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十年前李学勤先生介绍古越阁收藏的十件兵器,“最引人注目的三件剑”分别长 58.3、51.7和36.5 cm[1],适用周尺21.5 cm:二尺七寸过2.5 mm、二尺四过1.0 mm和一尺七欠0.5 mm。《考工记》所说铜剑二尺、二尺五寸和三尺的规制不能成立。
李学勤先生基于形制判断扁壶为西汉器物[2]或许有误,因扁壶适用周尺21.5 cm:高25.8 cm 一尺二寸整,宽30 cm一尺四寸欠1.0 mm,足宽16.3 cm 七寸半过1.7 mm;口(外)径9 cm 精度不明,需要测量颈径以及口内径。考虑到测量数据以及尺件长度的偏差,古人范铸青铜真是尺寸严谨呢。又,西汉尺长 23.1 cm 没有任何疑问。
[1] 李学勤. 古越阁所藏青铜兵器选粹. 文物, 1993,(4): 18-28+97-98+105-106
[2] 李学勤. 论古越阁所藏三件青铜器. 文物, 1994,(4): 64-69+97+2+1
[3] 黄盛璋. 古越阁藏商周青铜兵器.文物丛刊, 1996,(10):143-159
[4] 李伯谦. 走马观花谈感想. 文物丛刊, 1996,(10):39-43
[5] 赵世纲. 晋公戈的年代小议. 华夏考古, 1996,(2):
[6] 孙华. 晋公戈年代小议. 文物季刊, 1997,(2):49-52
[7] 叶正渤. 晋公戈铭文历朔研究. 殷都学刊, 2013,34(1):38-39
[8] 王恩田. 曲沃叛王”与晋公戈年代. 2015.3.3. http://fdgwz.org.cn/Web/Show/2458
[9] 程義. 蘇州博物館藏晋公車戈小議. 青铜器与金文, 2022,(1):95-98
[10] 陈美东. 《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1,(3):252-265
[11] 张培瑜. 中国先秦史历表. 齐鲁书社, 1987.
2 因为介绍的第四件兵器——晋公戈,李学勤先生文[1]引起关注。
上图的四年晋公戈似乎适用周尺21.5 cm,与其形制相同的苏州博物馆藏晋公戈,通长19.9 cm不整, 而宽10.8 cm [9]却好同是五寸。相信晋公戈为真。不过,多位学者认为李学勤先生推断釐侯四年BC837有误,因为铭文是晋公作戈——西周之翼城晋君只是称侯而绝不可能称公。列出已见历日推排结果,年代从BC712至BC516而皆有铜戈形制的依据呢。
3 陈美东先生基于《左传》的晋献公二十一年BC656至晋悼公元年BC572的八年建正有 3丑、5子,判断“晋历建寅之说难以成立, 而从晋历建正略后于鲁历的倾向看, 晋历建丑的可能性较大”[10]。笔者觉得,春秋期间仍是岁首目标冬至,建子及岁首靠近冬至的建丑,或者建丑及岁首靠近冬至的建子;而建寅不会出现,特殊年份失闰可能出现建亥(二月初冬至)。此外,东周已经以朔为月首,失朔一天也是可能,不必在意。
四年晋公戈是晋国纪年还是周王纪年,似难以确定;但六月初吉丁亥总该是一个真实而非虚拟的日期。此外,并非所有的丁亥都称吉日,故而六月初吉丁亥总该是一个特别的日期——初一月半、四时八节,或者还有尚未知道的“好日子”。
叶正渤先生所选周顷王四年、晋灵公六年BC615.4.30 六月朔可称初吉(实朔在戊子03:34)[7],只是岁首BC616.12.5偏早;如前所说,《左传》晋献公(元年BC676) 已用晋国纪年,晋灵公用周王纪年作器的可能性不大,且王恩田先生时过二十年后放弃该说呢[8]。
李伯谦先生所选晋文公四年[4],历日为BC633.6.4十六日——丁亥月圆是好日子,岁首朔BC634.12.24 靠近冬至日也较为理想。这个历日似没有得到其他学者的注意。又,晋文公就是重耳,《史记·晋世家》该年度纪事如下。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於今在矣。”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於是晋作三军。赵衰举郤縠将中军,郤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焠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
4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与诸《世家》有许多不谐调的年代数据,当年改元和次年改元是诱因之一。陈美东先生文[10]称晋武公三十九年(BC677)卒,晋献公当年改元。不过,笔者所见《年表》及2009年版《辞海》是次年(BC676)晋献公改元,想来是版本不同。
倘若晋献公BC676 改元为真,而晋武公三十九年卒于该年,则三十八年并晋是BC677,如孙华先生、程義先生的分析,乃是用于作器纪年的大事。还请注意,BC678.12.28戊午冬至,年前置闰而冬至一日或两日后的岁首可称唯一选择,六月朔恰好是丁亥。周僖王四年为BC677,即比通常所说退后一年。周王纪年出现一年偏差也是可能——已有多位学者主张西周宣王元年BC827 应退后一年。
《史记·晋世家》“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表明此前曲沃晋君并未称公,弃用周王纪年从晋献公始。
孙华先生提及,晋武公元年当周桓王四年(BC716),有《左传》和《竹书纪年》的互证,但建子周历和建寅夏历六月没有丁亥,因而不能考虑[6]。《史记·年表》有周桓王四年、晋哀侯二年 “庄伯卒,子称立,为武公”。 桓王四年的年前置闰,岁首朔1月9日丙午而建丑,则六月丁亥为BC716.6.19十四日;下面的历表先有三个连大月,后有两个连小月,春秋初期想来不会出现,丁亥可能为六月的月半十五而称初吉。但其时曲沃国君即位之初是否称公作器,并不能肯定。此外,倘若武公元年为BC716,三十八年是BC679,并不是通常所说BC678。或许三十八年是从即位次年起算。
5 晋公戈可能是李伯谦先生主张的晋文公四年,丁亥为十六日。另一个选项是周僖王四年、晋武公三十八年,在BC677而非通常所说的BC678,丁亥为朔,该年武公并晋。武公即位的桓王四年BC716,正月朔在冬至后十天,六月失朔一日则丁亥可为月半而称初吉,但曲沃国君即位之初或许不会称公作器。
周历并非单纯的建子,晋历更非建寅;基于青铜器形制判断年代需要谨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