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四组殷商王年略作评述,说明笔者所拟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1 《通鉴外纪》为北宋刘恕所撰,来源不明的《今本竹书纪年》明代问世,《殷历谱》为董作宾先生完成于1943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简本出版于2000年,繁本出版于2022年。《古本竹书纪年》则是从引用西晋《汲冢纪年》的书籍中辑佚而成。
[1] 张富祥. 《竹书纪年》所记录的商年代. 山东大学学报, 2013,(2):7-22
[2]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 专家组.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22.
[4] 张培瑜. 先秦秦汉历法和殷周年代. 科学出版社, 2015.
[5] 刘次沅. 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6] 董作宾. 殷历谱. 上册上编卷一. 1943
[7] 冯时. 殷卜辞月食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6):8-19.
2 殷商王年的终点是武王克商之年。《通鉴外纪》所用BC1122 来自西汉刘歆,《殷历谱》所用BC1111 来自唐朝一行,两者或皆依历法推演所得,并不可信;西周为嫡长子继位,所定西周积年352和341年偏长。前文已详细说明。
盘庚在位28 年、十四年迁殷,是学界公认的。依《通鉴外纪》盘庚、小辛、小乙三王在位已达70 年,经兄阳甲、堂叔南庚才是父亲祖丁。若阳甲在位四年、南庚在位六年,如此小乙在父亲过世后再存世80年,且其子武丁能够在位59年。祖庚、祖甲一代在位23年之后,廪辛和康丁、武乙、文丁的三代仅19年:假设祖甲80岁过世,其时子康丁60岁、孙武乙40岁、曾孙文丁20岁,19年后文丁39岁时传子。这些都是不容易的——殷商的王位需要争夺和守护才能拥有,与西周嫡长子继位有些不同。此外,《断代工程》和《殷历谱》,小乙在父亲过世后再存世74年和69年,也是偏长。
3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数据有误而有253年、273年两说。《断代工程》取前者而《殷历谱》取后者,但均未采用同书“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所得殷商亡于BC1027。《古本竹书纪年》还有文丁十一年后杀周王季历,而周文王在位五十年是学界公认的,《断代工程》和《殷历谱》的帝乙、帝辛年代与此不符。此外,《殷历谱》定帝辛即纣王63年也是太多,其兄微子启在纣王之子武庚被杀之后封于宋,且河南鹿邑长子口墓的墓主约六十岁,很可能是微子启。
依据张培瑜先生所定宾组卜辞五次月食,《断代工程》确定居中的“己未夕皿庚申月食”BC1192.12.27为武丁末年,即元年BC1250。不过,该月食同版有十三月名的刻辞,即使发生在十二月,与八月的乙酉夕月食BC1181.11.25仅相距32天也是太短,且不说殷历的具体建正。此外,张培瑜先生所定“己未夕向庚申月食”发生在己未日,食甚22:51、复圆0:23,与庚申日无关呢。
《今本竹书纪年》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可;但所定文丁、帝乙均小于15年,与黄组卜辞年祀数据不能协调,而帝辛即纣王52年则是太多。
4 笔者所排金文历谱,依着穆王在位三十五年左右确定共王元年BC938;贴出之后注意到《古本竹书纪年》“穆王至受命百年”、“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与《史记·周本纪》受命十二年克商可以构成闭环,即受命元年为BC1038,克商为BC1027——幽王末年BC771 则是学界公认。
晋国史官应该知道西周积年,257年意味着成王至幽王的十代出生时父亲年龄大致为二十五、六岁,真是合理——西周是嫡长子继位制,但长子继位前过世总是有的。笔者尽力查验相关文献,尚未注意到克商BC1027有不可解释之欠缺,故而放弃《断代工程》的BC1046。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多数学者认为是273年之误。不过,《断代工程》已选克商BC1046,若采用积年273年则迁殷BC1318,即使将所定宾组五次月食最早者癸未夕月食BC1201.7.12作为武丁末年,则元年BC1259距迁殷59年,意味着小乙在祖丁过世后尚能存世83年。《断代工程》选择积年253年也是不得已。
商亡于BC1027,积年273年则迁殷在BC1299。甲骨卜辞完全可以确认,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是两代的兄弟,如此计入盘庚迁殷前14年,八代十二王287年。倘若盘庚即位时祖丁冥寿与纣王享年相当,则小乙、武丁、祖甲、康丁及其后四王出生时,父亲的平均年龄为36岁有些偏大,不过也还可信——有三代兄终弟及,帝辛肯定非长子,但需要重新选择五次月食的年代。承认记日干支能够连续上推,月食发生时间都是知道的,但已有的月食组合不能同时满足:有贞人争的三次月食不能相距过远,乙酉夕月食在八月,以及己未夕皿庚申月食中“皿”含义和发生在十三月或前后一月。
笔者已确定殷历一月相当于夏历八月前后,常玉芝先生说己未夕皿庚申月食在十二月可信,那么可选择范围是很小的。在学习冯时先生文章[7] 二十天之后的6月27日清晨,突然想到三千二百多年前殷人知道月食的过程,但未必理解月食的机理,或许将BC1259.8.22 庚申日微缺而出的圆月看成是前夜(己未夕)月食的继续:食分0.55,食甚18:39,复圆19:56。岁首朔BC1260.9.16,年底有闰而次年岁首朔BC1259.10.5,与所定建正相符。该次月食似尚未得到学界的注意。“殷商的五次月食”有更详细的解说。
如此可以采用《今本竹书纪年》的小辛在位三年、小乙在位十年,武丁即位距离祖丁过世为51年。武丁在位59年必然即位较早,小乙或具有特别的政治智慧而在过世前多年就已经传位于武丁。《史记·殷本纪》有“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或许与此相关。如此武丁、祖甲出生时父亲四十岁左右,享年七十五左右,其余诸王生寿皆可如常。
5 因知识欠缺,下列问题尚未解决:(1) 五次月食时间与甲骨卜辞的分期能否协调;(2) 笔者认为武丁时期肯定为年终置闰,并觉得“学界普遍认可的后期年中置闰” 的证据不够充分,故而祖甲时期的历法调整需要确认;(3) 通过卜辞称呼找出王世明确的甲骨,基于日期确定可能的年代,判断所拟王年的准确性,尤其是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两代四王的年数尚缺证据。
最后贴出《殷历谱》所定殷商王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