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利克特量尺与利克特量表:你真的理解吗? 精选

已有 8202 次阅读 2021-6-5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测量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类基本方法,通常采用量表或问卷这样的测量工具。虽然量表与问卷是有区别的,编制量表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应当制定常模,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这两个术语通常被当成可以替换使用的术语。量表、问卷测量的心理属性不同,例如,有的测量人们的态度,有的测量人们的智力,从而,就有态度量表(或问卷)、智力量表,等。量表或问卷是由题目构成的,心理测量中的量表、问卷往往不只一个题目(当然,现在已经有单个题目的量表、问卷),因此,说到心理测量的工具,一般是指由多个题目组成的量表或问卷。

一、利克特量尺

对于量表或问卷的题目,涉及到如何编制、作答、评分的问题。显然,题目在编制时就规定了作答与评分方式,题目的编制、作答、评分其实是一体的,可以从其中一个方面来说明。心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 1903-1981)在研究态度测量时,创制了一种题目形式,即对陈述的题目标注“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要求作答者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这样的标注就是评定题目的量尺,由于是利克特创制的,就被称为利克特量尺(Babbie, 2014)。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在使用中,对“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用数字0-31-4进行计分。

这种量尺的优点是,反应类别是明晰的。假如设置“有点赞同”、“相当赞同”、“十分赞同”这样的类别,或者允许作答者自己给出反应类别,那么,研究者将会发现,不太可能判断各个作答者意欲表达的赞同的相对强度——利克特量尺解决了这个问题Babbie, 2014

现在,许多量表或问卷都说采用利克特评定方式,就题目的作答与评定而言,是上述的意思。这里设置的是4级评定。当然,也可以设置成5级评定,方法是设置一个中间选项“没有意见”。相应地,可以用0-41-5计分。顺便指出,一些测试工具的这个选项描述为“既赞同又不赞同”,是矛盾的说法,实属不当。

二、利克特量表

如果采用利克特量尺评定题目,那么,由此编制而成的量表或问卷,就是利克特量表。当然,严格意义的利克特量表还有其他要求,例如,题目数定为20个,题目兼有正向表述的和负向表述的,等。这样的量表,在使用时计算各个题目得分的平均分作为测量指标,而不用各个题目得分的总分作为测量指标。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平均分可以对应利克特量尺的反应类别(即,“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而总分是没有这样含义的,从而,也是费解的。

利克特量尺是评定态度的,从而,得分1234的含义是明确的,就表示“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平均得分的含义也是明确的。由于利克特量表的平均得分往往不是1-4这样的整数,从而,用“平均得分越接近1表示越不赞同、平均得分越接近4表示越赞同”来描述,或者用“平均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来描述,含义也是明确的。但是,如果测量的不是态度,而是其他心理属性,特别是不宜或不能从赞同或不赞同角度来描述,就会造成一些问卷或量表的总分、平均分都无法描述其意义的现象。

作为对照,评估身心症状的测量工具,虽然在计分时也采用1-41-5,但是,反应类别往往是模糊的。例如,贝克焦虑量表(Beck, Steer, & Garbin, 1988),21个题目,采用1-4计分法,1表示“无焦虑症状”,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重度”,最后计算21个题目的总分。特别地,这里的“轻度”、“中度”、“重度”的具体涵义由自评者个人去体会,不做硬性规定。

总之,心理学研究者不仅应当会使用利克特量尺,而且应当真正理解利克利量尺的含义,特别是利克特量尺与利克特量表的区别,从而,避免在描述研究结果时可能出现的不合适、不恰当现象。

参考文献

Babbie, E. (201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4th ed.).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Beck, A. T., Steer, R. A., & Garbin, M. G. (198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Twenty-five years of evalu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8, 77-1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9910.html

上一篇:心理学研究,不能忘了基本理论
下一篇:一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只是特定观念所致
收藏 IP: 220.173.127.*| 热度|

14 尤明庆 武夷山 李东风 杜学领 张鹰 郑永军 姚伟 范会勇 王安良 杜占池 杨正瓴 李毅伟 黄永义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