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蠹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h2009

博文

质疑沈复的“童趣”(老蠹说书之4)

已有 6277 次阅读 2009-11-20 22:31 |个人分类:老蠹说书系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 浮生六记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上述文字,出自清代沈复所著之《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后世不少人曾经以此为据,对作者沈复的“童趣”进行诠释并大加赞赏。我每读至此,总是对作者旷达、恬淡的处世态度欣羡不已,同时,又不由得对这段清丽、简洁的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心生疑窦。
太多的自然奇观,往往因为依附了人文历史的精华与灵气而闻名遐迩,而其本身也许不过是一堆破石头,或者是一潭死水。所以,书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梅兰竹菊原本不过是一些闲花野草,只是到了文人的笔下,才被赋予诗意的属性,获得了象征高洁的“四君子”雅号而流传千古!
换言之,以作者沈复其时的童稚之龄,自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及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应该也缺乏诗人特有的敏感气质,自然也是难以得到这些“物外之趣”的——我宁可相信这是作者在追记人到中年之后的“童心回放”,抑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似的嬉戏。
话虽如此,《浮生六记》仍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尤其是其书名所蕴含的深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正好比“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儿不停游”,游累了,也倦了!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抛开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喧嚣纷争的名利,纠缠不清的人事,与心仪的书一起作“无情游”,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007-272587.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文≠一次性消费的手纸
下一篇:飘雪
收藏 IP: 159.226.125.*| 热度|

1 梅珍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