自动地“闭合”,于是无关的线条就似乎变成了完整的熟悉的事物。
文学艺术中的含蓄,“以少胜多”,“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实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了人们知觉的完整倾向律。
请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的前四句: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在这寥寥二十字中,所写的只是诗人遥望一条空空荡荡的伸向远方的路。他的友人在前日的风雪中,走上了这条路,回江南去了。这里没有具体写游子的思乡之情,可浓浓的思乡之情从字里行间流泻出来了。这里没有直接写游子的惆怅之感,可绵绵的惆怅之感见于言外。这里似乎也没写作者对故人的友情,可那暖暖的友情埋藏在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中……。一切似乎都没有写,可一切又都似乎写了。这是因为作者既然点明了生活画面的某些端倪、特征,那么完整倾向律就会起作用,读者就会根据这些端倪、特征,想象和体验出比它完整得多、丰富得多的诗情画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