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量表咋编制?先设计题库 精选

已有 13037 次阅读 2022-2-25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许多人对心理学的期望可能是,心理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通过这样的工具进行测量,就可以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特点,甚至就可以把自己或他人归为特定的类型。从而,心理学中的测量工具,特别是量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同时,不少人更可能好奇:五花八门的心理测量工具是如何编制出来的呢?

显然,编制规范的心理测量工具需要一些具体的步骤。如果了解并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做,那么,人人都可以编制心理测量工具。在具体研究和应用中,往往把问卷、量表、测验当成可以替换使用的术语。不妨以量表为例,介绍编制心理测量工具的一般步骤。

编制一个原创性的心理量表,自然需要清楚这个量表是用来测量什么心理或行为特点的,也就是说,编制量表,首先得明确测量目的。以此为基础,编制量表包括设计题库、编写题项、量表组织、预试分析、质量检验等5个重要步骤。这里介绍编制蓝图的情况。

编制量表的第一步是设计题库。题库由题项组成。所谓题项(item),亦称为题目。创建的题项能使研究者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出于研究目的,一个量表通常旨在测量一个特定的心理现象(比如,智力、人格、态度),研究者希望用之与其他测量指标(比如,年龄、性别、其他心理现象)进行比较。因此,研究者应当确保自己编制的题项是合适的。

编制量表时,开始应当拟定量表的测验说明,也就是量表的测量蓝图。可用一个矩阵表述这个蓝图,研究者据此把量表分成一些主题(亦称“内容领域”)以及这些主题可能被体验的方式(称为“表现”)。

有些主题可能比其他主题更重要,因此,研究者可能想多编制一些这样的题项。类似地,各种表现也可能有不同的权重。总的来说,研究者需要编制较多的题项,因为在预试之后,需要删除一些题项。

Rust & Golombok1989)建议,开始编制的题项要比最后量表中出现的题项多出50%。初始的题项合在一起,即为题库,研究者从这些题项中选择最后的题项。当然,究竟编写多少题目为宜,其实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刻意过多编写题项,反而说明原来的不少题目都是没用的或不良的。

例如,许多学校都会有一些明星级的教师,可以编制一个用以考查明星教师的量表。这个量表就好包括明星教师的多种属性,例如,他们作为权威人物和角色模范的属性,这些形成了测验说明的“内容领域”(见表1)。这个量表中的关键内容领域是“作为魅力人物的讲师”,因此,它的权重就比其它“内容领域”的权重稍大。

image.png

这个量表的“表现”是学生与其明星教师的互动,包括认同性、亲密性等,它们的权重是一样的(见表2)。

image.png

原初题库中的题项数目取决于矩阵里每个单元的权重。Rust & Golombok1989)认为,研究者所需的总的题项至少得有12个,但是不要多于被试能够回答的题项数目。例如,假设研究者在购物中心或大街上给购物者分发问卷,请示回答,那么,如果题项多于15个,未完成率就会很高。如果是通过邮件进行的调查,被试可以在空闲时间完成,那么,就可以包括5050多个题项。

计算出每个“内容领域”的题项数目,然后乘以表现的权重就可以得到每个单元的题项数目。假设计划为明星教师量表的题库编制40道初始题项。使用百分比的权重,确定为“魅力人物”内容领域分配10个题项,其他各个内容领域均分配6个题项。各种“表现”的权重都是一样的,因此,每种“表现”的题项均为10个(见表3)。显然,单元格里的数字计算出来可能不是整数,那么,每个单元格里的数字是所需题项数目的最小值。额外的题项可以自由分派到任何单元格里,只要行与列的总和是相同的即可。

image.png

总之,编制心理量表,开始需要拟定量表的测验说明,从“内容领域”“表现”两个方面,确定编写题库的题目数量。有了这样的蓝图,后面一步就是编写题项。具体情况,后文介绍。

参考文献

Rust, J., & Golombok, S. (1989). Modern Psychometrics: The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nd ed.). Florence, KY: Taylor & France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27051.html

上一篇:心理测量法,术语各不同
下一篇:量表的关键,在于编题项
收藏 IP: 116.1.48.*| 热度|

20 王平平 侯丹 李世斌 杨韩 宁利中 范振英 黄永义 张晓良 王安良 曹俊兴 孙颉 李东风 钟定胜 杨正瓴 张俊鹏 何应林 张鹰 李毅伟 马鸣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IP: 49.187.152.*   回复 | 赞 +1 [5]谢钢   2022-3-1 18:20
从李老师的关于心理学研究的问卷调查的系列博文可以看出您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且经验丰富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个科研领域的困难度与现实操作的局限性。
回复  谢老师好:感谢您的评论!我也只是在学习。
2022-3-1 22:0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回复  我对社会科学的问卷调查与相关的对人的行为或成绩表现的测量研究有那么一点认识是因为学了一点用 R软件做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的模型的东西。在我做统计咨询的过程中,不断有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的老师学生询问如何用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的模型分析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开始想把IRT模型搞搞清楚,好长时间都不得要领。后来,按着以下的几本参考书,吭哧了半年多才搞出了一个用 R软件做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的模型分析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的短训班的讲义与相关的R代码。是这个过程让我多少知道/体会到了对人的行为或成绩表现的测量研究是怎么一回事。与李老师相比,我的经验仅仅局限于用统计模型分析数据。
我学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的模型用的主要的参考书:
[1] Paul Kline. A Handbook of Test Construction: Introduction to psychometric design (1986).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 David Andrich & Ida Marais. A Course in Rasch Measurement Theory: Measuring in the Educational, Social and Health Sciences (2019). Springer.
[3] Christopher D. Desjardins & Okan Bulut.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Psychometrics Using R (2018). CRC Press。
另外,关于行为科学家对统计假设检验的质疑的这本书 也让我受益颇多:Beyond Significance Testing: Statistics Reform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Second Edition, 2013年出版),作者 Rex B. Kline。
2022-3-3 17:572 楼(回复 1 楼) 赞 +1 | 回复
回复  谢老师好:感谢您的情况介绍和推荐资料!我想,许多学科,特别是心理学,非常需要听听来自其他学科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其实,我对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的学习也很有限,不少原理也只是了解,甚至是曲解。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我乐意不断学习。
2022-3-4 22:343 楼(回复 2 楼) 赞 +1 | 回复
IP: 119.129.50.*   回复 | 赞 1 +1 [4]李东风   2022-2-27 11:15
可悲的是,不少人明知一些题目问不出真正的东西,却拿来做研究写论文。只要量表,问卷出自某位“名人”,便可拉大旗作虎皮
回复    
2022-2-27 14:06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回复  感谢李老师评论!的确存在这种现象。
2022-2-27 19:552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9.129.50.*   回复 | 赞 +1 [3]李东风   2022-2-27 11:12
问卷题目带有倾向性,诱导性的太对,得出的结果说服力就必然差。
回复  太多
2022-2-27 11:2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回复  您言之有理! 心理测量中存在一些不合适、不合格的问卷。
2022-2-27 19:502 楼(回复 1 楼) 赞 +1 | 回复
IP: 119.129.50.*   回复 | 赞 +1 [2]李东风   2022-2-27 11:10
凡是人设计的,都不免带有主观成分。
回复  谢谢李老师!您说得对。同时,如果一种测量工具不是人设计的,例如,是机器设计的,那么,机器却是人设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测量工具,包括测量物理属性的测量工具,都有人设计的基础。
2022-2-27 19:49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7.153.27.*   回复 | 赞 +1 [1]黄永义   2022-2-27 09:10
  
回复  诚挚感谢黄老师!
2022-2-27 19:46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5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9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