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发表了两篇自认为比较重要的论文《Theory of Spinors in Curved Space-Time》和《Dynamical Reason for a Cyclic Universe》。第一篇系统地讨论了最基本的旋量场的一些内在性质以及与时空标架的耦合关系,第二篇讨论的是各种可能存在的物质场对应的物态方程和性质,以及在一般的物态假设之下宇宙的演化模式。之所以觉得这两篇论文重要,是因为第一篇是讨论宇宙中最小客体性质的,而第二篇是讨论最大客体性质的,其中包括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动力学性质。顺带证明了,慢滚标量场不能产生暴涨过程,并且导出了合理的流体拉格朗日量。
在我看来,把基本粒子看成真正的“粒子”应该是一个错误观念,可能是倡导者看到碗里的米饭是一颗颗的,所以觉得基本粒子也应该是一颗颗的,米粒能够打碎,所以基本粒子也能打碎,只要把对撞机搞得无穷大就行。显然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基本粒子应该是由一组最基本最完整最简单最漂亮的方程组描述的实体,基本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好,可以相互转化也好,能够产生化学反应也好,都应该能用这组基本方程来描述和解释。这样的观点才有了真正的哲学高度,大自然怎么可能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作为她的基本客体。
我一直认为,和高水准的审稿人交流和讨论的内容,可能比论文本身重要,因为论文还只是一家之言,而高手之间的交流,能够清楚看出不同的观点和角度,给人深刻的启发。这两篇论文中的基本思想都是十几年前就完成了,都是些简单的道理。这次能够得以发表,多亏几个编辑帮忙找了几位思维开阔的专家,通过多次交流和完善论文,才得以正式发表。流体的拉格朗日量是后来补上的,以前只知道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难题,不是审稿人反复提到这个问题,就不会有这个结果。推导并不难,但涉及漂亮的洛伦兹变换和自然坐标系的应用。
以下是和审稿人的关于宇宙模型的第二轮讨论,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启发性的观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