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生态效度:一个充满争议的效度术语 精选

已有 13618 次阅读 2021-6-26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一些心理学文献中,通常用生态效度来代替外部效度,甚至让人有意无意地觉得生态效度是一个比外部效度更好的术语。然而,情况却不是这样,生态效度这个术语是充满争议的。

如博文《外部效度:其他群体、其他情境、其他时间》已经提及的,外部效度涉及一项研究的发现推广到其他群体、其他情境、其他时间的程度。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把一种效应推广到其他情境的程度称为生态效度。但是,生态效度这个术语与其最初使用的含义已经有较大差异,从而也造成了较多混乱和争议。Coolican(2014)认为,生态效度这个术语的使用已经很广泛,甚至滥用到无用的程度了。那么,生态效度究竟是什么含义?又如何被滥用了?

其一,生态效度的最初技术含义。

Brunswik1947)把“生态效度”术语引入心理学,用来说明他研究的知觉问题,即表示一个近端(比如,视网膜)刺激与跟它有关的远端(比如,视觉对象)刺激之间的相关程度。这是一种带有技术性的用法。近端刺激是感觉直接接收的信息,例如,视网膜上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远端刺激是与个体接收信息有关的环境中的实际物体。如果个体知道这两条线段对应着与他/她距离不同的两根电线杆,他/她会把它们解释成同样长度的,只是一根比另一根离自己更近。这两条线段是有生态效度的,只要个体知道如何用学会的透视线索来解释环境中的刺激。也就是说,虽然视网膜上的这两条线段长度不同,但是,对个体而言则不像是不同长度的,因为个体是在其他线索的背景中来解释它们的,而其他线索告诉个体这两根电线杆之间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背景中,从个体知觉电线杆的角度讲,视网膜上的两条线段的生态效度是高的。

其二,生态效度的外部效度含义。

BrachtGlass1968)把生态效度定义为外部效度的一个方面,意指一种具体研究情境得到的结果推广到其他不同情境的可能程度。这种定义的言下之意是,实验室之外的真实环境比实验室的实验环境更复杂。在这种用法下,如果一种效应能够推广到更多的不同情境,就说这种效应显示了生态效度。这可以通过在不同情境中重复研究来定量地确定。换句话说,这种用法的生态效度是可以测量的。通过比较可知,在最初的技术定义中,只有刺激可称为有生态效度;在这个外部效度含义的观点中,生态效度所指的对象是一种效应,而非一项研究——毕竟,一项研究包括的内容更多。

其三,生态效度的流行版本含义。

生态效度的流行版本的含义,就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理解和使用的意思,即,一项研究对应真实生活的程度(Howitt, 2013)。在此语境中,生态效度高的心理学研究,具有一些典型特点,例如,研究材料是真实的(而非假设的)、研究环境是真实的(即,自然情境而非实验室情境)、研究任务是真实的(而非人为的)。这里的观念是,如果一项研究与现实生活越接近,研究者就越可能对现实生活有更多发现——这也暗示实验室不是真实生活。显然,这种流行版本含义的生态效度,是对这个术语的滥用,并且有轻视实验室研究之嫌,从而可能误导别人,特别是开始接触心理学的学生。

Coolican2014)认为,这个流行版本的生态效度术语是没有必要的,因为Brunswik1947)早就引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术语——代表性设计。KvavilashviliEllis2004)系统考察过生态效度的最初技术含义与外部效度含义,认为一项高度人为与不现实的实验,仍然能够表明一种生态上有效的效应。他们引用的是众所周知的爱宾浩斯记忆研究。爱宾浩斯的实验材料(无意义音节)和实验任务(死记硬背字单,达到百分之百记住)与日常记忆材料(通常是有意义的内容)和记忆任务(可以灵活采用各种记忆方法,记住主要内容即可)迥然不同,但是他发现的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实验的人为性并没有真正影响推广性。

由此可见,生态效度这个术语在心理学中的使用发生过含义的明显变化,从而存在一定的混乱。既然如此,更多地使用外部效度而减少使用生态效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Bracht, G. H, & Glass, G. V. (1968).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experime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 437-474.

Brunswik, E. (1947). Systematic and Unrepresentative Design of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with Result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Percep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olican, H. (2014).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6th e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Howitt, D. (2013).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Methods in Psychology. Harlow: Pearson.

Kvavilashvili, L. and Ellis, J. (2004). Ecological validity and real-life/laboratory controversy in memory research: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review.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6, 59–8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2912.html

上一篇:统计效度:一类容易被忽视的效度
下一篇:研究设计五要素:目的、基础、态度、资源、分析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12 张晓良 尤明庆 郑永军 范会勇 姚伟 王安良 黄永义 晏成和 杨正瓴 李毅伟 陆仲绩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