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引文失当与引文技巧 精选

已有 7964 次阅读 2021-12-6 23: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阅读心理学论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句话后面括注了多条引文的情况。虽然不能简单地判断这样引文是错误的,但是,可以推测,这样引文通常是失当的。作者这样行文,大概是为了表明相应领域的研究非常丰富,或者是为了表明自己阅读过大量的文献。其实,作者这样行文,还有一种可能,即照搬已有文献中的引文内容——其他论文中是这样表述的,自己也这样表述,就像自己阅读过那些括注的文献一样。

如果作者引用没有直接阅读过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引用是转引,不应列为参考文献,宜用注释的方式表示。有的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求作者能够提供参考文献列表中任何文献的全文,说明作者把没有阅读过的论文和/或书籍列为参考文献的现象,曾经是十分普遍的。

作者应当清楚,引文的根本目的,是为自己的论证提供证据。通常,能够起到证据作用的材料有很多,作者需要对它们进行梳理,从而,使之成为充分而必要的证据。充分的证据,是指足以证明相应论点的有关材料;必要的证据,是指精准证明相应论点的有关材料。

由此可知,引文失当,可能是证据充分性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证据必要性方面的问题。从现实性来看,引文失当往往是证据必要性方面出了问题,论文引用了过多的文献,特别是关系不大的文献,或者属于重复性的文献。例如,在一篇论文(Veckalov, Zarzeczna, Niehoff, McPhetres, & Rutjens, 2021中有这样的句子

A 5-item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participants’ scepticism towards climate change (Lewandowsky et al., 2013; Rutjens et al., 2018).

它介绍一个量表的出处,引用两篇文献,这让人费解。显然,这一量表是2013年编制的,单独引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引用2018年的文献?想说明2018的文献修订了该量表吗?想说明该量表已经得到其他研究者使用了吗?同篇论文还有类似的句子:

We used the 16-item Climate Change Denial Scale (Hakkinen & Akrami, 2014; Jylha & Akrami, 2015), which taps into doubts about both the causes and the u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仍然是介绍一个量表,引用两篇文献。毫无疑问,2015年的文献没有必要引用。当然,作者这样引用,可能另有隐情——这里只是指出这种作法是失当的。

与此类似,在介绍一个概念时,有些论文也会引用不同的文献,并且是不同作者的文献。这就显得奇怪了,因为一个概念只可能是某一文献提出的,其他文献无非是引用,从而,把引用的文献也当成提出这个概念的文献,是奇怪而失当的。关于这个问题,中文的心理学论文,也经常出现,作者会把引介相应概念的中文论文也当成提出相应概念的文献来引用,自然也是失当的。

从论据必要性的角度讲,一般而言,同类文献不需要引用过多,更不需要全部引用。此时,引文的处理技巧是,用“例如,XXX2021)”这种形式。请看上文(Veckalov, Zarzeczna, Niehoff, McPhetres, & Rutjens, 2021中的一个例子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conservatism and climate change scepticism is a robust one (e. g., Hornsey et al., 2018; Rutjens et al., 2021).

由于这句话用了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因此,“例如”后面可以呈现两篇引文,但是,不需要呈现更多的引文。

对于介绍概念的引文,引用真正提出者的文献即可。如果其他文献的作者对相应概念作了修改或扩展,那么,应当用另一句话来表达,单独括注对应的文献。对于中文引介的外文概念,作者应当查找和阅读原始文献,直接引用原始文献,同时,介绍和引用中文文献。

如果确有需要,作者就是要穷尽有关的文献,那么,引用时的表述会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一例(Greene, 2015):

This playful open-mindedness was congenial to philosophers and philosophically minded psychologists seeking insight in to the problems of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Woolfolketal., 2006; Gerstenberg & Lagnado, 2010; Nahmias, Shepard, & Reuter, 2014; Young & Phillips, 2011), moral dilemmas (Bartels, 2008; Bartels & Pizarro, 2011; Duke & Bègue, 2015; Greene, Morelli, Lowenberg, Nystrom, & Cohen, 2008; Greene et al., 2009; Nichols & Mallon, 2006; Pastötter, Gleixner, Neuhauser, & Bäuml, 2013; Piazza, Sousa, & Holbrook, 2013; Strohminger, Lewis, & Meyer, 2011; Suter & Hertwig, 2011; Trémolière, Neys, & Bonnefon, 2012; Uhlmann, Zhu, & Tannenbaum, 2013; Wiechetal., 2013; Wiegmann & Waldmann, 2014), moral luck (Cushman, 2008; Gummerum & Chu, 2014; Hamlin, 2013; Young & Saxe, 2011), meta-ethics (Goodwin & Darley, 2008; Nichols & Folds-Bennett, 2003), the Knobe effect (Cushman, Knobe, & Sinnott-Armstrong, 2008; Uttich & Lombrozo, 2010), and the nature of the moral self (Bartels, Kvaran, & Nichols, 2013; Strohminger & Nichols, 2014).

这只是一句话,涉及道德认知研究的个主题,括注引用文献共计28 篇,它们是Cognition期刊2003~ 2015年发表的道德认知方面的所有论文。不难发现,虽然引用是合理的,但是,如此行文却会严重影响阅读。作者Greene是道德认知领域的研究专家,他自然关注Cognition等期刊发表的道德认知方面的论文,推测他全部看过上述引文,并对它们进行了梳理和归类。纵然如此,这样的行文还是显得别扭。如果是其他研究者来写呢?可能会更为别扭。

参考文献

Greene, J. D. (2015). The rise of moral cognition. Cognition, 135, 39-42.

Veckalov, B., Zarzeczna, N., Niehoff, E., McPhetres, J., & Rutjens, B. T. (2021). A matter of tim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and temporal distance contribute to the ideology gap in climate change sceptisic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78, 1017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5470.html

上一篇:文献综述与文献使用
下一篇:中介分析与内在机制
收藏 IP: 116.1.49.*| 热度|

25 王平平 王安良 黄永义 鲍海飞 李东风 杨正瓴 李学宽 檀成龙 赵春燕 晏成和 宁利中 张晓良 武夷山 尤明庆 张俊鹏 冯大诚 马鸣 潘发勤 任胜利 冯兆东 苏德辰 孙颉 张鹰 郑永军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