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牵住牛鼻子,思路豁然开 精选

已有 8328 次阅读 2021-12-17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在此前的博文中提到,当前的心理学实证研究论文,通常都有若干个实验或调查。客观地说,有些论文的几项研究之间,步步推进、前后一体,逻辑自然是清晰的。同时,也有很多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几项研究明显是拼凑出来的。对于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就是研究者的思路没有打开,只能勉为其难地设计几项研究。如何才能在研究中打开思路呢?每个人的体会和经验肯定各不相同。我想,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是关键,这可以称为研究的牛鼻子,如果牵住它,就能豁然开朗,思若泉涌。

如何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呢?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系统地学习文献,二是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大家其实都知道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意义,只是学习的风格不同、思考的情形各异。这里介绍我的点滴收获,可能对有的人,比如研究生开展研究有所裨益。

我说的理论观念,主要是指研究者自己的理论思考及其成果,可以是很初步、很粗浅的理论见识,特别是有待检验的微小理论或理论层面的感悟。例如,若干年前,我在翻译道德判断的文献时,突然领会到:这类研究其实是在考察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那时才真正明白道德判断应当研究什么问题,也才真正理解一些文献考察的究竟是什么问题。我指导学生时指出,现在国外的道德判断研究,往往设计3个以上的实验,前面重点研究道德判断的现象,后面的实验进行相应机制的探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当前主流的道德判断研究,其实没有考察人们的道德水平,考察的只是道德判断的标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道德判断标准随着各种因素而变化的情况。联想到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论,我认为应当在道德判断研究中,区分人们道德的真实水平和道德判断标准。

如果从道德真实水平与道德判断标准来分析,那么,可以重新探索经典的电车问题和天桥问题。显然,如果把这两个问题分别看成一个实验的两种条件,那么,被试判断的结果反映了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的差异,在电车问题情境中,被试的道德判断标准更高;在天桥问题情境中,被试的道德判断标准较低。当然,电车问题和天桥问题都是两难问题,似乎很难从判断结果来评判道德水平的高低。不过,国外的研究倾向于认为功利论的道德判断是更成熟、更理性的。

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电车问题情境中,道德判断标准何以更高?在天桥问题情境中,道德判断标准何以较低?我认为是个体的卷入程度存在差异。从而,我找到了一个道德判断的调节变量:个体卷入程度。当个体卷入程度高时,人们的道德判断标准就低;当个体卷入程度低时,人们的道德判断标准就高。

Greene等区分的亲手与非亲手,反映的正是个体的卷入程度。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设计卷入程度不同的情况,从而预测个体将会出现具体的、确定的道德判断结果。当然,个体的卷入程度会影响情绪,个体卷入程度高时,引起的情绪也会更强;个体卷入程度低时,引起的情绪也会较弱。

已有研究考查情绪的卷入程度,可能把个体卷入程度用情绪卷入程度来笼统代表了。我认为,还是分开为宜。或者说,我可以考虑设计个体卷入程度不同,但情绪卷入程度相同的情境。

当然,我还可以把有关问题串起来考察,例如,研究个体卷入程度与个体道德自我的关系问题。个体在经典电车问题情境中的道德判断,是否为个体道德自我拔高的结果呢?在进行电车问题的道德判断前或后分别测试个体的道德自我,就可以开展实验研究,进行检验。

相应地,在天桥问题情境中,我可以诱发个体拔高道德自我(例如,进行身体洁净或想像身体洁净),预测被试将会做出更多的功利论判断。同样地,对于电车问题,如果降低个体的道德自我(例如,弄脏他们的身体或进行自我肮脏想像),那么,他们将会做出更多的道义论判断。

不过,是否用功利论判断与道义论判断这样的表述,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可以用我提出或重新诠释的概念(比如,卷入程度、判断标准、道德水平)来解释当前道德心理学研究的诸多现象与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道德判断理论。或者说,我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

据此,就是关于卷入程度,我就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例如,一种条件是遥远的地方的情境,一种条件是人们身边的情境,预测:人们对遥远地方的情境进行道德判断,标准会更宽松,人们对自己身边情境的道德判断,标准会更严格。

我可以继续考察:为了避免情感因素的影响,可以设计两种情境都是遥远地方的,一种情境距离个体1万公里,一种情况距离个体2万公里。预测:人们1万公里的情境进行道德判断,标准会更严格,对2万公里的情境进行道德判断,标准会更宽松。

我甚至可以在研究材料中明确告诉被试,情境中的人与你毫无关系,从而,使得被度的卷入程度尽量减小。如果对于被试间实验依然出现我所预测的结果,那么,就可以更为有力地检验我所提出的卷入程度理论。

当然,可以把研究材料中的距离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数字。例如,假设被试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游,发生的道德判断情境分别离他/1公里和5公里,他/根本看不见这些情境,让他/对相应的情境进行道德判断。

我又想到,可以将经典的电车问题和天桥问题稍做改造,反过来进行判断。例如,将研究材料的后面情节分别修改为:

“司机揿动了转轨按钮,电车改道,驶向岔道,撞死了岔道上的1个人。你认为司机的行为有多么不道德?

“天桥上的人把身体庞大的人推下天桥,后者挡住了电车,也被撞死了。你认为此人的行为有多么不道德?

同时,我还可以考察具名与匿名效应,即把司机、岔道上的人分为给出名字与不给出名字,设计更为精细的实验。

还有,如果我的个体卷入程度理论是合理的,那么,在电车和天桥问题中,将被判断的个体设计为别人或自己,也将出现特定的结果。以天桥问题为例,当被判断的个体为自己时,被试道德判断的标准将较低,当被判断的个体为别人时,被试道德判断的标准将更高。

由此可见,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我的思路已经打开,可以设计很多系列的实验——当然,需要更系统化和条理化。这里,我强调的是,只要牵住“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这个牛鼻子,研究思路必将豁然开朗,具体的实验或调查设计,也都将是自然而然的,根本不用挖空心思地去构想和凑数。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文献学习和问题思考,研究者可以形成新的理论观念。例如,我近来学习和思考道德账户问题,认为道德账户是一个有望统合道德判断的优秀概念。我在其他博文中已经提及,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镜头看待和研究世界,而每一个理论概念都是一个镜头,研究者可以也需要不同的镜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7041.html

上一篇:当初身便死,真伪复谁知?
下一篇:功利性倾向,与病态相关
收藏 IP: 116.1.48.*| 热度|

30 尤明庆 张晓良 王安良 王平平 范振英 李毅伟 吕秀齐 杨正瓴 陆仲绩 曹俊兴 徐长庆 晏成和 史仍飞 陈新平 黄永义 王启云 孙颉 刘秀梅 陈志飞 侯丹 李学宽 罗汉江 张鹰 李东风 宁利中 邝宏达 农绍庄 梁洪泽 鲍海飞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