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讨论很难写?只缘没上道 精选

已有 7586 次阅读 2021-12-23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论文,讨论部分是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也最能展示作者的素养与水平。如果阅读我国的心理学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很容易获得这样的印象:与引言部分的洋洋洒洒相比,讨论部分往往是少之又少。特别地,很多论文的讨论,要么是对结果部分的亦步亦趋,要么是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解释。其实,很多作者也深感讨论部分很难写。显然,任何事情都有门道,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也是这样。看看行家是怎么写的,能够快速让人明白论文讨论的写作门道。

下面,仍然采用上篇博文所用的论文Carlo, Mestre, Samper, Tur, & Armenta, 2010,观摩讨论的写法。从引言直接跳到讨论,略掉方法和结果部分,难免会影响阅读。不过,即使全文呈现,也还是可能不理解某些专门术语,从而,只看结果的不利,或许并不是很明显,何况,文末有参考文献,真正想阅读全文的,可以自行下载原文,对照学习。

关于观点采择、同情、亲社会道德推理、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之间的纵向关系,研究结果的整体模式与预期的一样,即使控制了SES(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如此。总的来说,社会道德认知(观点采择、亲社会道德推理)与社会道德情绪(同情)对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有预测效应。这些发现与社会道德认知和情绪可以预测道德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观点采择与同情、亲社会道德推理均有关,同情与亲社会道德推理正相关。当攻击与亲社会行为的先前水平作为附加的统计控制进入模型时,整个模式会变得更弱,暗示这些变量的高稳定性影响了社会道德认知对这些行为1年后变化的预测效应。

总之,这些发现支持以前的理论,即同情与观点采择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此外,这些结果表明同情能引起更高水平的关心性道德推理,对道德行为也有直接效应(Eisenberg, 1986; Hoffman, 2000)。并且,虽然如一些学者(例如,Feshbach, 1987)指出的那样,有时通过观点采择会伤害别人,但是,这样的特质通常能够促进亲社会性、抑制对他人的伤害。还有,观点采择与同情的关系密切,提示观点采择是同情的一个重要维度(Batson, 1998; Davis, 1983; Eisenberg, 1986; Hoffman, 2000)。虽然关系不是很强,但是,观点采择与亲社会道德推理之间也存在边缘显著(p<.10)的正相关,这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即理解他人的社会情境,能促进更高水平的道德推理(Kohlberg, 1984)。

关于亲社会道德推理的这些研究发现是混杂的和较弱的。亲社会道德推理与1年后的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但是,与1年后的攻击行为只有边缘显著(p<.10)的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亲社会道德推理对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预测效应,被观点采择和同情的效应显著地减弱了,因为观点采择、同情也与亲社会推理相关。已有研究发现,亲社会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类似的弱的效应(Eisenberg et al., 2001)。不过,关于亲社会道德推理与攻击之间关系的研究就非常少了。或许,其它形式的道德推理(比如,禁律定向的道德推理)更能预测违犯行为。即,青少年对是否违犯规则或法律的两难情境的思考,而非他们是否帮助他人或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另一种可能是,预测效应的大小不同,系因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取决于道德行为的具体形式。某些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可能需要更多思考性的决策(比如,代价与收益分析),而像在清楚的紧急情境中帮助别人这类形式的助人行为,可能不需要思考性决策。例如,当选择向一个慈善组织捐款时,个体可能考虑不同慈善组织的各种优点与缺点。然而,如果有人看到别人明显处于身体受伤的痛苦之中,那么,对亲社会反应来说,认知过程(比如,道德推理)可能不如同情这么相关或必要。类似地,在预测不同形式的攻击行为时,社会道德认知可能更不相关(比如,冲动的、愤怒的攻击)或更相关(比如,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攻击)。的确,研究者已经报告了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定的社会认知相关因素(Carlo, 2006; Coie & Dodge, 1998)。此外,用神经成像技术的新近研究,支持道德任务的具体特征激活不同情感与认知脑区的观点(例如,Greene, Sommerville, Nystrom, Darley, & Cohen, 2001)。因此,关于社会情绪与认知作用的理论争议可能受益于集中在识别从事社会认知与情绪道德过程的情境。

近来,关于社会认知在道德功能中重要性的关切,通常集中于认知过程与方法问题的局限性(见Haidt, 2001),但是,以前及当前的证据显示,社会道德认知具有某些稳定的品质,有持久的结果(见Carlo, 2006; Eisenberg & Fabes, 1998)。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醒我们,社会道德认知在预测社会道德情绪与其他社会道德认知中有重要作用,并且,社会道德情绪也能预测社会道德认知(Hoffman, 2000)。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对社会行为具有跨时间的持久效应的事实,可能是因为这些特质的相对稳定性,而这些特质的稳定性则是由于稳定的生物因素(例如,气质)、心理过程(例如,道德自我感)和社会化过程(例如,相对一致的家庭、同伴、媒体经验)(见Carlo, 2006)。最近的工作已经开始集中于道德身份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并且有证据表明,社会道德认知是道德身份的核心因素(Hart, 2005; Narvaez, 2005)。因此,积累的证据显示,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都是道德机能的有关层面。

一些方法学的问题限制了我们对本研究结果的自信。首先,本研究所用的测量均为自陈式的,从而可能有自我呈现偏差。其次,样本是由西班牙青少年构成的,因此推论必须限定在有类似特征的青少年。第三,虽然纵向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因果方向做出推断的能力,但是还需要采用多于两波数据来更好地检验这些模型,同时,也需要检验其他模型(例如,双向模型)。尽管有这些局限性,本研究还是有一些优势的。相当大的青少年样本和纵向方法,允许对社会道德认知和情绪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多元考察。这些结果表明,需要道德行为理论,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社会道德认知与情绪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最为相关的情境。最后,这些发现的整体模式与个体主义定向社会(例如,美国)总体的研究一致,因此,进一步说明了道德行为的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模型,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均是有效的。关于非西方、非工业化社会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推进我们对这些模型普遍性的理解。

该文的讨论也是共有6段,这里照例逐段略作提示。

第一段,概括研究发现。研究结果的整体模式与预期的一样”,回应引言部分。“总的来说”,从形式上保证对研究结果的描述是概括性的。通常,讨论部分不采用“这验证了假设1”或“假设2得到验证”这类表述。

第二段,联系已有文献。这些发现支持以前的理论”、“这与有关理论是一致的”,使自己的研究与相应领域的文献联系起来,或者说,使自己的研究汇入相应领域。其实,这里的具体表述并不太理想,该文的主体性明显降低。当然,这与该文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关,即,并不是真正创新性的研究,只用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在西班牙进行研究。

第三段,解释研究问题。其实,本段与第二段的地位几乎是平行的,但是,涉及的内容有所不同。

第四段,继续解释问题。另一种可能是”,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同时,需要使用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本段提到的理论解释,带有创新性,尤其需要引言部分未曾出现的文献来支持。

第五段,深入解释问题。“近来”,不仅便于引用文献,而且框定所论的范围,显示自己研究与新近研究的关系。经过比较可知,本段讨论的内容显得是更开阔的,可以认为,是漏斗结构的底部。

第六段,提及研究不足。一些方法学的问题”,说明主要从方法学上来描述研究不足。注意,这些不足并非致命性的。“尽管有这些局限性,本研究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这样的表述有些多余,但是,也反映了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最后一句,其实是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之,心理学实证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是有一定规则的,例如,先概括研究发现,再联系已有文献,解释研究问题,最后提及研究不足。讨论是理论层面的,因此,需要文献作为基础,不能用经验或臆想来代表文献。毫无疑问,要想合理而恰当地使用文献,前提依然是作者必须阅读并记住了有关文献。

参考文献

Carlo, G., Mestre, M. V., Samper, P., Tur, A., & Armenta, B. E. (2010). Feelings or cognitions? Moral cognitions and emotions as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 872-87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7908.html

上一篇:如何写引言?试看一例文
下一篇:结果咋呈现?还是看文献
收藏 IP: 202.193.15.*| 热度|

22 肖慈珣 孙颉 张晓良 李学宽 王平平 雷涛 李万春 尤明庆 杨正瓴 鲍海飞 黄永义 汤茂林 李东风 范会勇 宁利中 王安良 郑永军 杜永军 李毅伟 刘继为 姚伟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