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博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与建议》中,我提到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价值中立原则。罗杰斯的理论很有影响,社会上很多人都熟悉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现代社会,自我或自我概念也几乎是人尽皆知的词语。实际上,来访者中心疗法与自我概念关系密切,可以认为,自我概念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石。
罗杰斯(Carl Ramsom Rogers, 1902-1987)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经济富裕、温暖和睦而又要求严格的大家庭中。童年时,罗杰斯喜爱读书。他入读威斯康星大学,先学农学,后学历史,1920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24年,罗杰斯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心理学,1931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Milite, 2001)。罗杰斯随后受聘于一家儿童指导诊所,接触到兰克(Otto Rank, 1884-1939)的意志疗法。兰克认为,治疗时,必须让病人有机会去执行他们的意志(Lakin, 2000)。
罗杰斯在实践中获得三点感悟:其一,精神分析虽有绝对的地位,但往往行不通;其二,书本上的知识与具体运用有差距,由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能对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其三,受辅导者常有某种挫折经历,而他们通常是了解自己问题症结的(Rogers, 1957)。
罗杰斯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概念。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知识、评价、调整的整个系统(Rogers, 1957)。它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1、正向关怀的需要
罗杰斯(1957)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通过社会交往而获得的。个体在与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他人(例如,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教师)互动之时,就逐渐发展出主要是建立在别人评价上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1957)指出,每个人都有正向关怀的需要,即个体在生活中得到他人的温暖、同情、关心、尊重和认可等情感的需要。这种需要非常强烈,儿童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会牺牲其他事情。父母的爱、关心和赞扬,使儿童正向关怀的需要得到满足,进一步地,儿童发展出正向的自我关怀,即对自己的好感。父母给孩子何种评价,影响并反映儿童的自我接受程度。
2、价值条件
在寻求正向关怀的过程中,儿童经常尝试去做一些事情,渐渐了解到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大多数父母总是赞许儿童的好行为,给予正向关怀;不赞许儿童的不好行为,并收回自己的爱。儿童了解到做某些事情将得到关怀,做其他事情将得不到关怀,这就产生了价值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怀是有条件的(Rogers, 1957)。
这些价值条件一旦被儿童内化,成为儿童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们就起着指导儿童行为的作用,甚至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时也起作用。价值条件对儿童的社会化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当价值条件建立起来以后,如果儿童完全按照他所内化的某个人的价值观念行动,那就会有可能阻碍他/她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3、无条件正向关怀
罗杰斯(1957)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当父母以言语或行为表示他们的爱取决于儿童的行为要符合父母的愿望时,儿童就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自我实现。
因此,儿童所需要的是无条件正向关怀,即无论儿童做什么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当然,罗杰斯并不是认为对儿童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也并不认为不应该有标准和训练,而是指对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放在首位。
4、自我一致与威胁
罗杰斯(1957)认为,人在一生中都在维护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与自我概念一致的经验会被知觉到并被整合到自我概念之中。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或有价值条件的经验,会对自我概念产生威胁。面对这种威胁,个人常会拒绝将其纳入自我概念之中或扭曲其意义。自我概念是相当稳定的,并且具有自我保护的性质,它影响个人的知觉并过滤个体的经验和记忆。
罗杰斯(1957)指出,由于自我概念的筛选功能,人格的改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人格改变包含了威胁,而这个威胁又被自我的筛选功能给筛选掉了,个人改变人格的需要也就消失了。
由此推论,如果个体的人格是有缺陷的,那么,这种缺陷也被个体长久地保护起来了。正因如此,积极而合理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Lakin, M. (2000). Rogers, Carl Ronsom.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8 Volume Set (pp. 110-112).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ilite, G. A. (2001). Carl Rogers. In B. R. Strickland. (Ed.).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nd ed.) (pp. 549-550). Detroit: Gale Group.
Rogers, C. R. (1957).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1, 95–10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