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于夏的历史或许来自周的文字记载,多有不可信之处,对夏朝“存而不论” 的学者也是不少。不过,“夏”总是华夏大地上的一段历史,只是被泥沙掩埋于地下。时至今日,考古发掘的大面积揭露,使我们能够比汉唐的博学者更了解远古的事情。
2 历史是戏剧,地理是舞台,且地理也随时间变化而具有历史特征。北方地区倘若每年有2 mm 沙尘覆盖,则三千年就是6 m——两层楼的高度,而南方暴雨、洪水对地貌的影响更为显著。武汉盘龙城部分遗址已经被水体覆盖。
七千年前海岸线从太行山东麓后退而形成华北平原。太行山东坡陡峭,河流溯源侵蚀强烈,早已切穿山体袭夺西侧河流——太行山不是流域分水岭,大量输送泥沙在东侧山前形成众多冲积扇,建成了邢台、邯郸以及安阳等古城。
不仅如此,黄河是世界上输沙最多的河流,以年均16 亿吨的泥沙塑造地理。在过去的一千年,黄河已由天津入渤海湾、由淮安入黄海(短期经运河和长江而入东海)、由利津入莱州湾的滚动;黄河目前维持悬河流路全靠人力:水库和大堤。在公元前1200 年之前的一千年,黄河更是自由而任性,迅捷而频繁地变换流路。
洛河原本在二里头的南面向东与伊河相汇而入黄河,即3500年前作为夏都的二里头在古洛河之阳;现洛河从二里头遗址北面流过,而其后兴建的偃师商城紧邻洛河北岸。洛河的改道发生在何时,与二里头都邑的废弃和偃师商城的兴起相关吗?今日之郑州固然在黄河右岸,而3500年前的二里岗是否曾在黄河左岸(以面向下游说左右)与偃师隔河相望?真值得研究呢。
3 春节前曾说“夏商周或许是部落逐渐合并而同时存在的三个政治实体:周在渭河流域,商在黄河左岸,夏在黄河右岸;周灭商固然是一战而成,而商与夏或许经历了漫长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且初期商得益于黄河下游由北向南的摆动。后来商都的多次迁移或许也与黄河由南向北摆动相关”。立论依据是“尺长是国家的制度”。
4 商朝使用尺长19.7 cm,郑州二里岗、济南辛庄、安阳殷墟等商朝属地当然使用商尺。辉县孟庄以及山西多地二里头文化之前的陶器适用商尺,商作为政权实体在黄河左岸的存在早于汤公元前1600 年立国。
另一方面,济南和郑州附近的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适用尺长15.8 cm,且武汉盘龙城从公元前1500~前1200 年使用同样的尺长,安徽凤阳县古堆桥“商代”陶器和湖北郧县店子河的二里岗文化即“商代”陶器也适用尺长15.8 cm,应该属于与商不同的政权实体——夏。据此猜测,公元前1750~前1500 年偃师二里头以及其后的武汉盘龙城都是夏都。
5 商尺19.7 cm 与夏尺15.8 cm 有着准确的5:4 关系,想来商尺在后而有意为之。初始夏势力较盛,黄河在冲积扇北端而入渤海;黄河自身泥沙淤积及太行山风化物的输出,黄河泛滥堆积而由北向南摆动都是必然,夏与洪水争斗而被逼退缩也是必然。黄河左岸的商或许会获得新淤的肥美土地而势力渐增。黄河改道点偏上则会有较大区域由右岸变成左岸,尤其是黄河在今兰考以上改道向南时,则整个济水流域会突然变为黄河左岸。或许夏商在此类区域进行过多次争斗,最终商获得胜利。商以夏尺为八寸或许与统治之类区域相关。商在使用尺长19.7 cm之前的尺长是另外的话题。
距今3500 年之前,夏以洛阳东侧的偃师二里头为都,或许就是退避洪水的最后所在——黄河到达冲积扇最南端。此时商已足够强大,在郑州二里岗立足,与夏正面争斗,迫使夏向南逃撤。夏最终借着淮河的庇护而在武汉北侧的盘龙城安居,安徽凤阳县和湖北郧县的“商代”陶器仍适用夏尺。
上图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商时期中心区域图”局部。这是1982年出版的,或许信息不够完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上给出七个商都,但没有如西周地图那样绘出黄河流路。
商也得应对黄河由南向北的摆动不断迁都——至少部分迁都缘于黄河逼迫,使得公元前1500年后夏仍能在淮河之南存在至公元前1200 年武汉盘龙城废弃。这就是说,在盘庚迁殷百年之后,商朝都城稳固国力充实,得以完成对夏的最后一战;当然,夏也可能因千年一遇的长江洪灾而削弱乃至倾覆。
长江宜昌站洪峰流量1931年64600、1954年66800和1998年63300 m^3/s;此前四个世纪均有超80000 m^3/s洪峰流量,1870年为11000 m^3/s。肖绍华,杨玉荣. 长江1870年历史洪水分析. 水文, 1982(2)
6 偃师二里头和武汉盘龙城使用尺长15.8 cm,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商使用尺长19.7 cm 。商朝的存在确定无疑,那猜测“使用尺长15.8 cm的区域属于夏”该是合情合理吧。
历史进程与地理环境相关,黄河和长江想来对商夏关系有所影响,需要加以研究呢。
范晓. 太行山:高原向平原的转折很壮丽. 中国国家地理, 2011(5) :6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