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内隐测量好?理论难协调 精选

已有 6543 次阅读 2021-12-29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强调言行一致或知行合一。如果不特别说明,言行或知行,其实就是专指道德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道德情形,可以用道德人格来表征。人们一般都把自己描述成是一个体贴的、无私的、道德的人。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道德行为却与外显自我描述不一致。

自我描述和实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可以用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双加工或双系统理论框架来协调。这类模型区分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外显加工是从规则学习发展而来的,以命题思维和三段论推理为基础,以真假的方式进行评价。大多数自我评定的态度、自我概念和人格测量,都利用这些命题过程,从而,可以称为直接或外显测量。内隐加工以心理结构的联想自动激活为基础,是从联想学习发展而来的。当然,内隐加工也可能来自重复性规则学习,即这样的学习最终成为记忆中的联想结构。

在人格领域,研究者考察焦虑、害羞、成就动机等的内隐测量。如预期的那样,相对不受自我表现偏差影响的自发行为,可由这些内隐人格测量指标独特地预测;而外显自陈特质测量指标与更精细和反应性标准相联系。在道德和道德行为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分离,即,与道德有关的外显特质,比如谦虚,可能由自陈的道德标准更好地解释,而道德自我概念的内隐测量,可能与不道德行为的具体情况联系更多。

在一篇论文中,研究者(Perugini & Leone, 2009)开发了一种道德/不道德自我概念的内隐联想测验,并把相应的测量结果与道德人格的直接自评结果一起使用,预测真实的和假设的道德行为。该文报告了两项研究,显示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价值;同时,该文也意外地对已有研究提出了挑战。

在研究一中,有效被试为45名英国大学生。结果发现,内隐与外显道德测量的相关(.16)不显著,作为外显测量的诚实/谦虚,与自我欺骗有实质性相关(.54, p<.05)。自我道德和内隐联想测验,与社会赞许性的两个成分相关不显著(分别-.05-.06),而社会赞许性的两个成分相关显著,r=.51, p<.05

实验中,把色子出现红脸设置为被试从事负性结果的任务。由于对色子作了手脚,红脸出现的百分比是82.2%,意味着37名被试报告色子结果时,存在欺骗的诱因。对于这37人,有6人(16.2%)报告色子是绿色的,即进行了欺骗。欺骗行为与内隐联想测验的相关显著(.37, p<.05),与诚实/谦虚的相关不显著(.1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道德和内隐联想测验能够独特地预测欺骗行为(B=3.22, SE=1.65, p=.051),诚实/谦虚不能预测欺骗行为(B=-0.09, SE=0.91, p=.923)。

在研究二中,被试是111名意大利人,采用故意多给一张彩票的方式考察被试的道德行为。此外,还考察了假设的道德行为情境。结果表明,留下多余彩票的被试为50人(45%),归还多余彩票的被试为61人(55%)。平均而言,归还彩票的时间为3.85秒(SD=1.97),表明产生道德行为是相当快速的。自我道德的内隐联想测验能够显著预测归还彩票行为,而诚实/谦虚量表得分能够显著预测假设情境的反应。自我道德的内隐联想测验与诚实/谦虚的相关系数为.12,不显著。

研究二的结果推广和拓展了研究一的结果,为自我道德和内隐联想测验效度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特别地,自我道德的内隐联想测验,采用与研究一不同的行为,显示了预测不道德行为反应的能力。

实际上,两个研究有更微妙的发现。在研究一中,对色子的欺骗是一个“主动的”不道德行为,此时,“行动”是不诚实的选择;在研究二中,不归还多余的彩票是一种更为被动的不诚实行为,此时,“不行动”是不道德选择,而行动是道德选择。因此,研究一和研究二的不道德行为比率是有差异的,即,对于主动不道德的情形,只有16.2%的被试欺骗;对于被动不道德,有45%的被试没有归还多余的彩票。

同时,这篇文献也显现了一个值得挖掘的理论问题:内隐道德自我概念与外显道德自我概念之间没有关系。如果内隐道德自我概念与外显道德自我概念都是道德自我概念,二者怎么能够没有关系呢?这样的结果,怎么从道德本身的理论来解释呢?如果二者之间有显著但低的相关,就能在理论上协调了。然而,现有研究结果却不是这样的!二者之间没有关系,似乎表明人们都是道德分裂的,即,外显的与内隐的道德之间存在分离。

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结果,其实也质疑已有的许多道德心理学研究——在那些研究中,都是外显测量道德自我概念,而非内隐测量道德自我概念。无论如何,本文引出了一个的、值得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Perugini, M., & Leone, L. (2009). Implicit self-concept and moral a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 747-75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8736.html

上一篇:预防抑郁症,效果有几何?
下一篇:信号检测论,或有大作用
收藏 IP: 202.193.15.*| 热度|

9 杨正瓴 王平平 马鸣 李学宽 郑永军 陆仲绩 孙颉 李毅伟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