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四十年跟踪研究发现成年多动症并不是发病于儿童期

已有 4609 次阅读 2017-3-2 09:3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儿童, 遗传, 多动症, ADHD, 成人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为多动症,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你的周边不乏“熊孩子”

   简单来说ADHD的孩子就是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熊孩子”们,这些孩子多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这些患有ADHD的孩子的可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差、书写潦草、活动过多,

   还有的孩子表现为:冲动、任性、顶嘴、冲撞、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者行为幼稚、怪僻、无目的以及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无论怎么教育都无济于事。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因自控力差,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ADHD发病率逐年增高

   ADHD的发病原因很多,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病,高达15%~60%的患儿病情会持续至成人。

   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在3%~7%之间,男女比为4~9:1。以往研究认为,ADHD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神经学方面改变引起的,临床研究的实证数据统计结果,估计ADHD遗传力范围在75% - 91%。目前,已经有大量针对ADHD的遗传学研究,大部分的遗传学研究表明ADHD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但疾病的遗传机制尚未确立。

   ADHD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方面低于常人家庭。而家庭里矛盾性则高于对照。ADHD儿童的社会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对照组。ADH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近年来,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ADHD并不是专属于儿童,成人也会“多动”

   人们普遍认为成年期的ADHD在儿童期就开始发病的。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年期ADHD也发病,且儿童ADHD和成人ADHD几乎不重叠!

   一般ADHD的症状在7岁前明显表现出来,并且大多认为ADHD是一种跟遗传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ADHD的个体应该是出生时就带有此种紊乱。

   来自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发表在顶级精神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影响因子13.5,Q1)的研究,跟踪了在1972年和1973年出生在新西兰达尼丁的1,037人,评估了他们到38岁时的ADHD症状以及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共患疾病,神经心理缺陷,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衍生的多基因风险和寿命损伤指标等。成人ADHD诊断使用DSM-5标准。


   通过对比40年间,这群人患ADHD的比例,研究发现,儿童ADHD患病率为6%(主要为男性),并且这些儿童还常伴有儿童共患病症,如神经认知缺陷等。而成人ADHD具有3%的患病率(性别平衡),这些成人常伴有成人物质依赖等。出乎意料地是,儿童ADHD和成人ADHD组几乎是不重叠的; 有高达90%的成人ADHD病例缺乏儿童期ADHD病史。更出人意料的是,成人ADHD组在儿童期或成年期并没有神经心理学缺陷,也没有显示儿童ADHD的多基因风险。


儿童和成人病因不同

   这些发现表明,成年人的ADHD可能并不是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一发现是真的,那么ADHD疾病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必须重新考虑,可能ADHD的遗传比例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高,或者很 可能遗传因素并不是主要因素。儿童期的ADHD可能并不一定会持续到成年,成年期的ADHD也并不是在儿童期就出现异常的。因此,必须从新调查成人ADHD的病因。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熊孩子”了,长大了可能就好了!


参考文章:

Moffitt T E, Houts R, Asherson P, et al. Is Adult ADHD a Childhood-Onset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Evidence From a Four-Decad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5, 172(10):appiajp201514101266.

魏宝玉, 苏林雁. 家庭环境与ADHD儿童行为的相关性[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145-146.

常素华.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易感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00-1037011.html

上一篇:不知怎么选择益生菌?请参考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下一篇:别再打着科普的旗号宣传错误知识了!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2 张骥 郭景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