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国渠大坝探源
朱诗鳌
——马克思
1 引言
“郑国(人名)”与“郑国渠”这两个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不算过分。因为,电视连续剧《秦始皇》,VCD《秦代水利工程郑国渠》,以及秦腔戏《疲秦计》等戏剧,无不提到郑国与郑国渠。
战国末年,孱弱力薄的韩国为阻止日渐强大的秦国东伐,便派遣名为郑国的水利工程师作为间谍前往秦国施以“疲秦之计”:唆使秦国在关中开凿灌溉渠道,借开渠来消耗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秦国无力东伐。工程进行中,秦国发觉此阴谋,欲杀郑国。郑国慷慨陈言:该工程实际上是对秦国有利的。秦认可,郑国继续指挥施工。该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竣工于公元前236年。秦反而因之受益更加强大,进而统一六国。韩国失败。郑国因建该渠有功,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这种以工程作为攻战之计的想法,有人称之为千古奇思。这种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人称之为千古奇战。
这里顺便提一下冀朝鼎在其世界名著(原文为英文,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中对这一千古奇战的独到而饶有趣味的见解:“关于郑国渠的故事,是一件似非而是的事;但是,在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在统治者之间,发生这类事情,也并非偶然……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这个故事,就会明白,这个工程开始时所处的微妙的环境并不是偶然的。韩国的统治者之所以采用这种计谋来愚弄秦国,表明在那时,还从未有过这种大型灌溉工程的实践;还表明,各封建国的统治者,对于这个工程究竟能否完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韩国的政治家就自然想到了这个以热衷于改革著称,但又经验不足的暴发户秦国,会容易在修建庞大灌溉渠道这件事上受骗的”(见该书第65、66页)。
此战一去二千二百多年。
郑国渠是引的陕西省泾河水。现在在关中平原还有郑国渠遗存和郑国渠渠首遗存。
泾河水如何被引入郑国渠,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有趣的问题。是
——无坝取水?
——有坝取水?
所谓无坝取水,是说不在泾河上建拦河坝,而是直接在河岸开渠口引水入渠。所谓有坝取水,是说在渠首处建有拦河坝以抬高水位,然后引水入渠。这里,我们不妨称此拦河坝为“郑国渠大坝”
科技史学术领域中要论证某历史事件,常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文献考证,二是考古发掘。要解决郑国渠大坝的有无问题,自然也只能依赖于这两种手段。
2 郑国渠大坝的文献记载
(1) 《史记·河渠书》 汉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著,成书于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是最早论及郑国渠的古文献,但未提及郑国渠大坝。原文从略,因众所周知。
以后的有关文献,包括汉班固等著《汉书》,与《史记》的内容基本相同。
(2) 在宋代以及元代,虽也有泾河筑堰的记载,如“旧有石翣①”、“旧有石堰”等,但均未明言在秦时,不足为据。
(3) 《泾渠议》 明万历40年(1612年)袁化中著。文载:“国至秦北山下,视泾河巨石磷磷②,约三四里许,而泾水流于其下,堪以作堰。于是立石囷③以壅水,每行用一百余囷,凡一百二十行。借天生众石之力以为堰骨,又恃三四里众石之多以为堰势。泾流于此,不甚激亦不甚浊。且堰高地下,一泻百里,东收洛水,达于同州。” 这是第一部明确而具体地指出郑国在泾河建拦河大坝的古文献,并指出大坝由石笼(石囷)叠筑而成。
(4) 《陕西通志》 清 沈青崖等编修,100卷,1735年刊印。此书被冀朝鼎评价为“对历史上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原始资料搜集得最为理想。” 该通志卷39,先后引用了《史记》与《汉书》等文献中有关郑国渠的内容。最后详尽引用了上述袁化中在《泾渠议》中有关郑国渠及郑国渠大坝的内容。
(5) 《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 1923年李仪祉著。文中引用了上述袁化中的资料,并据以断言:“是则俨然一巨堰,不仅以之遏水,且以之蓄水矣。”“不激,停之功也;不浊,淀之功也。”不过,李仪祉在此文中未指明大坝有多高。
(6) 《陕西渭北灌溉工程报告》 1923年(与上文发表的年分相同)李仪祉用英文发表于《北京导报》,内容与上文相近,但明确推断出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这是有记载以来第一次明示了郑国渠大坝的坝高。
(7) 《中国水利工程史》(《Die Geschichte des Wasserbause in China》)④ 这是李仪祉以导淮委员会工务处处长的名义用德文发表的长篇论文,刊载于德国工程师协会(VDI)1931年《技术工程和工业史论文集》(《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Technik》)中。该文从中国原始社会(公元前30世纪)开始,一直讲述到论文发表时的20世记30年代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水利工程史,引证宏富,图文并茂。文中再次引用了袁化中的论述,并继1923年之后时隔8年再次阐述了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而且是在德国的重要论文集上发表,当极为慎重。
(8) 《水坝工程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Dam Engineering) 施尼特尔(Schnitter,N.J.)著,发表于《水力发电》(《Water Power》)1967年第4期。该文引用了李仪祉的上述用德文发表的论文,这是郑国渠大坝第一次出现在国外的文献上(如不计上述刊载了李仪祉论文的国外文献),而且明言是一座高30m、长300m的石笼坝(stone-crib dam)。
(9) 《新大英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80年版。该书在第441页中亦明确记载了郑国渠大坝坝高为30m,长300m。
(10) 《重力坝》 汝乃华⑤编著,1983年出版。该书载文称:秦时在陕西“郑国渠渠首建成30m高的石笼坝”。
(11) 《重力坝设计》 潘家铮⑥,1987年出版。该书载文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又在陕西修建郑国渠,渠口应当建有挡水的堰、坝建筑物。”
以上所列文献中,最具史学价值的当属袁化中与李仪祉的论述了。
① 翣,音sha,大扇。土石坝的横断面形状像大扇。石翣即石堰或石坝。
② 乍看起来, 此处“磷磷”是“粼粼”之误。现在常用词典对“磷”字的唯一解释是, 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实际上,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 对“磷”字的解释是, “水在石间也”。对“磷磷”的解释是, “玉石之色泽也”, 如《司马相如赋》:“磷磷烂烂, 采色皓⑦汗”(《辞源》)。
③ 囷,音qun,古代的一种圆形仓库。石囷即石笼。元代也称石笼为石囷。
④ 因在国内没有查到此文,作者便于1987年恳请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专家居蜜(Mi Chu Wiens)博士将此文的原文复印并邮来,现妥为珍藏。居蜜博士是原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次长居正的孙女。
⑤ 汝乃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国资深的大坝事故、安全与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
⑥ 潘家铮,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无疑是我国顶级的水电专家,对史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造诣。
⑦ 此字应为在“皓”左侧加“三点水”偏旁, 本电脑打不出来。
袁化中,任职陕西泾阳县知事,身在泾河畔,对泾河当了如指掌。从他的《泾渠议》中,可窥见他对泾河历史的深切了解,以及他对坝工技术的真知灼见。文中所用的坝工术语,无可挑剔。如“不甚激亦不甚浊”,言简意赅。他是中国坝工史上确认泾河上有秦郑国渠大坝的第一人。
李仪祉(1882~1938年),见图1,原名协,陕西蒲城县富源村人。曾赴德国留学,回国后曾任多种要职。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距泾河甚近。李仪祉作为当地人,对泾河、郑国渠与郑国渠大坝,具有无可争议的发言权。特別是作为中国近代水利先驱、20世纪世界杰出科学家之一①的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近代水利科学知识,还对中国的水利工程史,特别是黄河与泾河的水利工程的兴衰了解甚详。他堪称研究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