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淀、砥砺与顿悟
一位颇有成就的同道友人曾与我论及,他收到学生论文初稿后一般要放一到三个月再定稿投出。当时,我虽然敬佩他治学严谨,但认为他压的时间太长,未免夸张。
十几年过去之后,随着经历与思考的累积,越来越觉得友人高见的确有过人之处。饭后茶余之际突然想到,不妨将论文修改甚至整个做学问总结成“沉淀、砥砺与顿悟”的过程。
当我们获得一组实验数据、尤其颇为重要的实验数据时,一定会非常欣喜,恨不得立即发表,好让更多的人能尽快与自己分享新的发现。此乃人之常情,并无不可。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更正确、更智慧的理解表述出来,这便需要反复砥砺与完善。面对一组新的实验结果、尤其是反常的实验结果,我们最初的理解难免会片面、肤浅、有偏差、甚至有错误。而经过反复思辨,得出前后自洽的规律与理解后,便可开始撰写论文。而论文初稿往往是有瑕疵的,需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修改或砥砺,往往只有通过足够时间的沉淀,才能最后以顿悟的形式,达到较完善的境界。这是因为,人的某种观点或观念一旦形成,便不是一时间所能改变的,错误的观点与观念更是如此。而要修正错误的理解、观点与观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沉淀、以期顿悟。
K君的几篇论文的撰写、修改与投稿经历,很好地演绎了这一过程。我曾在拙作《再议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中提到,K君是一个十分聪明、而又好学、好动、肯干的学生,但欲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却有太多的功课要做,甚至有太多不足需要克服。他的第一篇论文曾让我费去不少心思,第二篇论文更是一个“传奇”。由于他的第一篇论文是经过我反复砥砺后投出的,很顺利地在Appl. Phys. Lett.上发表了。第二篇论文的工作中,他有很好的思想,结果也很漂亮,我便放手让他自己写了,写完后我审了一遍基本论点、文字与图表,而疏忽了进一步的审查便投给Appl. Phys. Lett.。审稿意见很快回来了,大意是,该研究有很好的思想,该小组在相关领域有不错的积累,可为何将好数据随随便便地写呢?退稿、邀请改写后重投!看到这份严厉、睿智却异常友善的审稿意见,让我十分惭愧,进而五味俱全。任何疏忽与偷懒都是做学问的大敌啊,幸亏遇上了慧眼识珠而又友善的审稿人!赶紧将原稿翻出来仔细审阅,果然有论述不清、逻辑混乱之嫌。这回,不敢再怠慢,自己亲自动手改写,留下细节让K君去补充,最后再审。改写稿投出后,果然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并很快被接受发表。我与K君长舒了一口气之余,决定好好从这一经历中吸取营养。想起友人的观点,越发佩服,越发坚信投稿前一定要经历“砥砺、沉淀与顿悟”的过程,而足够时间的沉淀应该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当然,这个“砥砺、沉淀与顿悟”的过程也可以在论文撰写前完成。而这种情况下,论文撰写与投稿,便不妨一气呵成。K君的第三篇论文便是最佳的例证。一年多以前,K君拿了一组充满型钨青铜铁电体剩余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给我看,说是有些反常,难以理解。按铁电物理教科书的说法,随着温度下降、铁电体的极化强度应该在居里点附近连续或不连续地从零增加到一定值,然后缓慢增加或趋于饱和。K君的数据却是,随着温度下降、铁电体的极化强度在居里点附近连续地从零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再次缓慢下降。到底是实验结果有误?还是有我们未接触到的理论、或已有理论需要发展呢?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组十分重要的数据,但必须做三件事:1)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排除一切可能的不确定因素;2)调查其它铁电体中是否观察到类似的现象;3)如果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得到确证,则需构筑相关物理图像、正确理解其结构根源。当然,更完善的研究尚需寻找微结构证据。吸取第二篇论文的教训,K君这回老老实实地沉淀了一年多,反复验证,广泛调研文献,并认真思考。终于在前一段时间,拿了几篇重要文献来与我讨论,认为该异常现象与复合钙钛矿弛豫铁电体中的现象十分类似,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我肯定了他的想法,让他尽快整理论文。
很快,K君就将论文初稿发给我了。本想先初略审一下基本框架、图表以及主要结论,然后沉淀一段时间再定稿。没想到,K君这回却让我刮目相看了。不仅论述得清清楚楚,而且以前常犯的小毛病也明显减少了。看来,K君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砥砺,似乎有些顿悟了。我趁着刚提交完两份NSFC总结报告的轻松心情,一口气改完稿件,当即投出。期待很快有好消息,更期待K君更上一层楼。
做学问是十分需要沉淀、砥砺与顿悟的,这一过程可以发生在论文撰写与修改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验研究阶段。或者说,应该贯穿于我们整个学问生涯。
2013年1月16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