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RCT研究:益生菌可以影响血脂代谢?

已有 6715 次阅读 2017-2-15 08:5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益生菌, 血脂, 乳酸菌, RCT, 随机对照双盲

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新陈代谢。益生菌作为重要的健康促进菌,它们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群的构成而产生健康益处?益生菌是否可以影响血脂代谢?

要评估补充益生菌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可不是什么研究都可以参考,需要对研究设置严格的入选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RCT研究是评估益生菌效果的金标准,所以,必须RCT研究才够格。人体干预研究除了符合RCT之外,还必须至少是双盲研究。不了解啥是RCT研究?请参考:这个精心设置的“骗局”原来是为了验证疗效




鼠李糖乳杆菌LGG改变健康成年人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不明显

经过严格的筛选,在一千多项研究中,有一项来自芬兰的研究符合条件,并可以解答上述问题。他们选用了一种市面上常见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将肠道微生物组成数据与血清脂质组学分析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研究益生菌干预对肠道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肠道细菌和血清脂质之间的关联。

首先,他们用高通量测序在益生菌干预之前和之后进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在干预期间观察到鼠李糖乳杆菌相关菌的特异性增加,但微生物群的组成或稳定性的变化不明显。在干预后,乳杆菌又恢复到初始水平。在干预期间血清脂质谱也基本保持不变。

这项研究显示,鼠李糖乳杆菌LGG的摄入没有显著改变健康成年人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表明益生菌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赋予其健康效果。也可能只是鼠李糖乳杆菌LGG菌株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影响有限。

肠道菌群与血脂代谢存在相关性

这项研究同时显示,肠道微生物和血液脂质之间存在非常强正相关,如Ruminococcus gnavus组和柯林斯菌(Coriobacteriaceae)与膳食来源的多不饱脂肪酸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之间的直接正相关。此外,放线菌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负相关,并且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一些菌显示与醚磷脂酰胆碱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厚壁菌,放线菌和变形菌中的几个成员可能参与膳食和内源性脂质的代谢,并为进一步的人类研究探索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脂质代谢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小结:

通过RCT验证,鼠李糖乳杆菌LGG影响血脂代谢的证据不足,鼠李糖乳杆菌LGG对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不明显,但发现多种与血脂代谢相关的肠道微生物。不过研究中采用的是含有益生菌的果奶饮料,并不是单纯的益生菌,这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以下内容为详细研究解读。

这项来自芬兰的研究发表在PeerJ上,是一项人体RCT的双盲研究。




研究共招募了25个健康芬兰人,其中包括18个女士和7个男士。平均年龄42岁 (23–55) ,平均BMI指数是24 kg/m2 (18–30)。下图显示了整个分组情况和实验流程。




研究过程中,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他们吃含有鼠李糖乳杆菌 LGG(L. rhamnosus GG ATCC 53103)的果奶饮料 (probiotic; n = 11) ,每天250ml。或者是给他们喝安慰剂,也就是除了不含LGG,其它成分一样的饮料(n = 14),一共喝三周。




三周之后,检测了一下两组人肠道里鼠李糖乳杆菌属的含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从下图可看出,安慰剂组在喝之前,之中和之后都没有变化,而喝了含LGG饮料的组,喝之后鼠李糖乳杆菌量明显增加,不喝了就又恢复了。这说明喝进去的LGG可能是被检测到了,也说明停止LGG后,它们并不会在人肠道中存活很久。




随后,他们又检测了两组人血液中的各种血脂的含量,并将检测结果与粪便中各种肠道微生物的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有多种肠道微生物与血脂含量相关。如Firmicutes, Actinobacteria 和 Proteobacteria 三个门中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 gnavus-group,Collinsella (Coriobacteriaceae),Actinomycetaceae和Proteobacteria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另外,还发现有三种乳酸杆菌与一些血脂相关,但有些是正相关,有些是负相关。这说明不同的乳酸菌其作用是不一样的。




这个结果也说明,肠道微生物可能影响血脂的代谢,并且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影响的血脂类型也不一样。其中,有两种菌值得关注,Ruminococcus gnavus-group和Collinsella (Coriobacteriaceae)分别与TG(甘油三酯),ChoE和LDL(低密度脂蛋白)正相关。也就是这几种菌比例高时,相应的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越高。貌似这几种菌多了不是什么好事。




参考文献:

•Lahti L, Salonen A, Kekkonen R A,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nd serum lipids indicated by integrated analysis of high-throughput profiling data.[J]. PeerJ, 2013, 1(4):e32.

Kristensen N B, Bryrup T, Allin K H, et al. Alterations in f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y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Genome Medicine, 2016, 8(1):1-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00-1033731.html

上一篇:这个精心设置的“骗局”原来是为了验证疗效
下一篇:胖子福音?研究发现减肥神经肽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