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看到南开石墨烯光驱动的重大科学进展报道,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光只有那么多动量,1000倍的推力从哪来?电子发射是不可以持续的”。很快写了一篇质疑。考虑到这是一篇负面质疑,就没有提作者名字,因为希望对事不对人。
后来陈学雷,姬杨,洪剑辉,戴德昌,吴雷等博主先后提出了质疑和现象解释。过了几天,我也凑热闹把各种解释估算了一下(戴德昌的解释我没有算是因为当时没有看到,不过如果要算热压的话,和洪剑辉的解释是一样的)。
然后看了一下论文,找出几个错误。因为论文的信息量较大,找出错误之后觉得应该是作者的无心之过,所以博文的言语也还算客气。
不过这两天越想越不对头,觉得也许作者根本就是故意的。因为:
1、光电效应和强场效应,做化学的不太清楚情有可原,但是主要合作方南开物理学院光学组是光学研究很强的一个组,整天和激光打交道。激光烧蚀,库仑爆炸,强场效应,激光加速,等等,天天接触的就是这些概念,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效应,当然不如“一种新的光电效应”那样有轰动效果。技术上,论文只说了类俄歇效应是一种可能的机制。实验条件下,俄歇效应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理解为俄歇效应就是“光驱动”机制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因为作者并没有说不存在别的机制。哪怕别的机制是主要的,作者心里也知道,但你也不能说作者做错了什么。类俄歇效应这个说法,同行里说得不少(见论文引文),容易被同行接受。但正如我在“错误来源讨论”中说的那样,这一效应在费米面附近最多就是10个电子伏特范围内折腾,怎么能产生70电子伏特的自由电子?
2、激光加热多久,当然就应该算多久,怎么能只算一个短脉冲的热效应?当然这就变成热烧蚀了,也就是激光照射物质最基本的效应,没有新意,所以不能出现在论文中。天天和激光打交道的不知道热烧蚀?当然不可能。问题是,技术上,论文并没有错。因为只说了一个脉冲不会导致热电子发射,并没有说两个脉冲后怎么样。审稿人你觉得我的论证没有问题,那是你的问题,我没有说错什么。
3、电子推力的计算很简单。直接了当,说服力强。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和教师不可能不知道怎么算。就算一个人不会,还有组会讨论呢,还可以向别人请教呢。推力大小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了。最后成了拐弯抹角的“发射电子的能量比推动样品垂直上升的能量大”这么一句话。也不提推力是多少。不可能博主本人看一眼论文就算出来了,而论文作者们花了三年时间,那么多人,却不会算。电子流量测出来了,能量测出来了,推力是举手之劳。只不过,计算结果显然不是作者希望的数字,所以被华丽地无视,并且巧妙地“文字处理”了。技术上,这句关键的话还是没有错误,如果读者要理解为样品的动能应该跟电子动能差不多,那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因为论文没有那么说,所以不存在概念错误。
太高明了!本以为这是论文最关键的概念错误,但这句话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才发现它有多么巧妙,多么得体。当时心头一凉,回头去看前面的“错误”,原来都是那么处理的。论文并没有说错一句话。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读者要按照作者希望的方向去理解,是读者自己的错,不是作者的错。
所以,不是诸位博主们更有基础常识、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或者比论文作者们更聪明,而是论文作者们更巧妙,更智慧,能够把那么多我们外行都看出来的缺陷掩埋在复杂的公式、图表、和文字表述之中,把自然杂志的几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审稿人都说服,让他们自己得出作者需要的结论。
实在太高明了。
另外根据网友提供,论文作者认为,太空中可以用电池补充消耗电子,从而持续推动航天器。看到这个说法,不禁哑然失笑,让我觉得他们可能不是故意犯以上错误的,呵呵。化学家怎么会对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不清楚呢?电池阴极跑出一个电子,不是必须回到阳极的吗?怎么能被你拿走扔到太空中?就算你能拿走,扔掉,谁又来平衡系统的电荷呢?这不是又回到刚开始了吗?
但谁又知道,这是不是论文作者的“大智慧”呢?
博主已经过了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的年龄,不相信我能简单看出的错误论文和算出的结果作者反而不知道。只是作者稍微玩大了一点。上了CCTV,被很多人质疑。
明明知道实验结果很平凡,却刻意扭曲事实,以制造轰动效果。这种行为就是学术不端。再高明的手段也不能否定这一事实。
论文至少有九处严重错误,每个错误都是为了证明“光驱动”。就像到一个小卖铺买东西,如果店主算错账了,少找几块钱,一两次可以认为他不是故意的。但如果连续九个人买东西,都算错了,而且都是顾客吃亏,那么,你相信店主不是故意的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