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4月8日,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表彰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余姚市与全球其他三座城市一起,喜摘“全球绿色城市”这一号称“人居环境奥斯卡”的桂冠。
但是很不幸,这次的台风菲特特别关照余姚市,是本次台风降水最多的地区,两天的单站最大降水达到518.8毫米,致使余姚超过70%的城区被淹,而且一淹就是4天,水很长时间退不下去,自来水停了,电停了,通讯中断,很多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一下在把这个“宜居”的桂冠给打湿了!
虽然余姚市长说当地政府行动及时、应对得当,但一个得到联合国表彰的宜居城市,在台风袭击下瘫痪这么长时间,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十分正常。
不可否认,这次灾害主因是天气。菲特、丹尼斯双台风和南下的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地的特大暴雨;而农历月初的天文大潮与台风推动的风暴潮的叠加所形成的高海潮,阻挡了内河来水的入海,因此形成了长时间的内涝。但是,一个疑问是被余姚市更靠海、更下游的宁波市区和慈溪市,为什么内涝没有余姚市那么严重?
余姚市的地理位置确实有比宁波市区、慈溪市更易涝的特点。余姚市西边是四明山,城区位于四明山下的姚江平原,东边与海之间还有山丘,即使平原也存在比姚江平原高的分水岭。四明山刚好拦截、抬升海上来的暖湿气流,使余姚下了最多的降水。而夹在四明山和东边小山之间的姚江平原海拔很低,只有七八米,河边只有四五米,势如锅底。姚江是甬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在自然情况下,海潮最远可以回溯到余姚以上上虞市境内的丰惠镇通明。历史上姚江灾害频繁,大潮来时受涝,十天不下雨就干旱。为了治理姚江,1959年7月在宁波西郊建成了姚江大闸,从此挡潮蓄淡。2004-2005年,结合杭甬大运河配套的蜀山船闸工程,又建了蜀山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姚江汇入甬江的三江口附近)
蜀山大闸
在这次台风暴雨中,因为甬江特高潮位的顶托,姚江大闸既要排涝,又要防潮,时开时闭,排涝速度严重受限,而特大暴雨后的洪水还从四明山蜂拥而下,造成了姚江平原长时间被淹的局面。
虽然余姚的内涝主要是自然灾害,但也还是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排涝能力明显不足,使得受淹时间过长。在姚江大闸用于挡潮不能排水的时候,应该有配套的抽排能力,不能完全被动等待。即使不修建永久性的排涝泵站,也应该有及时组织临时性抽排的能力。
二是暴露出的水淹后的通讯中断、信息不畅等方面的救灾通讯、组织能力不足。电视台被淹,通讯基站被淹,网络设施被淹,尤其是电力设施在台风、暴雨、水灾中受损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使得现代常规的通讯手段失灵,以致很多灾民得不到及时的灾情和救灾信息,造成了恐慌、甚至哄抢救灾物质等不应有的现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