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自杀的责任

已有 9359 次阅读 2009-3-12 17:55 |个人分类:心外有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电影里的自杀

在电影《七磅》里,自杀不但是赎罪,还是责任。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角在一次车祸中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其他人,从此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想用自杀来赎罪,决定在自杀前帮助他人,他遇到了一个有心脏疾病的女人,他们彼此爱上了。女人在等一个愿意捐献心脏的志愿者,如果等不到,她就会死。她等到了。威尔.史密斯不但把心脏捐献给了她,还把自己的其它器官也捐献给了其他人。当然,一个没有心的人,只能是死人。

 

这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感人的自杀。看完电影我没有流泪,有些感动促进你的泪腺分泌,有的感动则促进你的突触递质分泌。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我鄙视那些毫无意义地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你真的很勇敢么?懦夫!

 

小说里的自杀

在小说《海上劳工》里,吉利亚特爱上了美女黛吕西特。正好黛吕西特老爹的船在海上出事,只剩下价值昂贵的蒸汽机还可利用,老爹放出话来,谁去海上把机器救回来,就把女儿嫁给他。吉利亚特千辛万苦救回机器,却发现黛吕西特爱上了别人。吉利亚特不愿意强人所难,背着老爹做主把黛吕西特嫁给了情敌,目送两人乘船离开,然后在潮汐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郁闷的自杀。吉利亚特可能有“抑郁症”或“自闭症”。由于他是个怪人,所以岛上的人都不大待见他。当你为所爱的人付出了所有却又得不到,当你亲手把你的爱人送到情敌身边,而你又很难被身边人理解时,也许自杀是唯一的解脱。

 

每个人都可能自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吉利亚特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他的自杀让人同情。那些丢下妻儿老小自杀的人,只会让人鄙视。你真的很勇敢么?懦夫。

 

他们为什么自杀

自杀的原因有很多,除开精神疾病患者外,有相当一部分自杀起因于挫折。

当人受到挫折[1]后,会有一定的应对方式,不成熟的人比较容易采取退行、自戕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有些人失恋后酗酒,其实就是一种自戕。自戕的极端就是自杀。

 

在青少年决定自杀的决策过程中,责任心和归因风格很重要。很多青少年自杀往往是因为觉得“考试失败了对不起父母”,这实际上在回避矛盾和回避责任。归因风格是很多时候青少年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过错归咎到自己身上,并认为结局无可挽回,自己无能为力,于是选择了走极端。

 

可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自杀是因为这些原因。

如果家长过于严厉,比如孩子没考99分都要被打,那么孩子一帆风顺的考上大学却因为水土不服要补考,那么孩子根据过往的经验,估摸自己小命不保,得,自断经脉算了。这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树立了不正确的责任心和归因风格造成的。责任心也好,归因风格也好,都是可以塑造的,都是可以在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的帮助下塑造的。我们目前没有做好,只是因为我们没做好,不是不能做好。

 

很多家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确实不了解大学生,就好像大家并不了解自杀一样。

 

对自杀的错误理解

这是关于自杀的一些误区,虽然来自网上,但我仔细核对过专业书,是完全吻合的。(出处:放心医苑网

1.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与一个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可能使其产生相信的感觉,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缓解他们的压力,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控制。

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正自杀

事实上大量的自杀身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4.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事实上仅有小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病。他们大多数人是处于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深深的失望、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

5.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不过是想要逃离那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还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6.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

7.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么克服这种想法,要么寻求帮助,要么死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就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8.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威胁可能结束

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时候。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未遂后出现欣然期。

9.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作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10.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

事实上有些自杀是冲动行为,另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

 

方法比意愿重要!

如果你仔细研究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你会发现,很多自杀行为是本可以预防的。青少年自杀行为凸现的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次是学校的不专业。尽管很多学校都配了心理辅导老师,但人力不够,杯水车薪,防不胜防。这种被动的方式效果不会很好,因为一个突然想自杀的人很难跑来找你说我要自杀,尤其是他没有心理健康意识时:他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方法不是等着同学上门咨询,而是通过讲座、培训、在同学中发展心理辅导员等方式,让同学们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每个班的同学中都有一个接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同学(志愿接受),有他关注同学的心理健康,倾听同学的心声,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不是打小报告),可以肯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悲剧发生。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把事情做好,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方法。

 

不要浪费粮食!

最后,批评一下Neil同学的观点。Neil同学认为自杀者勇敢:“而我剩下的也只有敬仰,对自杀者勇气的敬仰,至少,人家有勇气面对死亡。

我说,像《七磅》那样的自杀者,我确实得敬仰他。但中国自杀的大学生嘛,我同情则有之,敬仰是万万没有了。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负责任。

第一,你无权在你还没有回报父母养育恩时就结束你的生命。

第二,你接受了9年义务制教育。你的学费和社会给你的投入是不成比例的。你还没有回报社会就结束生命,你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第三,每年大学的录取人数是一定的。你上学了,一定有人上不了学。你上学了,还没成才就自杀,等于这个名额就是白费了。你占用了别人上大学的名额又浪费掉,对他人公平么?如果你不浪费掉这个名额,很可能这个因一分之差而失去机会的人就可以顺利读完大学,为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你要死,你早点死,最好别从娘肚子里出来,免得浪费粮食。死亡确实很难面对,但只怕对于有的中国人来说,更难面对的是责任。如果你们真的觉得自己了不起,那就给我哪里跌倒了哪里爬起来,不要像个懦夫一样逃避你们应该面对的责任!

 

我感觉近来社会有逃避责任之风。大学生自杀的责任缺失不单是他们的不成熟,也是他们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带给他们的。政府从来不认错,这实际上也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大学生从家庭、学校和社会里学会了不负责任,但当他们不想负责任又必须要面对责任时,矛盾冲突下心理不成熟者很容易选择最简单直接的逃避方式。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浪费粮食。

 

[1]参考这本书: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19879.html

上一篇:脑子停转之日
下一篇:暂别(有音乐)
收藏 IP: .*| 热度|

9 徐磊 刘玉平 王秀萍 刘进平 曹广福 肖重发 杨秀海 迟菲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