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运之石——蓝宝石
文/马志飞
在古老的梵语经文里记录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某国王带领属下到森林打猎,邂逅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国王想娶她为妻,于是送给了她一枚美丽的蓝宝石戒指作为订婚的信物,并告诉她:“当你想要结婚的时候,就到我的皇宫来找我。”
在国王离去数月后的一天早晨,这位姑娘到河边打水时,一不小心,竟然将手上的戒指滑落水中,恰好被游过的鱼儿吞掉了,就这样,国王的未婚妻失去了那枚珍贵的信物。后来,女孩儿试着去找国王,可惜国王竟然记不起她了!深感痛心的姑娘只好无奈地离去,又回到了她的森林小屋。
几个月后,有渔民捕鱼时在一条鱼的肚子里发现了那枚镶嵌有蓝宝石的戒指,然后献给了国王。看到戒指的那一刻,国王才突然想起来森林里的美丽姑娘,于是急忙派人找到她,然后与她结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是蓝宝石戒指改变了女孩儿的命运,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一直称蓝宝石为“命运之石”,相信佩戴上蓝宝石的人能够平安无事,交上好运。蓝色是蓝宝石的主色调,它不像红色那样激情澎湃,却能以天空一般的高远、大海一般的深邃象征着爱情的忠贞和永久,因此,很多国家的妇女都喜欢用蓝宝石作为他们的订婚戒指。2010年,英国威廉王子与未婚妻凯特•米德尔订婚,他们的定情信物就是一枚蓝宝石戒指,这枚戒指中间是一颗12克拉的蓝宝石,周围镶嵌14颗小钻石。用钻石当“绿叶”来衬托蓝宝石的美丽,由此可见,蓝宝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蓝宝石和红宝石是一对姐妹,它们都属于刚玉这种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红宝石是刚玉中含有微量的铬所致,如果刚玉中含有微量的铁,就会显示为浅黄色或绿色,倘若钛和铁杂质同时存在,结果就是深蓝色,即为蓝宝石。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蓝宝石都是蓝色的。几个世纪以来,关于蓝宝石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国际上统一的意见是:因含铬而呈现出红色者称为红宝石,除红宝石之外的其他所有色调的宝石级刚玉都被称为蓝宝石。所以,蓝宝石的颜色可以是蓝色、蓝绿、绿、黄、橙、粉、紫、黑、灰甚至无色。随着刚玉中铬的含量不断增加,蓝宝石中的粉色会逐渐加深,逐渐过渡为红色的红宝石。
更为奇特的是,有些蓝宝石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化,在室外光线下是蓝色,但是室内白炽灯下呈现紫色,也可能是在室外呈粉色,但在室内呈现绿色。这样的蓝宝石异常珍贵,属于天然蓝宝石的新品种,被称为“变色蓝宝石”,目前的主要产地是坦桑尼亚,我国在新疆天山地区也曾经发现过类似的宝石。
有些蓝宝石被打磨成弧面形状之后,在光线的照射之下,凸面的宝石顶部会出现六道交叉的亮线,就像是星光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宝石的星光效应,这样的蓝宝石也因此叫做星光蓝宝石。世界上最大的星光蓝宝石是1930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昆士兰黑星”,重达733克拉,是极其罕见的世界珍宝。
由于成因相似,所以蓝宝石和红宝石经常生长在一起,世界上主要的产地有马达加斯加、缅甸、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坦桑尼亚、北美和中国等,其中马达加斯加的蓝宝石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最著名的当属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的克什米尔“矢车菊”蓝宝石,其颜色为浓重的蓝,并略带有紫色色调,被誉为蓝宝石中的极品。2011年11月,国际上拍卖的一块克什米尔蓝宝石,每克拉的售价在145000美元以上,价格之昂贵成为新的世界记录。
遗憾的是,由于克什米尔的蓝宝石矿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北端,海拔在四五千米以上,开采条件极其恶劣,近年来已经没有产出。
我国的蓝宝石产地主要有海南、江苏、山东、黑龙江、青海等,其中山东昌乐县在储量和质量方面均居国内首位,现有矿区面积450多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大型蓝宝石矿床之一,储量达到数十亿克拉,在2012年4月的第十一届昌乐国际宝石节上,山东昌乐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蓝宝石之都”称号。
蓝宝石晶体具有非同寻常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具有极高的强度、硬度和耐高温性能,可在接近2000℃高温的条件下工作,因此在半导体、光电子和通讯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为了满足工业上的需求,人们通常选择在实验室里大批量地生产人造蓝宝石,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与天然蓝宝石相同,所需的主要原料为高纯度的氧化铝。2011年,在我国江苏,成功研制出国内最大最重的人造蓝宝石晶体,重量达到了101.35公斤,主要用于制作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它能使发光效率提高近10倍,寿命是传统灯具的20倍以上,兼有绿色、目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灯、汽车灯、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手机显示器的背光源等诸多领域。此外,由于蓝宝石对于特定波段的光线具有特殊的透过率,比如红外线等,就像是一个“窗口”,可以滤掉其它波段的光线,因此可以用作红外接收、卫星、导弹、空间技术、仪器、仪表和高功率激光器的基本材料。(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