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gxingb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nagxingbin

博文

【学术打擂】支持黄秀清博主的第二发炮弹

已有 5096 次阅读 2014-5-2 12:0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相对论, 光速不变, 谐振腔, 学术打擂

首发炮弹已经基本把相对论打晕,其虔诚的守护者们已经不知去向,也许是他们并不能给出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只能选择逃避。首发炮弹的主要观点是: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的假设,可以得到著名的“同时的相对性”,进而。我们提出相对论的一个新的预言。静止系的时间可以独立运动系的时间而自行流逝。这是“同时的相对性”的必然结论。假设运动系时间为0的某时刻(为简单,采用标准的坐标系构型,即带撇的和不带撇的两个参照系)其所有的点上都同时地发生了事件,例如每个点都同时地闪一次光。这意味着运动系的时间“停在”0时刻,而静止系则需要花费从负无穷时刻到正无穷时间间隔才能观测到全部闪光。即运动系的时间停止不动,静止系的时间已经经历了从生(负无穷)到死(正无穷)的独立(于运动系的时间而)流逝过程。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实验检验这个预言,当您随运动系走几步之后,回到地面的静止系时,您从不会发现,地面系的时间已经流逝了生死的跨度。因此,这个预言是可疑的。黄秀清博主的论点,即“相对论是对科学的亵渎,是对人类智商底线的挑战,小学生都能发现的弱智骗局,足足行骗了全人类一个多世纪,至今仍有人深入其中无法自拔,真乃科学的悲哀!”应该是正确的。

 

最近,关注【学术打擂】的布衣院士提出了“从激光射出谐振腔的时刻,它就是单向光。”的观点。我认为这无疑是正确的,否则的话,任何光源射出的光都可能在光源中经历过往返,这个世界上单向光也就不存在了。讨论单向光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质上,单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和两个相反方向传播的光的平均速度是个简单的概念。而查光的祖宗八代,似乎是有点想多了。

此外,布衣院士似乎不太关注“光速不变”是否存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而是关注实验测量,即“没有测量依据,怎么比较这两种四维时空?”。谈到测量又引发了我们的第二发炮弹,即如何测量、被否测量一个运动的参照系的时间?

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时间延缓”或“钟慢效应”。那意思是说:静止系上(即测量者静止的参照系,很多人不明白这个说法。举例说,您站在不带撇系的立场上,分析带撇系的问题时,不带撇系就是静系,带撇系就是运动系。反之,动系和静系就随着您的立场互换一下。)测量运动系上的一个“点”或叫“点钟”的时间,则运动系的“点钟”变慢。实质上,这仅仅是一个数学结果,并不包含任何物理的信息。要包含物理的信息,您必须测量运动系所有点的时间,即公共时间,而不是一个点的时间。

什么是一个参照系的“公共时间”?因为相对论已经搞乱了时间,否则所有的参照系的时间都是公共的。但是在一个参照系上,没有相对运动,也就不用考虑相对论,因此该参照系上所有的点的时间都是一个,或者说它们具有公共的时间。比如,把地球看成一个惯性参照系,那么时间就是大家公共的,要走大家的时间一起走,要停大家的时间一起停,也就是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不能回到您过去的时间里,您也无法出现在我的未来时间中。如果我们静止在地球上测量地球系的公共时间,我们随便如何测量都能获得地球系的公共时间,比如,在北京、在上海、在伦敦。无论是分别测量还是一起测量,理论上,只要测准确都可以得到地球系的公共时间,即公共时刻

有了上述基础,我们要发射的炮弹就是:运动系,即假设您在飞船上如何测量(理论上)或能否测量地球系的公共时刻?请相对论的支持者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但科学网的相对论虔诚信徒回答不了,即使爱因斯坦复活,怕是也回答不上。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洛伦兹时间变换,即t’ = γ(t-ux/c2) 已经限制了两个参照系的公共时刻的比较或测量。假设您在飞船上的时刻是 t’ = 10 秒,而您测量(计算)出不同的 t 值,您知道那个 t 是正确的时刻么??我想您不能,神怕是也不能。

所以,在相对论中,两个参照系之间已经不能互相比较或互相测量公共时刻,仅能用一个参照系的公共时刻和另外一个参照系的某一个点的时刻进行比较,而且这点的时刻还不能代表该参照系的公共时刻,那不过是个数学游戏而已。时间测量是其它测量的基础,当两个参照系不能进行时间比较或测量时,那所谓的长度、速度、质量、能量测量都是子虚乌有的结果。

 总之,本炮弹还是支持秀清博主的观点:“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100多年了,怎么可能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说不清?相对论就是一个骗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101-790608.html

上一篇:纯相对论效应引发的一篇SCI
下一篇:【学术打擂】支持黄秀清博主的第三发炮弹
收藏 IP: 1.58.78.*| 热度|

4 黄德民 xqhuang ddsers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