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已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这至少表达两层意思:其一,我国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二,学生的抑郁症问题,显得不容乐观。就抑郁而言,其他国家的情况又怎么样呢?一篇论文(Twenge, Haidt, Blake, McAllister, Lemon, & Roy, 2021)提供了重要信息。
由该文可知,2012年后,美国、英国、加拿大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不断上升;然而,此前的抑郁和孤独水平几年、几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显然,上述3国都是英语国家、欧美国家,研究者自然想考察更多国家的情况,看看这种趋势是不是世界性的?特别地,是不是与经济状况、技术使用、家庭规模等因素有关呢?
为了考察这个问题,研究者(Twenge etal., 2021)使用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库中的数据。在这个数据库中,含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1,049,784名15、16岁学生(51%为女生)在2000、2003、2012、2015、2018年填写的一份学校孤独感问卷的结果。这份问卷包含6道测量学校孤独感的题目。
学校孤独感(school loneliness),反过来,也称为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或学校联系感(school connectedness),是已知的青少年安宁和抑郁的预测因子(Mahon, Yarcheski, Yarcheski, Cannella, & Hanks, 2006)。心理安宁、孤独、抑郁与生活质量、工作生产率等有关。
研究者发现,使用PISA数据库的已有分析,集中于教育方面,而非孤独感的趋势。这样一来,现有的唯一全球性教育调查中包含的这一学校孤独感测量,就成了评估青少年孤独和抑郁水平是否存在全球性上升的关键。由于考察心理健康的研究往往使用二分类别(比如,抑郁症与非抑郁症),而非平均水平,因此,描述孤独感高的青少年数量也是重要的,这样的青少年可能属于风险人群。
研究者认为,除了考察孤独感的趋势范围,考察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趋势,有助于确定哪些文化变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任何趋势存在共变关系。当然,这样的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实际上,开始于2012年的青少年孤独、抑郁水平上升,可能与数字媒体(比如,智能手机和社会媒体)使用的增多有关(Luby & Kertz, 2019),因为2012年是大部分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的第一年(Twenge, Martin, & Spitzberg, 2019)。
结果显示,对于涉及的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6个国家所测学生的学校孤独感在2012-2018年间上升;在世界范围内,2018年学校孤独感水平高的青少年是2012年相应人数的近2倍;女生孤独感的上升幅度大于男生。在多水平模型分析中,当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使用程度高时,学校孤独感也高。作为对照,高失业率预测更低的学校孤独感,收入不平衡、GDP、总生育率(家庭规模)与学校孤独感相关不显著。学校孤独感与负性情绪正相关,与正性情绪、生活满意度负相关,说明学校孤独感对青少年的心理安宁有广泛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在数字媒体上花费时间更多的个体,更可能孤独、心理更不安宁(Primack et al., 2017),也有研究只是发现了小效应或零效应(Orben & Przybylski, 2009)。这些研究是在个体水平考察数字媒体与孤独感的关系。而最新的这项研究表明,数字媒体使用在群体水平上也与青少年的孤独感有关。
毫无疑问,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伴生其他很多后果。例如,随着智能手机在2010年代的普及,美国青少年彼此直接互动的时间更少,使用数字媒体的时间更多(Twenge & Spitzberg, 2020)。由于数字媒体产生的情感密切性不如直接互动时产生的那么多,其结果就是近年来孤独感的上升。
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抑郁问题,并非个例,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也是正当其时。在我国,人们关注青少年使用手机问题,重点往往是担心青少年沉迷于手机而影响学习。显然,使用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心理健康,比如,孤独和抑郁水平升高,心理安宁水平降低。不允许青少年使用手机是不现实的,否则,他们的剥夺感将会增大。因此,如何使青少年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上有更多获得感,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也是特别值得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Luby, J. & Kertz, S. (2019). Increasing suicide rates in early adolescent gir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sex disparity in suicide: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JAMA Network Open, 2, e193916.
Mahon, N. E., Yarcheski, A., Yarcheski, T. J., Cannella, B. L., & Hanks, M. M. (2006). A mate-analytic study of predictors for loneliness during adolescence. Nursing Research, 55, 308-315.
Orben, A., & Przybylski, A. K. (200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ocescent well-being and digitial technology use. Nature Human Behavior, 3, 173-182.
Primack, B. A., Shensa, A., et al. (2017). Social media use and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young adults in the U. 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ative Medicine, 53, 1-8.
Twenge, J. M., Haidt, J., Blake, A. B., McAllister, C., Lemon, H., & Roy, A. L. (2021). Worldwide increases in adolescent lonelines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93, 257-269.
Twenge, J. M., Martin, G. N., & Spitzberg, B. H. (2019). Trends in U.S. adolescents’ media use, 1976-2016: The rise of digital media, the decline of TV, and the (near) demise of print.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8, 329-234.
Twenge, J. M., & Spitzberg, B. H. (2020). Declines in non-digital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Americans, 2003-2017,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50, 363-36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