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移是创新的催化剂
我理解比喻是知识的迁移。将一个领域的知识和规律运用到另一个领域,比喻发生了,一般是用大家熟知领域的知识运用到不熟悉的领域,从而让人们快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在比喻过程中,运用比喻者像运输大队长一样把知识和信息在两个领域间来回切换,比喻打得好的人必然是对两个领域都很熟悉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归纳和提炼能力。
尽管从学习的角度,有时候也存在有负面影响的负迁移作用,但良好的迁移能力无疑是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学习新知识必备的,尤其是那些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必须在新的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学习者,因为他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肯定会对正在学习的知识造成影响,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之一可能在于天才能更快地发挥正迁移的作用,而学习得不好的人则很可能被负迁移影响。负迁徙的影响在英语中的负面作用很明显,很多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喜欢注上中文音标,比如English-阴沟里洗,这是非常典型的先学习汉语对英语学习造成负迁移。
在研究中迁移的例子也不少,仿生学可以看成是迁移的一种表现,那些交叉学科的诞生都可以看到学科间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影子,而在此之前,知识的迁移是必不可少的。
回说创新,创新不外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思想创新,这其中也不少见迁移发挥作用,比如手机拍照功能据说是手机公司的某个产品人员一次听到两个人说出门又要带手机又要带相机太麻烦,灵机一动就在手机上增加了摄影功能。心理学里也有方法创新的例子,100年前心理学研究方法和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完全一样,主要采用思辨和历史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冯特把物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到心理学里,直接催生了现代心理学,这个迁移实在太华丽。
物理学里也有迁移的影子。1859年﹐基尔霍夫根据热力学规律解释太阳光谱的夫琅和费线﹐断言在太阳上存在著某些和地球上一样的化学元素,从这时起,天体物理学开始萌芽并很快诞生。热力学-光谱-天文学,知识在迁移过程中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诞生了一门伟大的学科。
所以,说迁移是创新的催化剂并不为过。
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是创新的绊脚石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强调创新,大家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而不能创新,尤其是不能做出重大创新。影响因素肯定很多,这里仅从学习和研究本身谈谈。
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技术无法解决当前问题时,就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新的知识、方法或技术就被创造出来了,我们称之为创新。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受到了过强的服从、规则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
所谓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1】,而思维定势指“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2】
从定义我们几乎就可以看出,这两种心理状态都非常影响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冯特抱定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只适用于物理学,不适用于心理学”这样的“功能固着”的话,他当然不可能开创这个新局面了。
我手里没有很多研究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的资料,不过我们可以从事实中分析得出结论。一二十年前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风行,我也参加过,现在回忆起来那些题目大都是想让学生打破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的、来解决问题的。后来这事好像不了了之,中国的创造力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提高。
中国中学生奥赛很强,这似乎暗示我们中国人智力和竞争能力都不弱,但中国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一直上不去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中学阶段思维还没有定型,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当一个人成年以后,他受到了很多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教育和社会环境里强调服从、程式化、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那么或多或少会带来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从此影响创新能力。我们看到,很多在国内毕业到国外再接受训练的科学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充分说明教育和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不要式教育”是创新的大敌
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呢?最直观的就是父母的“不要式教育”。我们小区有很多小孩子,每天散步会碰到他们的父母带着他们玩。非常明显地,父母分为两类,一类父母总是在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要玩水”!“不要去摸那只野猫”!而另一类父母鼓励孩子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的动物,并告诉他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正确地和小猫小狗玩耍。可悲的是,第一类父母(爷爷奶奶)总是占多数。
如果你从小到大就是在“不要”中成长,并且你的父母、老师并不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这么做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而探索能力和迁移能力就很容易被抑制。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中,上一等级很容易告诉下一等级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不给出解释,长此以往下一等级就变得不会思考也不用思考了。
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影响创新,那就是害怕犯错。创新往往意味着风险和失败。从经济学角度看,在一个集权社会里,不犯错等着自己的上级创新是自保的最佳策略。所以大家既没有创新的动力,又有害怕因失败失去地位的担心,不做或者少做创新的尝试也就顺利成章了。
创新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从以往科学网关于创新和原创的讨论看,大家似乎认为原创和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原创也好,创新也好,一点也不难,首先要看你怎么理解创新,尤其是理解个人创新和社会创新的关系。
四年前我升为研究经理后,开始带同事一起做项目。新来的两个同事,一个心理学研究生刚毕业,另一个统计学本科毕业。他们聪明、勤奋,自己领域的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话说,他们对市场研究几乎一无所知。
市场研究虽然属于商业研究范畴,但是仍然需要在把握商业、营销、消费行为等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创新,因为每个客户的每个需求几乎都是个性化的,不会有任何一个成熟的研究方法让我们马上照搬,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研究方法,有时候甚至需要从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方法上的创新。
而我自己刚入行三年,虽说遇到两个好老师已经能够独立工作了,但是带人还是第一次,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了不同的计划和要求。
两个同事中其中一个踏实有余灵性不足,于是我要求他每一份方案,每一份报告里必须有一个创新的点,可以是一个新的名词,新的图形,新的报告结构,新的分析方法,新的视角,等等。我告诉他,我可以容忍他在报告里有3个错别字,但不能容忍他的报告没有任何区别于他已经看过写过的报告。
一开始他的“创新”馋不忍睹,比如为那种喜欢的人很多而且喜欢的程度又很高的需求。他将之命名为“香饽饽需求”,我看了哑然失笑半天。于是我告诉他虽然商业不是文学艺术,但也需要取个正式的名称,于是他一次次改,我一次次建议,反复很多次以后终于得到一个还过得去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都疲惫不堪,但我发现,尽管很多信息一开始就跟他强调过,他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而在不断创新-批评-创新的过程,只要犯过的错误他以后几乎就没再犯过,而那些他自己获得的经验也很快可以运用到下一次类似的工作中。于是我跟他都从中获得了很多成长,这样的方式一直持续到我离开这家公司。
现在我的两个同事在不同的国内中型市场研究公司担任研究总监的职位,独立服务客户并带小型研究组,这首先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但我感觉跟我对他们的训练也有关系。后来我在国际上排前五的研究公司里工作,我发现对比相同工作年限的研究员,国际大公司的在知识的系统性上要比国内的强,但在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要比国内稍差。究其原因是国际大公司人才众多,体系完善,模式成熟,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稳定和不犯错误,于是在人才培养上走的是比较平稳的道路。
小范围创新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那种以前世界上完全没有出现过的知识才算创新,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我们不妨把创新分为个人创新和社会创新。社会创新是个人创新的总和,它一定是以前社会中没有出现过的事物;而个人创新则不必如此,只要学习者研究者的工作超出了自己既往的知识和经验,即是创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个人创新难免重复和撞车,但个人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成长,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工作十年,每一份报告,每一篇论文都有一些相对于他自己的突破,那么十年后他所有的工作加起来将会是不错的成绩,我敢断言其中一定有区别于社会先前知识经验的创新,也就等于产生了社会性创新。
所以,某个个体甚至社会总体一段时间内没有重大突破并不可怕,只要社会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不断突破自己的经验界限,个人的突破和社会的突破就迟早会到。创新并不是突发的,也不是叛逆的;相反,创新往往是渐进的,站在先前工作基础上的;水滴不是创新,水滴石穿是。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毋庸讳言,国内的创新环境不好,总体创新能力有限,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科学家做着水滴石穿的创新,做出了不错的工作,同样证明创新虽然受环境影响,但并不只依赖环境,个体的努力才是个体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实际上,创新并不困难,觉得创新困难的恐怕有很多是原地踏步,不断重复自己既往的知识经验做着重复的工作。于是,环境、体制、待遇、生存等问题被提出来成为了替罪羊,一些人可以心安理得做着Ctr+c,Ctr+v的研究,附上长长的引文,如果把引文删掉,剩下的骨架还有没有嚼头,那就天知道了。不客气的讲,在我以前的同事中也有这样的人,两份报告除了数据不同之外,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在企业里你完全可以做这件事情,只要你的客户和老板满意;在学术上做这件事情有时候倒也能过关,我们只能说,这事事关良心。
从这个角度讲,虽然不良的教育和环境也是创新的大敌,但创新更大的敌人恰恰是研究者不正确的态度和治学方法。我们没有必要去呼唤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也没有必要期待大的突破很快就会到来,创新不就在我们水滴石穿的日常工作中吗?
【1】 百度百科 功能固着
【2】 百度百科 思维定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