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yong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yongjin

博文

浅谈高校校训 精选

已有 8723 次阅读 2023-2-4 08:33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谈高校校训

唐永金

 

1. 校训的概念与意义

校训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文化、校风学风的体现;也有人说,是学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浓缩;还有人说,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198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校训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现代汉语词典》(2005)解释,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笔者认为,高校校训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浓缩,给予教职员工和学生奋斗的目标指向,起指引、导向和激励作用。校训让管理服务人员知道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产品,怎样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服务;让教师知道培养什么人才产品,努力向这个方向教育教学;让学生知道毕业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努力向这个方向学习奋斗。

2.高校校训的问题

百度资料显示,有人曾不完全统计,在前教育部“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另有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师生中的认同程度降低,感召力不足。

有的高校校训太简单,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奋斗目标,不知道培养什么人才,或只能反映培养人才的某个特征。有的校训古意浓浓,感觉回到儒学时代,好像与新中国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关系。

许多高校校训套用一两千年前的经典,而教学内容又是现代知识,作为校训内容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相差一两千年,名不副实。例如,博学”并不适用于现代人才培养,详见笔者上一篇博文《浅谈博学和通识教育》。

不少高校的校训教育和实施不够,如同口号标语,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多记不住校训,也少知道校训的深意。许多高校不给新教师解读校训,不知道校训对教师的意义,不能让新教师牢记自己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很少给新生解释校训,不知道校训对学生的意义,不能让新生牢记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奋斗方向;很少在学生毕业时,让师生对照校训要求,反思是否实现校训的培养目标,以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改进,以便学生在毕业后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和补充学习。

3.高校校训的内容和要求

3.1校训内容

校训内容要与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按《大学》所言,大学宗旨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教育要帮助学生研学儒家理论(格物致知),完善人格(诚意、正心、修身),成就本领(齐家、治国、平天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德智体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核心是德育。

笔者认为,人格教育(完善人格)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德育的基础,打好基础十分重要。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人格有三个方面的解释:(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第三方面的人格内容可以在法律课程中进行教育。人格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完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人格内容,要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之中的各个环节及生活言行。除课程教育外,管理服务人员的言行表率、教师的身教化育,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学校氛围的潜移默化,对学生人格教育十分重要。

人格教育内容包括了人的心理特征和道德品质。心理特征受遗传和环境影响,包含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意志、情绪、理智、气质、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敏捷性、亲和力、感知力、思维力、想象力、自控力等。道德品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德性或品德,包括善恶、忠奸、良知、孝敬、仁爱、诚信、朴实、宽厚、勤俭、谦恭、礼让、正义、勇敢、奉献等。学生在校期间,全体教职员工、同学、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个性心理的主要外在因素,也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境,学校要高度重视利用这些环境因素对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

高校校训内容,可以在符合办学宗旨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情况,突出某些人格特征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自己特色。如有的高校校训中,“自强不息”“慎思”“求实”属于个性心理;“诚朴”“忠信”“爱国”属于道德品质;“诚毅勤敏”“至诚至坚 ”“自强报国”包含了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

3.2 高校校训的要求

校训有几个要求。(1)有传统文化精神。要依据经典,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但不照搬经典、千古不变、脱离社会。(2)彰显时代和国家要求。我们不是办古代大学或近代大学,少用古代或近代名言作为现代大学的校训,要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我们不是办国际大学或世界大学,培养的人才要为我们国家服务,要符合我们国家的人才要求。(3)清晰明确。校训是培养目标的高度浓缩,目标应清晰明确,一看便知,不要高深莫测、云里雾里,让人不知方向或失去方向。(4)现代语言,富含深意。校训是给师生看的,也是给学生家长和社会看的(知道你培养什么人才)。现代语言让师生和社会民众容易理解牢记;语言富含深意,深入分析话中还有精髓。(5)有学校特色。校训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讨论、凝练,不要轻易把某个历史名人或当代名人的一句话作为校训。可以吸取名人名言的精髓,提出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训。

4.一校训探讨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此提出一个适合科技类大学的校训并做解释。

自信自律 忠爱常存 会思善究 科技我行

(1)自信自律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是学习、做事成功的心理基础。人格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产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动力和行为。同时,要培养自律精神,自己约束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谨慎做事,戒骄戒躁,不自信过头,不盲目冲动。自信一词来自《墨子》,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律出自《左传》原意是自己要求自己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信自律同时具备,相得益彰。

2)忠爱常存对祖国忠诚不背叛,对人忠厚可信任。爱事业,拼搏进取;爱祖国,本领报效;爱家庭,敬老爱幼;爱社会,服务民众;爱自然;保护环境。忠爱常存,利国利民。在国际交流十分广泛、社会价值观念变化很大的今天,培养人才常存忠爱之心,在德的教育中尤其重要。忠来自《左传》,古时提倡忠诚君王,现代提倡忠城于国家。爱出自《论语》孔子之学尊天爱人,讲的是仁爱,爱有等级之分;《墨子》提倡兼爱,爱要平等;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这里提出爱的对象和爱的方式。培养学生忠爱常存,给经典赋予了时代意义,突出了德育的重点内容。

3)会善究。会思就是懂得思考、思辨、思索,深思熟虑,不盲信、不盲从。善究是擅长研究事物本质、真相、规律,不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论语》“切问而近思”“不远思”,提倡的是一种思考方法,但从现代社会看,“不远思”并不正确。既要多近思目前学习、工作、研究上的战术性问题,也要远思人生目标、事业目标等战略性问题。南宋时期朱熹提出格物穷理,就是要穷究事物的道理。根据经典含义,培养学生会思善究能力,就是要学生掌握学习和创新的方法,知道如何去“渔”,对今后从事科技工作十分重要。

4科技我行此处的意思是可以、能干、不错。对于科技类大学,科技我行有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是初级目标,针对学生。通过几年学习毕业时,我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能力,可以从事科技工作了第二层是中级目标,针对教师和校友。各级政府和社会评价、表彰科技工作,说这个学校的教师和培养的人才都能干、不错,不少教师或校友获得科技成果和社会赞誉。第三层次是高级目标,针对学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评价、表彰科技工作,说这个学校不错,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强,培养人才能干,为社会、为国家发展贡献大。科技我行,既是充满自信,又是追求目标,不是豪言壮语,不高大上,但接地气、很实在,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3428-1374768.html

上一篇:浅谈博学和通识教育
下一篇:再谈高校校训
收藏 IP: 112.18.6.*| 热度|

7 史晓雷 许培扬 庞峰 郑永军 刘炜 姚小鸥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