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案头现在摆了四本基本上毫不相干的书刊,按他们将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科幻世界》杂志2008年第2期、《道德经讲义》(桐柏宫道院出版的古籍)、《人的意识》(英Susan 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等译校)和《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著,第2版)。四本几乎不大相干的书刊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在一个月内先后被我得到,再因为机缘巧合被我发现了一些相通的内容。拿来作为我系列文章《心外有物》的开宗第一篇,再合适不过。
《科幻世界》与自由意志
《科幻世界》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科幻期刊,我每期必买。《科幻世界》最近两年在封面都会刊登一篇科普文章,大都图文并茂,深入浅出。2008年第2期刊登了署名“姬十三”的朋友的文章《自由意志,真或幻?》。
什么是自由意志?简而言之即是意在行先。
“1983年,67岁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心理学教授本杰明.里贝特在《脑》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他所做的实验:‘里贝特找来一些志愿者,用脑电记录装置监控他们的脑电活动,然后给他们下达指令,无论何时,只要其念头,就动动手指。’”这个实验就是要探索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
“按照一般逻辑和尝试,这个实验中人的行为模式大概是:‘意识决定行动→相关脑区活动,运动皮层发出指令→手指动’。”
实验的结果让人大迭眼镜。“脑电记录装置显示,当志愿者‘意识到自己要动手指时’,大脑早已发出动手指的指令!”在这个实验中,“先出现‘相关闹区活动,运动皮层发出指令’这个事件,大约过了300毫秒以后,才出现‘意识决定要动’,接着又过了200毫秒左右,‘手指动’了。”(虽然某一个大脑活动总体来说是整个大脑的协同结果,但相对来说某一项特定的活动还是对应于不同的大脑皮层。某一部分区域大脑活动时,通过脑电等装置可以观测到。这些结论得到了心理学界和神经生理学界公认。)
在这个实验中,活动被分为三个方面:作为‘自由意志’的意识、无意识的运动皮层指令和相应器官的动作。因此,自由意志是否广泛存在的分歧就在于,到底是意识先发出指令再传递给无意识,还是无意识先发出指令再同时上下传递。见下简图:
里贝特的实验在学界众说纷纭,肯定有值得推敲之处,不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倒也合理。
设想在一个温度适宜,有点清风、空气中散发着青草香的中午,一个人至少可以同时感受到:嗅觉(青草香)、触觉(风吹过皮肤带走温度的感觉)、视觉(柔和的阳光)、听觉(隔壁家的二傻子在唱‘村里有位姑娘叫小芳’)甚至味觉(还在回味刚才吃过的水煮鱼)。事实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外界信息,甚至在睡梦中。然而,一个人通常只能同时‘意识’到一两种主要的信息。所谓的鸡尾酒效应即是,在人声鼎沸的鸡尾酒会上,张三站在会场一角,而会场另一角某人以不大的声音叫‘张三’,尽管这个声音在其他人听来完全淹没在闹哄哄的觥筹交错声中,它仍然可以漂洋过海般被张三清楚的听到。从声学的原理看,这个声音不可能比其他声音更引人注意,因为它并不比环境的声音更响亮或者更怪异;它只对特定的人起作用,唯一的解释是张三对自己的名字比其他人要敏感得多,他的大脑在处理过程中,优先把这个信息交给意识,让意识去处理。一般地,我们有下图:
前面三个过程没什么好说的,稍微提一点的是任何一个感觉过程都伴随着物质或能量的交换,所以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物理过程。之所以不能把心理问题划归为物理学问题,除了大脑神经系统的极度复杂外,还有深厚的哲学原理。
值得玩味的是中间那个画着大红问号的黑框,我们不妨把它看成一个黑匣子。这个黑匣子肯定存在,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黑匣子,所有的信息都会立即被意识所感受到,大脑顿时会乱成一锅粥,人很难做出决策:他必须要在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中选出一个最为重要且紧急的,马上解决,而当他的大脑拥挤着各类信息时,单判断哪个信息最为重要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然而现实是我们的意识总是能够无视绝大部分无关信息,重要的信息总是能马上进入意识中。鸡尾酒效应正好证明了这个问题。唯一的解释是,在各种信息进入意识之前,有一个机制对信息的重要性做出了初步判断,然后过滤掉了大量的不重要的信息。
我记得那个‘一滴蜜糖’的寓言:一个渴得半死的人在沙漠中遭遇了一群狼,慌乱中掉进了一个枯井,却发现井底盘着一条毒蛇,还好抓住了井中伸出来的一条树根,要命的是,一只老鼠不断咬树根,眼看数根就要被咬断。就在这上有恶狼,下有毒蛇,进退维谷的境地,此君忘记了一切危险,尽力的去迎接那树根上掉下来的一滴蜜糖。
一般来说,意识只能同时处理一个问题,双手互搏,左手画圆右手画方难学就在于此。
围绕着那个黑匣子,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和模式。什么瓶颈理论、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知觉选择模型、中枢能量理论、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没有哪个理论被最大限度的接受,当真是众说纷纭。从这个角度上说,心理学界没有牛顿定律也没有相对论。
不管那个黑匣子做了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的心理活动亦即大脑活动过程中,意识只是冰山的一角,大量的活动是无意识活动。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也能理解无意识活动的重要性。成年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全身重量的2%,确实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其能量消耗占到全身消耗的20%,典型的小个子大胃口。你大概认为,思考问题一定会消耗很多能量吧。但科学家经验地发现,大脑在进行认知活动、也就是有意识的活动时,跟静息状态比只增加了1%-2%的能量消耗。静息状态下干嘛要消耗那么多能量呢?这个被称为“脑的暗能量”的问题一直没有答案,不过人们推测,这个现象可能正是说明了人脑的绝大部分决定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的。”
一般来说,大家倾向于认为意识比无意识聪明。“然而,2006年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迪克赫斯在《科学》杂志上刊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付复杂问题时,意识不见得比无意识‘聪明’。迪克特赫斯在其中一个实验中,要求志愿者从四辆汽车中挑选出优点最多的一辆。在电脑屏幕上,志愿者可以看到对汽车特征的描述,但这些文字只停留8秒钟;接着,一般志愿者被允许有4分钟仔细思考时间,而另一半志愿者则去做一些难度很大的猜谜游戏,其目的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继续思考汽车的事。随后,这另一半志愿者被要求快速挑选出合适的汽车。结果很有意思:如果这些汽车的特征区别只有4项,那么仔细思考的志愿者会表现得比较好;而如果汽车的特征区别达到了12项之多,那么获胜的则是不假思索的那些志愿者。这个实验似乎说明,情况越复杂,“无意识”越占优势,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平常的认知。迪克特赫斯解释说,可能“无意识”在融合大信息量方面更具优势——他甚至建议说,如果你有重大决定要做,在掌握了信息之后,不妨干脆放开手做点别的事,分散注意力之后再回过头来做个决定,让“无意识”为你做主。”
那么,自由意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拥有最后否决权。在法国认知科学研究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安吉拉·西里古德的实验发中发现,从‘意识’到要做动作到最终做了动作,两个事件中间相差了200毫秒的时间,他认为这是““意识”判断并作出决定是否要叫停的时间;一旦有必要,‘意识’就会快速制止这个行为。”所以,“这是“意识”判断并作出决定是否要叫停的时间,一旦有必要,它就会快速制止这个行为。”
虽然连意识的本身神经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乃至哲学家都还没有研究清楚,更不要说无意识--大家都还只是稀里糊涂;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意识肯定存在,而且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弗洛伊德和荣格只不过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注:本文加双引号的部分皆为原文引用姬十三先生文章《自由意志,真或幻?》,在网上有无图的原文,见链接:http://webnews.cn-bbs.org/article//cn.bbs.culture.sci-fi/3138。之所以全文引用,是因为在后面的文章和几个巧合中,要用到我写的这篇文章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全文引用就凸现不出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