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拜读刘炜老师博文“响堂山石窟遗物”,介绍北齐武平六年即公元575年的石像;见到石碑形体参数就测算了尺长;再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看到12张照片,贴出六张皆保持原纵横比例。
https://www.penn.museum/collections/object/77036
https://www.penn.museum/collections/object_images.php?irn=77036
石碑高213.5、宽62、厚25.5 cm,是精确到5 mm 的数据,直接确定公因子作为寸长或许有些为难。不过,石像真是精美,想来有严谨的尺寸设计;故而可以在iPad上将图内框宽度调整为10 cm,测得宽度为11 cm,即具有整数的比例关系。
西晋(265-317) 的尺度为24.65 cm,隋(581-618) 统一后以晋尺为小尺,另定大尺29.6 cm 以协调北方的尺长。北齐(550-577) 尺长想来在此之间。现在石碑宽62 cm,猜测二尺二寸,则边框一寸而内宽二尺;考虑数据有±0.25 cm 误差,计算尺长为28.18±0.11 cm。
高度213.5 cm为七尺六寸,计算尺长为28.09±0.03 cm。显然,尺长28.10 cm 是一个合适的选择:高欠0.06 cm,宽过0.18 cm,而厚25.5 cm 为九寸过0.21 cm。石碑实际制作也有误差,北齐尺长28.10±0.05 cm 是可信的。
若以宽度为基准,照片纵向偏短,原因不明。从总高七尺六寸可以判断,铭文高一尺六寸,从下向上图像分别高二尺、一尺六寸、二尺四寸。
还请注意,碑文有“远采奇岫(之)珍,近访三绝之手;敬造碑像一區,通高八尺”,但八尺只是约数,并不能以测量值213.5 cm 合八尺计算尺长26.69 cm,否则宽度、厚度以及内部图像设计都不规整。 又,放大铭文照片,“高” 字 可见。
倘若器物制作时使用尺件, 则以合适的尺长测量恰当的部位所得规整——控制部位的长度具有公因子即寸长。从响堂山石像碑可确定北齐尺长为28.1 cm:高213.5 cm七尺六寸欠0.06 cm (下方铭文高一尺六寸),宽62 cm 二尺二寸过0.18 cm(边框宽一寸,内宽二尺),厚25.5 cm 为九寸过0.21 cm(内宽六寸半),所说2 mm 的偏差源于尺长以及古今测量的精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