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黄河北支”是隋唐的大运河永济渠。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南端开凿于河南荥阳黄河北岸,成为联通黄河、海河的水系的人工运河,向西直达范阳幽州(今北京)向东入海河从大沽口入海。
今看到一份明朝弘治年间治河之前的古地图表明了这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在隋大业四年(608)开掘。
永济渠南端
永济渠河南荥阳北经河南卫辉府到北直隶沧州北。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开凿运河黄沟北伐,元朝京杭运河利用了这段春秋时代的运河。元朝也利用了隋朝的永济渠河北清河贝州以北到河间府献县一段河道。这张图会让人误判永济渠为黄河。因为漳河水有清漳河与浑漳河之分发源于山西长治到河北馆陶县与卫河合流,因为含沙量大,容易泛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城就是说的治理漳河泛滥的事情,在馆陶与卫河合流称谓之:漳卫河、卫运河,在隋代成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
这本明朝的地图册是弘治四年之前出版的。标出了很多在明朝已经不再沿用的古地名比方:钩舰河(勾践河)、永济渠、邺城、贝州(唐朝清河县的旧称,北宋改为恩州,明朝为清河),对于明朝的命名都有具体的图标对应,对于前朝的命名只是注释没有图标。在明朝,隋唐永济渠也已经不叫永济渠了,北宋改为御河,元朝沿用,明清两代称为卫河。直到清光绪年间,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
《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黄河北支”也不是隋唐运河永济渠,而是元世祖开凿人工河道或疏浚包括永济渠、勾践河(黄沟)在内的历代运河河道及自然河道形成的的从北京到山东的元朝的京杭大运河。
明朝这本地图册很清楚的表明了隋唐永济渠与元朝京杭运河的这两条人工运河的并置分布状态,也说明了黄河并没有“北支”,而是隋朝时人工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水系形成了永济渠运河。
至今,隋唐大运河永济渠还保存着如下图:
1958年永济渠航船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码头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
滑县段永济渠附近古镇城墙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运粮仓
民宅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
滑县段永济渠河道古桥
河南省滑县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相关报道如下:
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北起浚县新镇双鹅头村,至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西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宽约30~50米,是卫河(永济渠)目前保留的最为典型的一段运河故道,反映了卫河(永济渠)河道的线路走向。
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沿线的道口镇、浚县等城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存大运河滑县浚县段河道保存完整,是农田灌溉和排涝的主要河道。水质条件良好,景观风貌优美。河道两岸环境有乡村、城镇环境,其中乡村环境河道主要为土质堤岸,城镇环境多为砖石和局部混凝土加固堤岸。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是现存卫河(永济渠)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河段之一。
参考资料:
1、永济渠在黄河以北,是中国古代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隋大业四年(608)开。东汉建发九年(204),曹操曾开白沟(比今卫运河偏西),又开平虏渠(相当今沧州以北的南运河),沟通黄河和海河水系。隋代开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这是白沟的改道,并向南延伸,南段比白沟稍向东移,在今卫运河之西,今德州以下与南运河大致相合,至今天津市 西再向西转北,沿当时的永定河分支至涿郡(今北京)。自永济渠经黄河、通济渠、淮河、邗沟,过江经江南运河至杭州,构成了南北大运河。隋、唐向辽东用兵,永济渠都是运输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北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这是当时新凿的渠道。卫县以下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中段,它以曹操时的故道为基础,扩展成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为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一条是古潞河下游,它位于今天津市和武清县间。另一条是桑干水(今永定河)下游,当时它位于今武清县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运河共长1900里左右。
北宋、金、元时,又称御河,上源已与沁水隔绝,以卫河为源,自卫州(今河南省汲县)以下能行载重三四百石的船只。下游与漳河、滹沱河汇合,水量增加,但常受黄河决溢的干扰。金代仍利用它漕运。元代开京杭运河,御河(永济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为京杭运河中南运河的一段。延佑三年七月,沧州言:“清池县民告,往年景州吴桥县诸处御河水溢,冲决堤岸,万户千奴为恐伤其屯田,差军筑塞旧泄水郎儿口,故水无所泄,浸民庐及已熟田数万顷,乞遣官疏辟,引水入海。及七月四日,决吴桥县柳斜口东岸三十余步,千户移僧又遣军闭塞郎儿口,水壅不得泄,必致漂荡张管、许河、孟村三十余村黍谷庐舍,故本州摘官相视,移文约会开辟,不从。”四年五月,都水监遣官与河间路官相视元塞郎儿口,东西长二十五步,南北阔二十尺,及堤南高一丈四尺,北高二丈余,复按视郎儿口下流故河,至沧州约三十余里,上下古迹宽阔,及减水故道,名曰盘河。今为开辟郎儿口,增浚故河,决积水,由沧州城北达滹沱河,以入于海。
2:卫运河由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河道长157公里,两岸堤防总长320.5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卫运河是典型的复式断面蜿蜒型半地上河,形成历史悠久。秦汉时期称为清河,为黄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隋唐两代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元代临清到四女寺成为著名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民国后始称卫运河。馆陶古县城地处永济渠漕运码头,在唐朝曾改称永济县。至北宋初年永济渠即御河仍能通航。《辞海》1999年版载:"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3、春秋时期为晋国地。战国时为赵国辖域。秦代置厝县(故城在今县西北),属钜鹿郡。西汉属冀州清河郡。东汉改厝县为甘陵县,迁清河国治至甘陵。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清河国改名甘陵国。三国魏甘陵郡(东汉建安十一年改郡)和甘陵县均复名清河,仍属冀州清河国(西晋咸宁三年封为国)。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析清河县西北境设武城县,后又将清河县改置为贝丘县,均属司州清河郡。北周始置贝州,治武城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贝丘县改为清阳县,仍为清河郡辖。唐置贝州,隶河北道,治清河县。天宝元年罢州为清河郡,至德二年复名贝州。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州名为恩州,隶河北东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省清阳县并入清河县。金恩州改隶大名府路。元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废恩州,清河县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清河县隶京师广平府。清清河县隶直隶广平府。民国初清河县隶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
4、漳河,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上游由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均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漳河流经三省四市21县市区,长约412公里,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漳河干流长179公里。
由于流域上游落差巨大,下游下泄不畅,漳河历史上灾害频繁,沿岸人民深受其害。治河水利历史悠久,早在汉代,西门豹治邺即在漳河河北省临漳县段建设了引漳十二渠 ( 西门引水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设了漳泽水库、岳城水库、红旗渠、漳南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流域农业生产和治理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