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北门外羊子山土台的建筑年代有商代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多种说法。不过,现有数据可以商尺19.7 cm计算,最高层边长一百六十尺,其边墙厚三十尺;墙外六十尺再筑第二道墙;土砖长三尺三寸、宽一尺八寸、厚五寸,砖体积三方尺而长三倍加灰缝可为十尺。土台或许为盘龙城之夏人迁入成都平原、臣服商朝后所作,时间在BC1200前后,用于祭祀和避水。
1 令人惋惜的清理发掘
成都北门外驷马桥北去1 千米有羊子山土台,1953年底附近砖厂投产,故而派羊子山工作小组配合砖厂取土——初以为有大墓[1,2]。未清理前土台地基直径140、高10米(文[3,4] 说直径160 米)。1956年2月土台中心部分已缩减至约40米左右见方而高度降至7.5 米,未见主墓痕迹始知判断有误。后经观察在3月初确定为土台建筑,进行科学发掘。
取土前土台全貌和最高层边墙的照片如下。
土台被战国晚期至明代的211座[1] (220座以上[2])墓葬打破;土台下方有灰坑出土石器和陶器等;土台形制的相关结果如下。
发掘者的复原图[1]如下。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杨有润执笔,王家祐清理).
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 考古学报, 1957,(4): 17-31+125-128
[2] 王家祐, 李复华. 羊子山地区考古的几个问题. 四川文物, 2002,(4):9-16
[3] 林向. 羊子山建筑遗址新考. 四川文物, 1988,(5):3-8
[4] 孙华. 羊子山土台考. 四川文物, 1993,(1):3-7
[5] 李明斌. 羊子山土台再考. 古代文明(辑刊), 2003,2(0):241-251
[6] 郭明, 高大伦. 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试析. 江汉考古, 2017,(2):52-59
[7] 郭明. 三星堆遗址青关山一号建筑复原研究. 南方文物, 2023(3):107-114
2 土台适用商尺19.7 cm
现在可以确定的信息只有:土台最高一层为边长31.6 米方形,边墙底厚6米,十层砖后内侧收缩10或12厘米,墙高10米以上;墙外12米再筑墙,厚度不明,高度4.2米以上;混有青草的土砖长65、宽36、厚10 厘米[1,2],或有其他规格土砖但未见说明。土台底基已经受损,可能是圆形,且直径有约140 米或160米的两说,高度不明。尽管数据精度稍欠,仍可判断适用商尺19.7 cm而不是夏尺15.8 cm,且肯定不是适用周尺21.5 cm。
以商尺19.7 cm计算,最高层边长一百六十尺(31.52 m),其边墙即第一道墙厚三十尺(5.91 m);墙外六十尺(11.82 m,或第二道墙有收分12 cm 而达到 12 米) 再筑第二道墙;土砖长三尺三寸(65.0 cm)、宽一尺八寸(35.5 cm)、厚五寸(9.9 cm)。还请注意,边长31.6 米不能看成夏尺15.8 cm 的二百尺,因为还有其他数据需要协调。
“砖缝以白色细泥粘接得很紧密”,故而砖长三尺三寸之三倍可为十尺,是有意的设计;土砖在木模中夯击成形(排出空气和水),五寸厚可以一次作为填土;砖宽为何选择一尺八寸而不是二尺,不得而知,或许正好体积三方尺(2.97立方尺)。需要考古工作者确认是否有多个规格的土砖(下图),以及土砖形体参数的变化范围或数据精度。文[1]图中墙底宽为16块砖,但36 *16=576 cm 小于6米,一根灰缝似不会达到 1 cm;墙厚三十尺(5.91 m) 或许也只是大致目标,并不需要精确满足,墙外侧的边长160 尺是控制值。
依着发掘者的假设,土台有方形的三层,墙厚皆与最高层等同,故而第二层边长160+60*2+30*2 = 340尺,第一层边长520尺(102.4 m)而对角线为735.4 尺(144.9 m),故而地基直径可能为800 尺(157.6 m),厚度不明。若依发掘者推测,第一层边长103.6 米而对角线146.5米,已大于所说底基直径140米,或许文[3,4]所说直径160 米较为准确。又,文[6] 及文[7]基于文献“巴蜀尚五”认为土台有五层,但底层对角线已远大于160米,想来有误。
3 土台的年代
研究者对土台的年代有多种看法,下表从文[5] 复制:基于相同的材料却断代为商代晚期到战国早期,相差有六百年呢。此外,参与发掘的王家祐和李复华先生认为土台建筑“可能略偏后于周初,但不会迟至西周中叶之后”[2];李明斌先生认为土台建于十二桥文化时期(与三星堆文化年代衔接而偏后,相当于殷墟至西周前期)[5];郭明和高大伦先生认为“羊子山土台遗址,应当是在高台建筑的盛 行风气影响下,由金沙遗址的使用者在东周时期,采用当地的建筑技术建造而成”[6],这也是发掘者的意见。
土台中年代最早的墓葬M172有战国晚期和秦汉的两说。已见发掘简报[8],可惜墓底断裂、葬器朽塌,数据不足以确定尺度;出土铜器似适用周尺21.5 cm,尚未见到“肯定适用秦尺23.1 cm”的器物。笔者相信发掘者的判断“土台废弃在战国晚期”,当然也可能更早。
[8]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1956,(4):1-20
应仔细测量不同规格土砖的形体参数精确到 5毫米,以更可信地确认羊子山土台建筑使用商尺19.7 cm。倘若真是如此,则土台建筑一定在周文王经蜀、三星堆灭亡之前。这与林向先生的意见相当。笔者觉得,盘龙城的夏人或遭遇千年一遇之洪水,或败于商朝武丁之南征,更可能兼而有之,只得退入成都平原。夏人筑台可能祭天,也可能是为了防洪,更可能兼而有之。羊子山土台的年代或许可以定为BC1200 年前后。
三星堆和夏商周的关系:基于尺度的猜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7938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