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泛血管医学+”的生态中,心血管病医生需要以“医患合作”为中心,服务患者,同时具备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教育、预防和管理等方面的才能,以促进对患者的全方位、全流程和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图1 “泛血管医学+”生态中心血管病医生的新角色和竞争力
心血管病是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而我国却逐年上升,且未见拐点到来。近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报告指出: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携带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在此背景下,泛血管概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推广。泛血管指人体的血管系统,是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泛血管疾病是一组血管系统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的病理特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广义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血管、微血管、静脉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的血管疾病。泛血管医学需要考虑各类疾病的特性和作为有机体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泛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及其时空特异性。相应地,泛血管医学所呈现的学科交叉和动态变化则重新定义了心血管病医生的标准,不仅仅要符合原有的“三基三严”要求,还需要集“医疗、产学研、预防、管理”于一体(以下简称“医、产、学、研、防、管”多维一体),以打造可持续、全方位的“泛血管医学+”生态(图1)。 首先,“From doctors, by researchers/engineers, for patients”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临床医生最清楚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而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则是开发新的治疗靶点、采用尖端的技术方法来干预疾病、应对临床面临的挑战。最终,从临床出发、以患者关切为导向、开发易于产业化且具有精准靶向的治疗产品或手段,将极大助力泛血管疾病的诊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跨学科合作不仅要求各领域的专家掌握其领域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对跨领域内容也有所熟悉。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市场痛点,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成跨学科的通力合作。 其次,疾病预防和预测(包括一级预防和大众科普)可以提高心血管病医生发现和应对泛血管疾病风险的能力,优化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预处理流程。其中,需要建立泛血管疾病数据库、泛血管健康指数的自动评估方案。在处理大数据时,心血管病医生可以利用智慧医疗和人工智能(如数字孪生)来整合“泛组学”数据(包括临床特征、影像组学和生物样本组学等),建立个性化治疗策略,并根据病情变化实时调整治疗方案。 再次,临床工作旨在为现患者提供治疗,研发则侧重于保障未来患者的福祉,而医学教育则是使知识变得有形,成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载体,从而夯实医学基础。医学教育是“医、产、学、研、防、管”多维一体战略布局贯通的纽带,通过这个纽带才能培养医生的创新逻辑、教师的知识体系、学生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大众的健康意识。教育本身需要体现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医疗、科研思路逻辑清晰,教学才能简明易懂;只有教学模式继承经典、推陈创新,大众预防和科普才能充满活力。换而言之,医学教育能够使心血管病医生学习和优化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生命科学混沌中提取深层的、本质的医学理论,然后将其提炼浓缩为逻辑严谨、艺术简明和易于普及的内容,这通常被称为“图解科学”。因此,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拥有:教学促医疗、教学能科研、教学同科普、教学亦自我教育的培育意识。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医学教育还承载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愫。心血管病医生可以借鉴泛血管医学的发展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创新灵感,总结经验,创造新范式。 此外,统筹管理则是将上述理念与社会治理统筹协调、促进发展的有力工具。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工结合(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实际上是“泛血管医学+”产业上下游融合的放大,需要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通力合作,同时需要融合政府、产业、金融资本等创新要素,搭建多元主体及多元要素深度交流的平台。心血管病医生是处理实际临床问题,最终执行医疗产品的人员,他们参与管理能很好地平衡各方要素、统筹协调,为团队带来巨大的优势。 总之,在“泛血管医学+”生态中,卓越的心血管医生需要以医患合作为中心,在服务患者的同时具备“医、产、学、研、防、管”多维一体的能力,才能构建医护康养融合的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系统。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泛血管医学”这个概念对心血管病医生这个群体能否胜任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在“泛血管医学+”领域中,“医生(doctor)-患者(patient)”的合作为核心。同时,医生须具备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工程应用(engineering application)、教育(education)和预防(prevention)等方面的才能,最后运用管理(management)统筹所有(图1)。其中教育包括了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和图解科学(graphic science)两部分。图解科学意味着从原本混沌的规律中归纳总结出适时、可用的流程规范或机制,为后续的创新做好准备。而预防(prevention)则包括了数据库(database)和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两个部分。数据库是指运用大数据整合不同区位的流行病学、疾病随访/转归数据,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指导。数字孪生是针对个体的立体化的组学数据创建健康管理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
责任编辑 魏文栋 上海交通大学 何永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四卷第五期以Perspective发表的“Unwavering excellence: How to be a competent cardiovascular doctor in 'panvascular medicine +'” (投稿: 2023-04-20;接收: 2023-07-27;在线刊出: 2023-07-28)。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3.100489
引用格式:Hu Y., Zhao Y., Dai N., et al. (2023). Unwavering excellence: How to be a competent cardiovascular doctor in “panvascular medicine +”. The Innovation. 4(5), 100489.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3)00117-0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作者简介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心血管病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冠心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关键诊疗技术的革新和转化研究。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年获白求恩奖章,2019 年获国际心血管创新大会(ICI)终身成就奖,2021年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首次发现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冠脉造影不足5%检出率提高至95%以上,被视为国际通行标准;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系列辅助技术,使CTO这一冠脉介入领域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手术成功率由原来60%提高到90%以上,已成为三大常规术式之一;国内首创“可降解涂层支架”、“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国际原创“As2O3新型药物支架”,使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由1.2%-1.9%降至0.34%;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 ValveClamp,打破传统外科手术禁区,实现我国在该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倡导并布局“中国胸痛中心”,推动国家胸痛救治网络建设,推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救治理念20年,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模式借鉴。 陆 浩,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培训导师,中国冠脉闭塞病变俱乐部成员。临床主要方向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每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1000例。专注于高危复杂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近3年个人每年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量约200例,其中外院介入失败转诊病人占比达3成,手术成功率超过95%,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进行高难度的手术介入手术转播。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参编《现代心脏病学》《实用内科学》等专著10余部,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往期推荐
中国机器人手术的现状及展望 |
► 点击阅读 |
应用可穿戴智能设备研究空气污染对睡眠呼吸暂停的急性影响 |
► 点击阅读 |
深层组织健康监测新方案:可穿戴柔性光声贴片 |
► 点击阅读 |
AI-Link病理机器人:医学元宇宙与真实世界疾病诊疗的桥梁 |
► 点击阅读 |
智慧医疗新突破:可穿戴柔性超声贴片 |
► 点击阅读 |
柔性电子:心血管健康监测新趋势! |
► 点击阅读 |
人工智能助力主动脉夹层的个体化抗炎治疗 |
► 点击阅读 |
人工智能是否能提升“癌王”胰腺癌早期检出率? |
► 点击阅读 |
生物信息学: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引领生物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
► 点击阅读 |
走进癌症诊断的未来 |
► 点击阅读 |
里程碑:人类首次成功接受猪心移植 |
► 点击阅读 |
机器学习策略发现HBV相关肝细胞癌预后新指标 |
► 点击阅读 |
石墨烯纤维助力柔性智能传感 |
► 点击阅读 |
科学网—[转载]语言模型助力科学研究的第N种可能:解析现实世界中的配送路线优化问题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大语言模型助力遗传病分子诊断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解析催化剂表面再构机制来调控催化性能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深层组织健康监测新方案:可穿戴柔性光声贴片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的新型生态经济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新冠紧急状态结束,挑战仍在继续 |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科学网—[转载]多功能量子点点亮与重塑巨噬细胞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不平等城市高温负担阻碍气候公义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基于对环芳烷的双极性近紫外圆偏振发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外量子效率达到35.2%的高性能红色延迟荧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容错拓扑量子计算的原理性验证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 First Impact Factor: 32.1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edicin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Lif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探索饮食、益生菌和肿瘤免疫治疗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范式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电荷调控:增强疫苗免疫效力的新方法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将社会神经科学融入自主驾驶人机交互行为理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高分辨率卫星观测助力解决水文研究新难题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人工冬眠是科幻还是科研?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时空深度挖掘,AI赋能城市计算新时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理解区域气候变化中更复杂的多维相互作用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从地底到深空:核天体物理实验帮助解开古老恒星中元素产生之谜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智能无人集群威胁将至,如何防御和对抗?|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肠道干细胞逆行:结直肠癌预防的新启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揭开人体膜解剖的神秘面纱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漫漫“长征”路之艾滋病疫苗研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末次冰盛期气候塑造了中国陆生脊椎动物功能多样性格局及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科学网—[转载]载人深潜视野下的克马德克海沟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新一代智能避障:仿生视觉模拟助力安全驾驶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 太阳爆发活动的数据驱动模拟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已被12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The Innovation
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